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宜興是有名的陶都,這塊福澤寶地孕育了陶瓷的五朵金花:均陶、彩陶、精陶、紫砂陶和青瓷,其中紫砂陶是宜興陶瓷最大最絢麗的奇葩。其藝術性、文化性悠遠豐富。紫砂壺經過幾百年的發(fā)展,無論是制作技藝還是款式都已十分完善。目前市場上的紫砂器具眾多,紫砂壺、花盆、雕塑、茶寵、文房器具、掛盤等裝飾品琳瑯滿目,他們都是采用紫砂泥制作,性能良好、造型優(yōu)美、氣質端莊,頗具特色,深受人們的喜愛。紫砂壺的風格迥異,經歷了從質樸到華麗,再到返璞歸真的不同轉變,每一次的轉變都和社會的形態(tài)以及人們的審美品味息息相關。據(jù)考證,紫砂的歷史約略開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間,從此開始了一路高歌的藝術創(chuàng)新之路。作為紫砂文化的發(fā)祥地,宜興丁蜀鎮(zhèn)可謂是集天時地利人和,這里有著得天獨厚的紫砂原礦以及勤勞肯干的紫砂藝人,創(chuàng)作出了舉世聞名的紫砂壺。
說到丁蜀鎮(zhèn)的制陶史,不得不提到兩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地方,一是已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蜀山老街,二是已經燃燒了六百多年的古龍窯。說到蜀山,非彼“蜀山”,它原名獨山,宋熙寧年間大學士蘇東坡來宜興游歷,見一山兀立,風景秀麗,問其名,言為“獨山”。蘇軾贊美說,“此山似蜀”,后來“獨山”就改名為“蜀山”,著名的東坡書院即在此山南麓。蜀山腳下有一條街,名為老街,這里可以說是宜興紫砂壺的發(fā)祥地,最輝煌的時候,這里家家戶戶都生產和銷售紫砂。山上是泥土與火焰的世界,山下商賈云集,燒成的紫砂器從蠡河碼頭啟程,進入太湖后被運往全國各地。
對宜興紫砂作出巨大貢獻的還有古龍窯,它坐落在宜興前墅村中央的小山坡上,古龍窯的龍頭在山腳,龍尾在山上,遠遠地看去,古龍窯并不起眼,但是從這里燒制出了許多經典的名家作品和優(yōu)秀的陶藝品,可謂是紫砂的搖籃。古龍窯的歷史和紫砂壺的歷史差不多久遠,都是從明朝開始的,目前紫砂壺依然繁榮昌盛,古龍窯的窯火也還繼續(xù)翻騰燃燒著。一把火燒了600多年,而且還將燃燒下去。
無論是蜀山老街還是古龍窯,都見證了宜興紫砂壺的崛起與興盛,也目睹了它跌宕起伏的歷史。陶文化的形成從來都不是一把土往火里燒一燒這么簡單的,但是默默不語的土與火卻孕育了許多的有情和精彩。紫砂壺從礦土中來,在熊熊窯火中重生,迸發(fā)出強烈的熱情,耀眼的光芒吸引著天下的茶友、壺友、藏友。
藝術創(chuàng)作往往沒有強烈的目的性,優(yōu)秀的作品都是在無意識中誕生的。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花鳥魚蟲、人生某一階段的頓悟、感情波動的瞬間,都可以使藝人產生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于是《飄香》誕生了。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開始與結束,僅僅是一次不經意的邂逅,邂逅了那一縷若有若無的香氣,邂逅了那剎那的芳華,平淡生活中的美感染了作者,并將之化為創(chuàng)作題材,融合進紫砂壺中,使得作品平添許多的韻味。
《飄香》是經典的樹樁造型,選用原礦清水泥精制而成,以花朵燦爛綻放為主題,整壺因為這些綻放的花朵以及伸展的枝干而充滿了朝氣與活力,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悸動。整個作品看上去都是自然流暢的,枝干在壺身上疏影橫斜,花朵恣意地盛開,飄香動人。從壺身到壺嘴、壺把到壺鈕都是仿照自然枝干的形狀進行設計制作的,極富自然氣息。作品除了在自然肌理上逼真求實,在實用設計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壺身雖是樹樁造型,但是容量大,泡茶飲水極其方便。壺嘴呈三彎流,出水流暢,斷水利落。壺把呈耳形,端握舒適。截蓋設計,口蓋嚴絲合縫。橋型鈕則不僅美觀大方,拿捏的時候也很方便??v觀此壺,會發(fā)現(xiàn)作者不僅在造型的款式、裝飾的細節(jié)以及做工的技法處理上都用了很大的心思,使得作品呈現(xiàn)出的效果也完美,整體制作到位,細節(jié)處更是精益求精,兼具了實用性和藝術性。
說到“飄香”總是能引起人們無限的聯(lián)想,腦海中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梅花,關于梅花有一句老少皆知的詩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边@句詩句同樣也適用于宜興紫砂壺。沒有任何成功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經歷萬難,克服了重重困難才能摘得勝利的果實。紫砂壺藝也不例外。雖然宜興紫砂壺從誕生開始就一路高歌猛進,現(xiàn)在進入發(fā)展的興盛期,但其實紫砂壺藝的發(fā)展也經歷過低谷,好在無數(shù)紫砂藝人和文人雅士共同努力,堅持不懈地堅持著紫砂事業(yè),他們?yōu)榱俗仙皦厮嚨陌l(fā)展嘔心瀝血,在寂靜的泥凳前奉獻了自己的青春與熱情,正是由于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我們才能在21世紀看到紫砂的輝煌。如今走進宜興丁蜀鎮(zhèn),你會發(fā)現(xiàn)年邁的紫砂藝人還在堅持著紫砂傳道,而新的一批中青年陶藝家正在處于創(chuàng)作的全盛期,他們從前輩手中接過接力棒,憑借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和全新的思維模式,將紫砂壺藝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化靠攏,使其成為結合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理念的現(xiàn)代化茶具。
宜興紫砂壺目前已經是公認的茶具之首了,茶友們喜愛它泡出的那一杯清香甘甜;壺友們喜愛它精美絕倫的造型以及周身沉穩(wěn)的氣質;藏友們喜愛它那挖掘不盡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紫砂壺憑借自己強大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茶具和藝術殿堂中的精美工藝品。隨著當代陶文化的發(fā)展,以及各種科技手段的介入,紫砂壺也在逐漸創(chuàng)新,迎合市場全新的需求,我們期待不斷涌現(xiàn)能夠真正折射出紫砂無限魅力的優(yōu)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