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東
摘要:音樂劇本身就融合了古典、流行、美聲等多種音樂因素,同時也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藝術(shù)性、視聽性,已經(jīng)得到了我國很多社會民眾的喜愛與追求。美聲因素在音樂劇中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音樂劇情感表達的重要途徑。本文先闡述了音樂劇演唱過程中美聲唱法的作用,接著結(jié)合《Think of me》《all i ask of you》《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三個唱段,分析了美聲因素在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的實際體現(xiàn),最后從盡可能使用“橫唱法”、降低美聲唱法在音樂劇中的運用難度、改善美聲唱法在音樂劇演唱中的運用方式等三個方面,探討了音樂劇中美聲因素的運用策略。
關(guān)鍵詞:音樂劇 ?美聲因素 ?歌劇魅影 ?美聲唱法
中圖分類號:J8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0)24-0077-04
音樂劇最早出現(xiàn)在19世紀,改變了傳統(tǒng)舞臺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帶來了非常豐富的視聽體驗。與此同時,音樂劇中的音樂元素也具有顯著的多樣化,具有豐富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效果。在音樂劇藝術(shù)體系中,《歌劇魅影》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同時美聲因素在這部音樂劇中體現(xiàn)得也比較顯著。針對于《歌劇魅影》中美聲因素的研究與分析,也能夠綜合展示美聲因素在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的具體體現(xiàn)和實際應用,有利于美聲唱法在音樂劇中取得較好的效果。下面也主要結(jié)合這一點,談一談音樂劇演唱過程中美聲因素的應用成效。
一、音樂劇演唱過程中美聲唱法的作用
在音樂劇演唱活動中,美聲唱法具有非常顯著的應用成效,這里也結(jié)合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
第一,美聲唱法具有非常鮮明的特征,而這些特征也是音樂劇的基礎(chǔ)。美聲唱法有清晰的咬字,具有較高的音準水平,并且音區(qū)也可以得到較好的過渡。與此同時,演唱者在使用美聲唱法的時候,也會保持流暢的氣息、可控的音量和適當?shù)念澮?。這些特征都使得美聲唱法能夠補充音樂劇的表演元素和音樂要素,最終使得音樂劇的演唱具有更強的感染力。
第二,在音樂劇的演唱過程中,經(jīng)常需要進行情感的表達。而通過美聲唱法,表演者就更容易表達自身情感。事實上,美聲表演者在演唱的時候需要充分調(diào)動自身各個器官,同時還要靈活控制演唱氣息。這些控制方式能夠較好地傳遞音樂劇的情感,引起受眾的心理共鳴,取得音樂劇演唱的成功。
第三,在音樂劇演唱的時候,表演者使用美聲能夠更好塑造音樂劇中的人物形象。對于音樂劇演出來說,人物塑造是最為核心的模塊,同時也是表現(xiàn)音樂劇效果的重要元素。表演者使用美聲唱法的時候,他們的情感也會得到集中的爆發(fā),使得人物角色變得更加豐滿。在這種情況下,音樂劇中的各個人物也可以栩栩如生,可以提高音樂劇的表演效果。
綜合來看,美聲唱法在音樂劇演唱過程中能夠取得較好的作用。因此音樂劇表演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聲唱法水平,同時還要深度探索演唱人物的內(nèi)在情感,使得音樂劇表演變得更加豐富與飽滿,給觀眾帶來視聽盛宴。
