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嵩山 萬琛 廖明偉
(1.江西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江西南昌 330209;2.江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 330209)
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xù)開展了房地一體的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fā)證工作,主要對農村范圍內所有宗地的權屬、位置、房屋及其建筑物、構筑物面積等相關信息的調查[1],使農房開始逐步享有法律保護的產權基礎和產權地位[2],也是明晰農村不動產產權、保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重大措施。包括鎖定房屋幢數、農村房屋調查測繪、房地一體確權登記數據庫建設、登記發(fā)證等工作。其中數據庫建設是房地一體的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的信息化平臺,是農村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發(fā)證工作的基礎資料,為在農村地區(qū)開展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提供保障[3]。
農房數據庫建設是一項復雜的、技術性強的工作。項目時間緊、任務重、量巨大的前提下,如何科學合理、快速高效地進行數據庫建設,是當前研究的問題。作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房地一體確權登記數據庫建設方法與要點以及建庫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內容與辦法進行了探討。
(1)數據庫要素分類代碼與描述
不動產登記數據庫要素類型主要空間和非空間兩大類,要素代碼為10 位數字,如1001010000 對應的要素名稱為行政區(qū),為空間數據,如圖1 所示。
圖1 要素代碼與名稱描述圖
(2)空間要素分層
空間要素主要包括行政區(qū)劃、地籍分區(qū)、不動產單元和柵格數據,應采用分層的方法進行組織管理。詳見圖2 所示。
圖2 空間要素分層圖
農村房地一體的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fā)證數據庫是以三權發(fā)證宅基地使用權調查數據庫為基礎,以調查成果為依據,包括權源材料、調查表、房屋照片、宗地、房屋、戶、權利人、發(fā)證情況等眾多信息的一個大型數據庫。數據庫建設主要工作包括工作準備階段、數據處理階段、數據檢查階段、數據入庫階段、成果輸出五個階段,質量控制貫穿全過程。其技術流程見圖3 所示。
圖3 數據庫建設流程圖
工作準備主要包括:
(1)數據準備,如集體土地使用權數據庫、地籍區(qū)地籍子區(qū)劃分成果、DOM 數據等基礎數據;
(2)編制建庫方案;
(3)配置建庫所需的軟件、硬件環(huán)境;
(4)建庫人員的業(yè)務培訓等。
檢查基礎資料的完整性、合理性、邏輯一致性,對非矢量類型數據進行矢量化和坐標轉換,統(tǒng)一數學基礎等工作。
(1)繪制宗地 利用南方CASS 軟件將外業(yè)采集調查的數據繪制宗地。
(2)導入宗地數據 將繪制好的宗地的JZD 圖層導入到農房調查宗地圖層中,并將外業(yè)收集到的權籍信息屬性表導入。
(3)疊加分層分戶圖 將外業(yè)采集的房屋分層數據疊加到宗地上,在軟件中進行相關操作,將分層和分戶信息錄入到系統(tǒng)中。
(4)繼續(xù)添加上層的分層、分戶信息 繼續(xù)添加上一層的分層、分戶信息。
(5)錄入房屋附屬設施 與分層圖的錄入類似,先選中房屋附屬設施,然后填寫附屬設施的屬性信息,最后平差。
(6)分層分戶數據檢查與修改 對疊加好的分層分戶數據進行圖形、屬性檢查并逐項對報錯進行修改。
數據檢查主要包括分層數據拓撲檢查、屬性數據完整性和正確性檢查、圖形和屬性數據一致性檢查和完整性檢查、數據分層和文件命名的規(guī)范性檢查、數學基礎正確性檢查。同時也要進行人工檢查,比如屬性錯漏、超出值域范圍、圖形多部件、房屋位置、分幢不合理等。
對入庫前的分層數據進行拓撲檢查、屬性數據完整性和正確性檢查、圖形和屬性數據一致性檢查和完整性檢查、數據分層和文件命名的規(guī)范性檢查、數學基礎正確性檢查,然后通過FME 建立好讀、寫對應關系,匯總入庫,建立農村房屋調查數據庫并按要求生成元數據。
通過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生成數據庫成果,由空間數據和屬性表格數據組成。
數據庫建設工作政策性強、技術性高、工作量大。為了數據庫保質保量建成,必須要有一套質量控制保證體系。建庫過程中各道工序要進行自檢,互檢,專檢[5],確保數據庫成果的可靠性、準確性和真實性。數據庫建庫質量控制主要從數據源、數據采集和入庫等三方面進行質量控制。
數據源質量控制主要是對收集的基礎數據,進行預處理,統(tǒng)一數學基礎;對處理好的數據源和原始收集數據進行比對,確保數據在操作過程中沒有發(fā)生錯漏。
(1)宗地調查檢查 宗地圖形與實地是否相符,四鄰關系是否清楚、正確;丈量數據是否齊全、準確,注記是否清晰合理;房屋的座落、門牌號、宗地號、分類號、界址點號、相鄰宗地號、指北方向等。
(2)房屋調查檢查 權源文件是否齊全、有效、合法;權屬調查確認的權利人、權屬性質、用途、年限等信息與原材料上的信息是否一致;指界手續(xù)和材料是否齊備,界址點位和界址線是否正確、有無遺漏;房屋邊長測量是否正確、房屋面積認定是否合理;房屋調查草圖與實地是否相符,要素是否齊全、準確,四鄰關系是否清楚、正確,注記是否清晰合理等。
(1)矢量數據處理 數據應分層存放;應處理好各要素間的關系,各層要素疊加后應保持協(xié)調一致;數據入庫前確保無拓撲錯誤;如果以圖幅為采集單元時,相鄰圖幅間要進行接邊處理;如果以村或宗地為作業(yè)單位時,則需要進行權屬單位接邊處理。
(2)屬性數據處理 屬性數據采集以數據源為依據;屬性值應保證正確無誤;屬性數據與矢量數據應保持邏輯一致性。
農村房地一體的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fā)證數據庫建設是整個農房項目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數據庫的質量直接影響后期整個農村不動產登記發(fā)證工作。本文結合農房一體項目的實際建庫經驗,分析總結了建庫的方法與要點,以及整個建庫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內容,為類似項目建庫的工作人員提供參考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