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紅蘭
(六盤水市鐘山區(qū)人民醫(yī)院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即為胎兒先心病,發(fā)病原因和人胚胎發(fā)育期心臟、大血管形成障礙所致局部解剖結構異常有關[1]。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的發(fā)生會使胎兒發(fā)生機體組織器官供血障礙、肺血流增加、反復肺部感染、感染性心膜炎等情況,從而直接威脅到胎兒的生長發(fā)育。針對于此,我院將近年來抽取的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為主,采用B超四腔心切面檢查,主要評判采用B超四腔心切面檢查結果、轉診上級醫(yī)院復查,引產胎兒檢查結果,以便保證檢查結果的可信度。
對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間抽取的40例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組孕婦年齡在36~42歲,平均年齡(39.6±2.3)歲;胎齡介于20~28周,平均胎齡(24.5±1.4)周。包括經產婦、初產婦各16例、24例。上述臨床數據信息,均輸入到統(tǒng)計學軟件中分析、處理。
納入標準:孕婦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者、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者[2]。
剔除標準:胎齡>28周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無法配合檢查者。
選擇彩GE voluson s8pro超設備檢查,取孕婦平臥位,合理調節(jié)探頭位置、聲束方向,明確適合的透聲窗,對胎兒心臟狀況進行密切觀察。這時需有效調整探頭,對胎兒心房、心室、房室間隔等情況進行探查。然后調整探頭聲束,明確左心室、主動脈,以及右心室和肺動脈等的關系,嚴格觀察肺動脈、肺靜脈角及卵圓孔瓣開放狀況,評判左心、右心、心臟胸部橫徑/面積等的情況。
比較B超四腔心切面檢查和引產胎兒檢查,在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中的差異。
本次研究的臨床數據資料,均輸入到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4.0)中。計數資料率%和B超四腔心切面檢查結果、引產胎兒檢查結果的對比,均通過χ2檢驗。對比結果顯示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比結果為P>0.05,則表示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
采用B超四腔心切面檢方法檢查、引產胎兒檢查,比較不同檢查方的結果,未見較大差異性,P>0.05,具體見表。
表 B超四腔心切面檢查和引產胎兒檢查的結果的對比(%)
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應在早期進行篩查,建議在胎齡20周至28周篩查,主要原因:該階段羊水較多,心臟微小結構比較清晰,因此利于清楚的顯示出胎兒心臟結果。而28周以上胎兒羊水減少胎兒活動受限,無法很好的觀察窗,并且易于受到胎兒骨骼發(fā)育因素所影響,故此不能清楚的觀察胎兒心臟情況[3]。需要注意的是,先天性心臟畸形常見左心室發(fā)育不良、房室間隔缺損、右室雙出口并室間隔缺損等,而大部分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均在超前篩查中發(fā)現。B超四腔心切面檢查具有操作簡便、有效、安全等特點,所以不會對孕婦機體構成創(chuàng)傷,且價格低廉,當前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相關研究人員表示,采用B超聲束可見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主動脈,以及肺動脈等情況,以此實行準確的臨床判斷。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見,經B超四腔心切面檢查結果和引產胎兒檢查結果比較,無較大差異性,P>0.05。由此表示,B超四強切面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的效果較好,和引產胎兒檢查結果基本一致,所以建議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篩查中應用、推廣。
總而言之,采用B超四腔心切面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能保證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利于為臨床醫(yī)師治療提供數據支持,具有在臨床方面廣泛應用、推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