二、美聲因素在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的實際體現(xiàn)
(一)《歌劇魅影》的劇情與美聲唱法分析
《歌劇魅影》是由1911年的小說《歌劇院幽靈》創(chuàng)作而來,同時歌劇《歌劇魅影》也對原小說作品進行了一定的改變,最終使得《歌劇魅影》成為了音樂劇藝術(shù)體系中的瑰寶。整部《歌劇魅影》通過歌聲、舞蹈、表演等各個藝術(shù)元素,全面展現(xiàn)了三名主角的情感糾葛?!陡鑴△扔啊分饕v述了用面具遮擋自己面貌的魅影,通過自身的音樂造詣幫助自己所愛的克里斯汀不斷成長。但克里斯汀喜歡上了勞爾,使得魅影非常憤怒,然后開展一系列報復。但最終魅影被克里斯汀的善良和愛意所感動,并從三個人的情感糾葛中退出,成全了克里斯汀的愛情。
在《歌劇魅影》中,美聲唱法的使用是比較普遍的。特別是音樂劇表演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多情感宣泄橋段,這些橋段都需要使用美聲唱法作為支撐,才能夠保證音樂演唱能夠有效傳達各類情感內(nèi)涵。為了更好地分析美聲因素在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的實際應用,這里也選擇了三個非常出名的橋段進行深入分析,即《Think of me》《all i ask of you》《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通過這三個經(jīng)典橋段,也能夠充分明確美聲因素在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的具體運用,凸顯美聲因素的使用價值,同時也可以給其他音樂劇表演過程中使用美聲因素提供較好的經(jīng)驗支撐。
(二)《Think of me》唱段中的應用
《Think of me》唱段剛開始為D大調(diào),但隨著演唱的不斷推進逐步變化為E大調(diào),最后停留在F大調(diào)。在整體音樂節(jié)拍設計方面,則使用了4/4拍和12/8拍交替使用的模式。這個唱段主要表述了克里斯汀在視唱過程中從不自信轉(zhuǎn)變?yōu)樽孕诺那楦羞^程,同時也陳述了自己對勞爾的情感。在這一段演唱活動中,需要演唱者使用大量的美聲唱法技巧。
在這個唱段演唱的起始階段,需要演唱者使用氣聲唱法,保證演唱吐字時的清晰,同時也可以使用穩(wěn)定的氣流,進行演唱過程的渲染。但隨著演唱活動的不斷推進,克里斯汀的情感變得越來越豐富,在演唱音區(qū)上也實現(xiàn)了低聲到高聲的八度大跨越。這個時候,演唱者需要使用美聲唱法中的頭腔共鳴技巧,保證音樂演唱可以得到相對自然的過渡,并提高聲音的穿透力與圓潤性。在后續(xù)演唱過程中,還需要演唱者使用氣聲和胸腔共鳴的唱法,使得每一個音之間能夠?qū)崿F(xiàn)均勻的轉(zhuǎn)變與控制,提高音樂線條的流暢性與柔和性,同時也能夠使得演唱活動有更強的張力與質(zhì)感。在這個唱段演唱的結(jié)尾部分,演唱者則應該使用美聲唱法中的花腔技巧,通過對隔膜和咽管的控制,使得氣息能夠更加流暢地通過管道,保證演唱音色的純粹性。事實上,在美聲唱法中,花腔技巧的使用本身就是一個點睛之筆,同時也可以直接體現(xiàn)出演唱者的美聲能力。對于演唱者來說,一方面要提高自身控制肌肉的靈活性,另一方面還要積極融入演唱情感,最終使得演唱活動可以得到情感升華。
(三)《all i ask of you》唱段中的應用
《all i ask of you》唱段是古典音樂藝術(shù)和現(xiàn)代音樂元素的融合,主要講述了克里斯汀在剛剛遇到魅影的時候自身的激動之情,同時也有魅影自身對于克里斯汀的愛慕之意。這個唱段是兩個人的合唱,在起始部分就使用了d小調(diào)來調(diào)和氣氛,使得兩人的演唱活動變得更加融洽,同時也渲染了活潑的氣氛。在后續(xù)演唱的時候,則逐步轉(zhuǎn)變?yōu)間小調(diào),并隨著情感推進變化為e小調(diào),最終進入到情感高潮的時候轉(zhuǎn)變?yōu)閒小調(diào)。在結(jié)尾的時候,通過二度模進進入g小調(diào),最終在a小調(diào)收尾。
