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韜
(佛山市中醫(yī)院三水醫(yī)院 廣東 佛山 528100)
胸腰椎骨折屬于常見骨折類型,結合臨床文獻報道,胸腰椎骨折會影響患者下肢活動功能,并存在較高的致殘率,早期有效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作用[1]。目前經皮椎弓根釘內固定術作為胸腰椎骨折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規(guī)椎弓根螺釘置入過程中對醫(yī)務人員操作經驗要求較高,容易出現相關并發(fā)癥。多層螺旋CT以及三維成像技術發(fā)展為椎弓根螺釘置入操作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結合筆者在2019年1月—10月完成的80例椎弓根螺釘置入術患者治療資料,回顧分析不同方法及其治療效果,詳細分析如下:
筆者在2019年1月—10月共完成80例椎弓根螺釘置入術患者治療,根據置釘過程不同分為A組、B組。A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35~77歲、平均年齡(57.33±4.92)歲,術前JOA評分(10.37±2.08)分。B組: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33~75歲、平均年齡(57.30±4.95)歲,術前JOA評分(10.37±2.08)分。A組、B組患者上述資料滿足可比性,P>0.05。
A組:按照常規(guī)方法完成螺釘置入,主要是根據前期影像學檢查、體表定位以及操作經驗完成。
B組:多層螺旋CT VR法腰椎三維成像輔助進行椎弓根螺釘置入,儀器為GE 64排螺旋CT掃描儀,術前對患者實施螺旋CT檢查,并以DICOM格式保存相關資料信息,然后將其上傳到GE AW4.4Station工作站,完成CT三維重建,并制定手術方案。虛擬手術體位確定出匹配點,匹配點應保證術中更易暴露。根據術前制定的方案以及虛擬體位匹配,使用探針在脊柱后柱進行匹配點的勾勒匹配完成后進行核對。根據三維立體資料,對進釘方案進行模擬,確定出最佳進釘路線后,于C型臂X線透視下依據方案完成手術治療。
觀察指標:(1)椎弓根螺釘置入優(yōu)良率;(2)椎弓根螺釘置入指標,包括置入時間與出血量;(3)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4)術后1個月的JOA評分。
綜合螺釘與椎弓根關系、是否穿透皮質以及神經血管損傷風險予以評價,包括:(1)優(yōu):螺釘在椎弓根內,無穿透,無相關損傷風險;(2)良:螺釘置于椎弓根狹部皮質,置入部分不超過螺釘直徑的1/4,無相關風險;(3)差:螺釘置于椎弓根狹部皮質,置入部分超過螺釘直徑1/4,存在相關損傷風險。JOA評分依據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分數實施評價,分值0~29分,分值高對應的功能越好[2]。
數據分析使用SPSS21.0軟件,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B組椎弓根螺釘置入優(yōu)良率高于A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椎弓根螺釘置入優(yōu)良率比較[n(%)]
B組椎弓根置入耗時以及出血量大于A組,P<0.05,見表2。
表2 椎弓根置入指標比較分析(±s)
表2 椎弓根置入指標比較分析(±s)
組別 n 置入耗時(min) 置釘出血量(ml)B組 40 5.91±1.19 19.49±4.43 A組 40 4.05±1.05 10.10±2.29 t-7.412 11.908 P-0.000 0.000
治療過程中并發(fā)癥包括切口感染、血管損傷、神經損傷,A組共有6例,占到15.00%;B組共有1例,占到2.50%,χ2=3.913,P=0.047。
術后1個月評價兩組患者JOA評分,A組JOA評分(21.71±1.64)分,B組JOA評分(25.57±1.27)分,差異比較t=11.769,P=0.000。
椎弓根螺釘置入術在胸腰椎骨折治療中應用較多,臨床關于這一方面的研究較多,其實際治療效果也得到了證實[3]。常規(guī)椎弓根螺釘置入術操作需要主治醫(yī)生有豐富的操作經驗,同時還應充分考慮不同患者的個體差異,整個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血管損傷、神經損傷等問題,影響到患者預后。
隨著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胸腰椎骨折診斷方面的應用延伸,其在手術治療方面也逐漸得到應用[4]。多層螺旋CT VR法腰椎三維成像可根據不同患者的個體差異,建立三維模型,并在模型上展示椎體病變以及空間改變情況,還可以在建立模型上確定手術入路以及椎弓根螺釘置入路徑,便于有效錯開重要血管、神經等。按照前期分析與模擬過程為患者確定最優(yōu)方案,然后根據方案進行治療。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椎弓根螺釘置入過程中能夠充分考慮不同患者個體差異,降低椎弓根螺釘置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神經、血管損傷風險[5]。
結合研究結果數據分析,B組以97.50%的椎弓根螺釘置入優(yōu)良率高于A組85.00%的優(yōu)良率,提示B組方法更加安全可靠;B組椎弓根螺釘置所需時間、出血量增加,分析可能是需要多次進行模型與實體匹配,這一操作過程使得時間延長以及出血量增加;B組2.50%的并發(fā)癥小于A組15.00%的并發(fā)癥,證實B組操作更安全;B組術后JOA評分大于A組,表明B組方案考慮更加全面,術后相關功能恢復更好。同熊亮等文獻研究結論一致[6]。
綜上所述,椎弓根螺釘置入術中通過多層螺旋CT VR法腰椎三維成像輔助,雖然會增加出血量以及椎弓根螺釘置入時間,但是可明顯提高椎弓根螺釘置入優(yōu)良率與安全性,促進腰椎等肢體功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