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瑩瑩 魏方正 劉昕羽
何為地獄?地獄,被一些人認為是生前罪大惡極的人死亡后靈魂的歸所。與天堂相對,地獄盡顯人性之惡,沒有光明,沒有喜樂,永受無盡的痛苦。芥川龍之介說過這樣的話:“人生,遠比地獄還像地獄”,在《地獄變》中,他藉由主人公良秀的形象道明,希望讀者能從故事中明白點什么,而良秀正是他表達這層寓意的口述者。
在小說中,畫家良秀是一個長相丑陋、放蕩不羈、傲慢自大的人,對別人都漠不關心,唯獨關愛自己的女兒。良秀是冷酷貴族堀川大公手下的一名畫師,一手畫技精妙絕倫,熱愛藝術,甚至對女兒的疼愛都無法與其對藝術的熱愛相媲美,幾近癲狂。良秀在繪畫創(chuàng)作上有一個怪癖,只畫親眼所見之物,并且喜歡以顯示生活中的人物為原型描繪妖魔鬼怪。傳說人們從他的《生死圖》旁邊經過時,可以聽到神鬼的嘆息,也會聞到死尸腐爛的惡臭。
一次,良秀受大公之命畫一幅名為“地獄變”的屏風,來描繪地獄中的慘象,良秀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廢寢忘食、沒日沒夜的創(chuàng)作了半年,屏風完成了一大半,但唯獨畫中缺少了一個重要部分——一個在牛車中被烈火焚燒的女人,因為他沒有辦法畫自己沒有見過的事物。于是他請求大公幫他制造了一場慘絕人寰的火災,把一個穿著華麗的女侍所在牛車中燒死。大公玩味的笑了,答應了他的請求。幾天后的一個夜晚,大公命人準備好的牛車、火把和一個穿著華美的女人,并把良秀叫到現場觀看火災,尋求靈感,但當大家看向籠子的那一刻,發(fā)現牛車里被捆住的美婦人不是別人,竟是良秀心愛的女兒,良秀驚慌失措的沖向馬車,卻晚了一步,牛車已經被點燃。看著沖天的火光,大公露出了野獸一般的興奮,然而更詭異的是,隨著火勢的增大,良秀在女兒痛苦的叫喊聲中,竟?jié)u漸冷靜下來,甚至露出了愉悅興奮的表情。火災之后,良秀順利的完成了屏風最重要的部分,而他自己也在第二天懸梁自盡。
這篇短片小說寫于1918年,當時日本經歷里甲午戰(zhàn)爭和日俄戰(zhàn)爭的勝利,巨額的戰(zhàn)爭賠款使日本經濟的發(fā)展如虎添翼,經濟的發(fā)展也迅速激發(fā)了日本社會上和思想上的矛盾。而《地獄變》全文最大的沖突和矛盾正是堀川大公和畫家良秀之間的碰撞,其實也代表著現實的強權壓迫和理想的藝術追求之間的斗爭。
良秀其實是一個真真正正的純粹的藝術家,不畏懼強權的壓迫,直到為了畫出最完美的《地獄變》而做出犧牲,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堅持繪畫、堅持藝術并沒有錯,但是大公在繪畫上的捉弄讓他陷入兩難的境地,這種境地對于一個追求完美藝術的人來說無疑是地獄般的噩夢??吹脚\囍斜焕壍娜耸亲约盒膼鄣呐畠海活櫼磺袥_過去時,他是一個不舍得自己女兒的父親的形象,但是當火光燃起,這種痛心的父親形象瞬間轉化為同樣痛心的藝術家的光輝形象,進而將全文推向高潮。即使自己終將走向死亡,也要完成精神的訴求,在完成《地獄變》懸梁自盡的那一刻,良秀成為了真正純粹而偉大的人?;蛟S良秀知道這是擺脫大公的玩弄、抵抗殘酷現實、實現藝術的最佳方式,他雖然已入地獄但從未放棄頑強的抵抗。
這篇小說,不僅僅是主人公良秀值得分析,堀川大公這個角色也值得分析,因為大公是這個悲劇發(fā)展的推動者,良秀的悲劇和良秀女兒的悲劇都和大公脫不了關系。大公是擁有最高權力的權力者,有高貴的地位,令人敬仰的權威和名譽,但是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兩面派,是一個強權形象下的衣冠禽獸,在百姓眼中,大公平易近人、與民同樂,而實際上他才是全文最丑惡最兇殘的人。表面上是寫為了懲罰平日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良秀,而燒死他的女兒,實際上是因為得不到良秀的女兒,而借《地獄變》來報復良秀,似乎一切都在大公的報復計劃之內,卻又超出了他的計劃。大公是封建王朝秩序的代表著和維護者,他不允許出現任何違背本朝制度的叛逆者,因此必然會與良秀這種另類和純粹的藝術家存在矛盾沖突。
良秀的女兒是地獄中的天使,她代表著在這個強權封建社會下追求完美藝術不得不犧牲的最寶貴的東西。而女兒身邊那只叫良秀的猴子,則是良秀雙重人物特征中代表著父愛的那一面。猴子良秀作為良秀父親的象征,可以一心一意陪在女兒身邊守護她,在烈火燃燒的那一刻,猴子良秀掙脫一切奮不顧身的跳入火海,與女兒一同被熊熊烈火燒死,也意味著父親良秀早就陪同女兒葬身火海中,而旁邊站著的只是一個被藝術奪舍的良秀。小說中的轉述者和見證者“我”是一個在大公身邊侍奉了長達二十年的人,是一個假裝愚蠢低調的生存在權力身邊的阿諛奉承的人。其實也象征了現實社會中普通愚笨的人民,他就像文中的一個“假面”具有很強的諷刺效果。
這個短篇小說讓我想到了《月亮與六便士》里的思特里克蘭德,為了藝術放棄別人看來優(yōu)裕美滿的生活,但良秀卻表現的更為極端。但是良秀具有強烈的雙重人格,殘酷無情的外表下有一顆柔動情的心,發(fā)瘋般的愛著自己的女兒。他的悲劇在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他苦苦掙扎之后的結果,他的性格讓他不容于不公的現實和殘酷的世俗。文中有的地方也有暗示,其實良秀早就知道大公會殺死自己的女兒并報復自己,他也早就決定和女兒一起走向死亡,所以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將生命和情感賦予了藝術。
在他的意識中,人生即地獄,他人即地獄,而所有的人們不過都是地獄中苦苦掙扎的靈魂。這可能也是作者芥川龍之介想向世人傳達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