授課時長:5分34秒
設計者:黎洪容
一、設計思路
進入大班后,孩子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我發(fā)現孩子對自制玩具“繩圈”特別感興趣。而且隨著我園民間體育活動的開展,幼兒的參與性有了提高,他們敢于嘗試、探索各種動作,他們喜歡合作進行游戲。并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應大膽的進行各種身體運動,喜歡和自己的小伙伴進行玩耍,并具有調整自己身體運動的能力。于是我想:班上有很多的舊床單,何不廢物利用——用舊床單編織成繩圈。用布條編制的繩圈又柔軟又結實,安全性高,很適合孩子們游戲。繩圈的柔軟性又能讓孩子們一物多玩如:占圈、跳房子、拔河等等。因此我設計了以“繩圈”為主的體育活動。希望利用繩圈給孩子們帶來快樂,發(fā)展發(fā)展幼兒的肩部、腰部和腿部力量及身體的平衡能力。
二、活動目標
1.體驗玩民間游戲的樂趣,培養(yǎng)集體協(xié)作精神。
2.發(fā)展幼兒的肩部、腰部和腿部力量及身體的平衡能力。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引導發(fā)現法、演示法、總結歸納法
四、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實訓教學
五、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運動器械“繩圈”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2)跟著音樂熱身運動。
(二)基礎部分
1.花樣玩繩圈
(1)請幼兒發(fā)揮想象與創(chuàng)造力用各種方法玩繩圈。
教師:我們可以用繩圈玩很多游戲??梢砸粋€人玩,可以幾個人合作玩。看哪些小朋友花樣玩得又多又好。(放背景音樂)
(2)集中請幼兒演示,相互探討繩的多種玩法。
(3)用剛才沒有玩過的方法再去玩一玩。
(4)教師小結。
2.玩新游戲:拉繩
(1)老師介紹拉繩玩法:兩兩一組,幼兒套在繩圈里背對背站立,將繩圈放置腰間,手握住繩圈,事先在每個人的前方二米處,各放一沙包,等信號發(fā)出后,各自用力向前拉繩子,盡力去抓沙包,首先拿到沙包者為勝。
(2)教師示范,強調繩圈放置在身體的腰部,等信號發(fā)出才能各自用力向前拉繩子,盡力去抓沙包。
(3)幼兒兩兩自由組合進行練習,老師觀察指導。
(4)加深游戲難度,要求3人或4人一組。
3.游戲:“拉繩比賽”
再次加深游戲難度,更多人一起參與“拉繩”游戲。
游戲規(guī)則: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和體力相近的兩隊,各成橫隊面對面分別站在繩的兩側。活動開始,兩隊幼兒交錯站立,用雙手將繩拿起站在中線兩側。教師發(fā)令后,雙方各自用力向后拉繩,繩子必須橫拉,以繩子的大部分拉過線為勝。(強調:必須在教師發(fā)令后,雙方才準用力拉繩。)
鼓勵表揚在游戲中遵守游戲規(guī)則并堅持到底的幼兒。
(三)結束部分
聽音樂做放松整理活動。
六、活動反思
民間游戲是勞動人民口頭創(chuàng)作、流傳的一種具有自娛性的活動,它形式多樣,不但具有濃厚的趣味性,易學、易會、易傳,符合了幼兒好動、好學、好模仿、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活動中老師充分發(fā)揮了主導作用,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平等參與的機會,注重與孩子的交流。游戲中,孩子們積極投入,表現出自主探索、樂意合作、挑戰(zhàn)自我的精神?;顒舆^程中,活動練習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一步步展開,滿足了幼兒自由自在與同伴交往、游戲的欲望,幼兒在游戲中結識成現實的伙伴關系,滿足了幼兒合群的需要,使得幼兒團結合作、樂于助人、遵守規(guī)則等社會性的行為得到了逐步的形成。民間體育游戲對促進幼兒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為幼兒融入社會提供了有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