在這個選段中,克里斯汀演唱部分的整體節(jié)奏比較平穩(wěn),因此表演者在演唱的時候不需要加入華麗技巧,只需要結(jié)合克里斯汀自身情感變化靈活調(diào)整即可,最終能夠凸顯克里斯汀的情感變化。而魅影演唱部分的音區(qū)跨度比較大,在演唱的時候需要充分引起重視。在最開始的時候,魅影的唱段整體比較平穩(wěn),可以使用通俗唱法進行表演。但是在兩人合唱的時候,演唱人員則應該充分結(jié)合音樂風格和魅影自身情感,通過控制氣息、咬字、胸腔共鳴、男高音修飾等各類方式,使用美聲唱法進行豐富,使得魅影的自身情感也可以得到較好的宣泄。在整個閱讀結(jié)束的時候,演唱人員也要維持較長時間的high C演唱,同時在落幕的時候還要維持較長時間的high E進行演唱。因此演唱人員一定要具有極強的氣息控制能力,同時還要注意控制高音區(qū)的發(fā)聲與氣息下沉。這樣多多訓練以后,演唱者就能夠使得自身的音質(zhì)變得更加平穩(wěn)與圓潤。
(四)《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唱段中的應用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唱段是克里斯汀和勞爾的合唱,主要講述了克里斯汀最終跟勞爾相見,并互相表達自身的情感。在這個唱段剛剛開始的時候,主要使用了美聲念白的方式,表達除了自身對于戀人的思念。這部分演唱活動跟朗誦演唱比較類似,屬于敘事模塊。這個唱段看似簡單,但想要充分表達人物情感也是非常困難的。對于演唱者來說,應該強化自身的氣息和語調(diào)控制能力,同時還要融入戀人初見的情感。后續(xù)隨著兩人情感宣泄程度不斷提高,演唱的音區(qū)也逐步上升。為了保證演唱的和諧性,需要演唱人員能夠靈活使用美聲因素中的呼吸法,保證氣息與音調(diào)的平穩(wěn)性。在這個過程中,演唱人員也要盡可能保持口腔張開,使用頭腔共鳴的方式,顯著提高音樂演唱效果。
在這個唱段的后半段,兩名主人公的情感變得更加濃烈,同時兩人表達的情感也變得更加真摯。在這個過程中,演唱者為了充分凸顯這些情感,需要充分激發(fā)自身的力量,調(diào)整呼吸量,使得自身的聲音變得更具有張力。不僅如此,演唱者還要在表演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自身的各個感官,有效呈現(xiàn)出聲音的最佳狀態(tài),更好地引發(fā)觀眾的共鳴。對于美聲演唱人員來說,在進行情感表達的時候,也應該加入自身對于兩人情感的認知,同時也可以代入自己的情感理解,形成對音樂劇《歌劇魅影》的二次創(chuàng)作。這種二次創(chuàng)作也能夠使得演唱者真正融入到美聲演唱中,提高情感的表達水平,同時也更容易取得較好的演唱效果。
三、音樂劇演唱中美聲因素的應用策略
雖然美聲因素在音樂劇演唱過程中已經(jīng)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同時包括《歌劇魅影》在內(nèi)的很多音樂劇中也有較為突出的體現(xiàn)。但是由于社會民眾審美價值觀出現(xiàn)了較大變化,因此美聲因素在音樂劇演唱中的運用也應該進行一定的調(diào)整與創(chuàng)新,立足于新時代背景充分發(fā)揮美聲因素的價值。
(一)盡可能使用“橫唱法”
音樂劇是從以前歌劇藝術(shù)中轉(zhuǎn)變而來的,但音樂劇跟歌劇的受眾群體不一樣,因此在使用美聲唱法的時候也應該進行一定的調(diào)整。在以前的時候,歌劇主要服務于貴族群眾。為了充分體現(xiàn)音樂表演的高超技巧,因此美聲唱法通常都會使用一些炫技類技巧進行渲染。但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中,音樂劇的對應群體為中產(chǎn)階級。這些群體在平時的時候承擔著較高的生活與工作壓力,需要通過音樂劇來緩解這些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美聲唱法也應該避免過度追求炫技,而應該使用“橫唱法”實現(xiàn)創(chuàng)新調(diào)整。特別是傳統(tǒng)美聲唱法中很多音區(qū)都比較高,在演唱的時候很難真正將歌詞清晰傳達出來。在引入“橫唱法”以后,就可以在美聲唱法中引入豎直演唱方式,將其轉(zhuǎn)化為更加接近于日常生活對話的橫唱模式。這樣以后,音樂劇中的美聲唱法橋段就可以給聽眾帶來更加顯著的親切感,有利于音樂劇的情感表達,同時也可以帶來更多的情感共鳴,取得音樂劇表演的成功。
