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智玲
程強1986年生于四川什邡,汶川地震發(fā)生時,12歲的程強正在游泳。當他爬出池塘時,昔日的家已經面目全非,整個村子變成一片廢墟,幸存的人在空地上抱頭痛哭。就在人人陷入恐慌和無助之時,解放軍戰(zhàn)士從天而降,井然有序地幫助災區(qū)人民重建家園,恢復生產。
后來,程強了解到,救助他的官兵是“黃繼光英雄連”的官兵。那時他在心里默默告訴自己,長大后,我要當空降兵。救災結束時,英雄連救災隊緩緩駛離汶川地震災區(qū),12歲的程強舉起了“長大我當空降兵”的橫幅立下誓言。他也成了耳熟能詳的地震男孩。
從此,“長大當空降兵”的種子在程強心中生根發(fā)芽。2013年,程強報名參軍,如愿以償地成為空降兵。從參加新兵第一批傘降訓練到重大演習的摸爬滾打,4年來程強一直沖鋒在前,不僅成長為一名空降尖兵,還通過競選順利接任“黃繼光班”第38任班長。
2015年年初,部隊組建官兵參加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閱兵,19歲的程強立即向連隊遞交申請書,卻因個頭兒略矮與閱兵失之交臂。他并未氣餒,依然一如既往地練習,鍛煉身體,爭取下一次機會能參與演練。
2019年年初,聽聞部隊要組建空軍方隊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長高了5厘米的他再次報名,這次他符合閱兵要求。然而好景不長,程強就遇到挫折,教練厲聲呵斥他是O型腿,肩膀窄槍帶容易滑落,正步踢腿腳尖上翹等問題,評分下來才59分。程強悶悶不樂,飯也咽不下,悶頭走進方隊榮譽室,站在黃繼光銅像面前,淚流不止。他面無表情,不知所措,訓練中的困難仿佛是一個個屹立在眼前的山頭,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靜坐了一個小時,此時,一個聲音在心中想起:“過硬才是標準?!庇谑?,他迅速調整好心態(tài),決定對自己發(fā)起沖鋒,要把每個動作都做到最標準。
程強開始進行腿部的矯正,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在膝蓋處捆著背包繩。即使是站軍姿,程強向教練申請,在腿上捆背包帶糾正腿型。掛槍易滑落,他就把槍使勁往下拽,肩膀向上頂,讓他這里的骨頭往上長,從而限制掛槍滑落。腳尖往上翹,他就壓腳尖。經過日復一日的練習與努力,程強的“O”型腿已經基本能夠并攏,腳尖踢40厘米高也能與地面平行;左肩骨足足凸出了1厘米,槍帶再也沒有從他的肩頭滑落。
在近期的一次考核中,方隊近400名隊員同臺競技,程強憑著過硬的動作脫穎而出,被表彰為“訓練標兵”。連續(xù)拿下“軍姿標兵”“進步之星”等多項榮譽,并被任命為排面小教員兼班長。針對有的隊員隊列動作不規(guī)范的情況,他言傳身教講動作、教方法。就是在國慶大閱兵時,他精神抖擻、英姿颯爽,成了閱兵標兵。
當隊友問他,如何變得如此優(yōu)秀時,他這樣回答:“從地震男孩到參加國慶大閱兵,我只是在做著我小時候就想做的事情,當好‘空降兵。和平年代,雖沒有槍眼需要我們堵,但在閱兵的‘戰(zhàn)場上,面對困難,不服輸,死磕到底,秉持著這種信念、信仰,在前進的路上,我就更有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