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在社會救助體系不斷拓展和完善的情況下,社會救助財政支出的規(guī)模和范圍也隨之不斷拓展,社會救助財政支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出來??冃гu價是提升社會財政資金支出效率和支出公平性的基礎保障之一,同時也是社會發(fā)展進程加快對于政府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財政如何對社會救助資金支出項目進行績效評價,項目主管部門如何通過績效評價找準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通過評價結果的利用促進社會效益的提高,是縣級社會救助支出財政績效評價當前面臨的難題。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償試進行政府績效管理和績效評估的實踐活動,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目前已經要求各級政府財政支出項目全面實行支出績效評價,平衡計分卡在績效評價中被廣泛使用。
一、社會救助項目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理論分析
(一)財政支出是通過預算進行安排的,所以也稱為預算績效評價??冃б辉~起源于西方國家,初始階段在企業(yè)管理工作中應用非常廣泛。績效與利潤有著很強的關聯(lián)性,本文當中所指的績效主要是指社會救助活動所達成既定目標的實際效果,包含社會救助的效率、社會救助的積極性以及社會救助的具體效益等。此外,還包含社會救助相關部門對政策制度的貫徹落實以及社會救助目標人群的滿意程度。
(二)社會救助項目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概述。社會救助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是以具體的救助項目為評價對象進行的,評價的內容包括社會救助財政支出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兩方面。從過程來說,首先應考慮的是社會救助項目的決策是否符合相關政府決策程序,項目執(zhí)行依據(jù)是否充分;其次是項目財政支出與經濟性相關要求的契合程度,還需要參考社會救助支出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從社會救助財政支出結果來看,救助工作是否有效率,救助政策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落實,救助結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社會救助財政支出主要目的是切實為群眾解決生活當中基本、緊迫的困難,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shù)。因此,社會救助財政支出績效除了要包含基本的經濟績效之外,還更應該要注重對社會績效的考量。
(三)社會救助相關財政支出的績效評價。社會救助項目的績效評價能夠協(xié)助檢查社會救助項目的政策實施情況,運用與社會救助項目相對應指標、設定的標準,對社會救助項目主管部門及項目實施單位和被救助群眾因救助項目的實施所形成的具體發(fā)展結果和水平進行全方位分析判斷,之后通過計量表達方式展示的過程。績效評價的主要內容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體來看,經濟效益指的是在資金預算符合既定標準的情況下,在財政支出過程中所形成的最大產出效益;社會效益指的是社會救助財政支出對社會各個方面產生的深遠影響。尤其是被救助對象的滿意度,是社會救助財政支出社會效益的主要內容。
二、平衡計分卡在現(xiàn)階段財政支出項目績效評價中的具體應用
(一)財政支出項目績效評價中應用平衡計分卡的可行性分析。平衡積計分卡可以實現(xiàn)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并重,同時實現(xiàn)結果目標、過程目標、先行目標與滯后目標的協(xié)同考量 ,是制定合理財政支出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的工具。平衡計分卡促進了項目管理單位的財政支出績效的目標導向。鑒于財政支出項目的特殊性,導致許多的項目績效無法使用定量指標進行衡量,在這種情況下,平衡記分卡能夠全面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使可量化指標與不可量化指標之間實現(xiàn)平衡。
(二)財政支出項目目標和績效評價指標的制定。項目主管部門首先要明確財政支出總體目標,將其視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核心性任務,整個評價工作要從財務維度、社會公眾維度、內部流程維度以及學習成長維度四個方向展開,具體論述如下:
1.社會公眾維度。社會公眾維度與公眾對救助項目相關服務部門的滿意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同時與項目目標產生一定的聯(lián)系。
2.財務維度。以社會救助項目為例,項目目標可以集中體現(xiàn)群眾具體利益狀況,財務指標可以直接反映經濟效益,在救助標準一定、項目資金投入有限的情況下,需要重點把控運行成本,提升投入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浪費。
3.內部流程維度。內部流程體現(xiàn)的是財政支出項目實施相關單位的內部管理水平,用來衡量和評估項目實施單位的工作效果。
4.學習成長維度。為了全面提升公眾的滿意程度,優(yōu)化相關運營成本,實現(xiàn)財政支出績效的穩(wěn)步提升,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要不斷加強項目政策的學習和執(zhí)行能力,而且要通過在項目實施過程的監(jiān)督檢查,查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的總結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的理論及實際操作水平。
三、社會救助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細節(jié)狀況以及具體應用狀況
由于平衡計分卡的各個維度之間存在著關聯(lián)性,現(xiàn)就結合社會救助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與基層單位實際開展績效評價工作需要,對每個維度當中的細節(jié)指標進行綜合論述:
(一)社會公眾維度績效指標。由于平衡計分卡的受眾對象是救助群眾,該維度集中體現(xiàn)了公眾對于救助政策具體執(zhí)行的滿意程度。下設的指標 :首先考慮的被救助對象準確率,由于救助對象是動態(tài)的,管理部門是否注重動態(tài)管理,對符合救助條件的是否及時發(fā)現(xiàn)并納入救助,而對于收入增加應退出救助的又是否及時退出,簡單的說就是通過按一定比例的抽查,看是否存在“漏?!?、“錯?!?、“騙?!钡惹闆r;其次考慮救助的有效性,此項指標主要從救助對象提出救助申請、獲得政策信息的便捷程度,救助對象及時收到救助資金情況進行評價;其中還包括救助對象對社會救助工作的滿意程度,這方面主要通過調查活動獲取。針對于社會救助財政支出的透明度,需要項目執(zhí)行單位在特定地方或特定網(wǎng)站上定時公開項目收支出情況,借以提高群眾對項目執(zhí)行的信賴程度。在項目滿意度調查表設定時,應該從政策宣傳(即群眾對政策的知曉度)、工作人員的服務情況等方面設計。
(二)財務維度績效指標。由于社會救助項目更多的考慮的社會效益,所以財務維度指標也相應的更多評價資金投入運行過程的合法合規(guī)情況,對成本—效益關系考慮得少一些。主要考慮的是救助資金的統(tǒng)籌安排使用情況,評價圍繞救助資金在整個可統(tǒng)籌的社會救助項目之間的分配使用情況進行。其設置的指標有 :資金統(tǒng)籌安排使用、資金保障(評價資金是否足額保障,確保應救盡救)、資金是否在規(guī)定時間內及時下達、救助資金的發(fā)放是否及時足額等。財務維度績效指標,不光要考慮資金的投入 ,還應當考慮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資金的使用效率,計劃支出完成率,可以反映資金支出的使用情況。對于以上指標的實現(xiàn) ,還應考慮項目的監(jiān)管工作,也就是財務管理工作的規(guī)范性。
(三)內部流程維度績效指標 。該維度能夠為財政支出工作為群眾提供服務的情況,主要內容有:服務機構的工作實效性、服務機構的協(xié)調能力等。因此這個維度設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切實滿足救助對象的相關服務需求以及項目管理實施部門的組織管理水平以及目標完成程度。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反饋,主要包含:項目成立的相關政策及規(guī)章制度依據(jù)、部門的服務效能、職責劃分清晰程度以及工作創(chuàng)新能力。
(四)學習成長相關維度績效指標。該維度可以全面保障公眾維度以及內部流程維度在既定狀況下的實現(xiàn),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需要考察對象為承擔社會救助職責的工作人員,對這些工作人員進行業(yè)務培訓,基層社會救助工作人員配備以及社會救助信息化建設等等。
綜上所述,使用平衡計分卡進行績效評價時,應當將工作重點放在定量分析當中,從不同角度入手制定相關績效評價指標,之后對這些指標進行權重賦值處理,將最后的結果與先前賦值的權重進行對比分析,最終得到精確的績效評價結果。(作者單位:米易縣攀蓮財政支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