(二)降低美聲唱法在音樂劇中的運用難度
在當前我國音樂劇表演過程中,具有非常顯著的商業(yè)化元素。因此美聲唱法在應用過程中也應該走向商業(yè)化,同時還要適當降低美聲唱法在音樂劇中的運用難度。這也需要美聲唱法在后續(xù)時間里做好三個方面的調(diào)整。第一,美聲唱法的使用應該具有較為突出的優(yōu)美音調(diào)。第二,在美聲唱法中適當加入社會民眾追求的流行元素。第三,摒棄那些技巧性比較高并且目前傳唱度不高的部分。事實上,對于音樂劇來說,美聲唱法的歌曲應該逐步轉(zhuǎn)變?yōu)樾⌒颓浇Y(jié)構(gòu)類型的音樂,同時還要適當降低音域?qū)挾龋袑嵧怀鲆魳返男筛?。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音樂劇演唱會逐步降低美聲唱法的運用難度,但這些難度主要體現(xiàn)在美聲唱法自身技巧性方面。而對于美聲唱法的表演者來說,更應該突出演唱過程中的情感表達,突出歌曲的感染力。
(三)改善美聲唱法在音樂劇演唱中的運用方式
在以前的歌劇表演過程中,由于當時沒有各類現(xiàn)代化設備,使得表演者必須要通過美聲唱法,使自己的聲音傳遞到各個聽眾耳中,同時這也是表演者跟觀眾互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中,音樂劇已經(jīng)開始使用麥克風等各類現(xiàn)代化設備。即便美聲表演者使用非常微弱的聲音,也能夠通過麥克風傳遞到現(xiàn)場觀眾的耳朵中。在這種情況下,美聲表演者在音樂劇演唱過程中,就應該轉(zhuǎn)變美聲唱法的使用方式,結(jié)合現(xiàn)場設備進行自身唱法的調(diào)整,使得后續(xù)美聲演唱能夠更好地契合現(xiàn)場設備,取得較強的演唱效果。
四、結(jié)語
在各個音樂劇表演過程中,美聲因素都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顯著提高音樂劇的表演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新時代背景下社會民眾的審美方向也發(fā)生了變化,因此美聲因素在音樂劇演唱過程中的運用也應該進行積極的創(chuàng)新。這也需要音樂劇表演能夠適當降低美聲唱法的運用難度和使用方式,使得美聲唱法能夠更好地在音樂劇演唱活動中進行貫徹應用。與此同時,各個美聲表演者在平時的時候也應該積極關(guān)注大眾群體對于美聲唱法的看法,同時還要積極實現(xiàn)美聲唱法與流行元素的融合,使得美聲唱法在新時代背景下實現(xiàn)更好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應用。
參考文獻:
[1]孫艷梅.音樂劇《歌劇魅影》的創(chuàng)作特征及演唱處理分析[J].黃河之聲,2020(13):118-119.
[2]范菲.美聲唱法在音樂劇中的傳承與發(fā)展探析——評《古典與現(xiàn)代的碰撞:音樂劇藝術(shù)理論及其與美聲唱法的融合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0(06):121.
[3]黃莉莉.以《大教堂時代》探析音樂劇演唱中的美聲因素[J].藝術(shù)評鑒,2018(08):52-53.
[4]那沫.美聲唱法在音樂劇中的運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6(23):128.
[5]劉濤.音樂劇演唱中的美聲因素探析——以音樂劇《巴黎圣母院》中《大教堂時代》唱腔為例[J].戲劇之家,2016(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