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永秀
叔本華說:“人生幸福的首要本質要素是我們的人格?!蹦敲慈烁袷鞘裁??在心理學中經(jīng)常以“個性”來表達人格的概念,它是個體區(qū)別于他人的一個特征。但是在傳統(tǒng)教育中,學生的個性常被模式化、填鴨式、教師獨尊化的教學舊觀念打壓束縛,這無法使學生得到個性的自由舒展和發(fā)揮,當然也就談不到令學生感到幸福。因此,要建立初中語文幸福課堂,就必然要打破舊的教學觀念,秉持個性教學觀,建立自由“學習場”,營造師生平等的學習氛圍。
模式化且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這是由于學生在進行學習的同時,也在對教學藝術進行自我的審美。換句話說,學生是被教育的對象,同時也是接受教育的對象,而是否真的接受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師的教學效能。那么如何使學生真正地接受教育呢?最佳的方法是提升教學方式的藝術感,當教學方式被學生欣賞,也意味著被學生接受。我們知道有個性有特點的事物總是充滿魅力的,人們容易在其身上獲得獵奇的滿足感。教學也是如此。有個性的教學方式也給人一種新鮮的感受,容易使人獲得審美的滿足感。正如叔本華所說:“人的幸福和順遂僅僅是從愿望到滿足,從滿足又到愿望的迅速過渡中獲得的?!睗M足感意味著愿望的達成,也意味著幸福的獲得。所以教師可打破舊的教學模式束縛秉持個性的教學觀,讓課堂表現(xiàn)出獨特性。這種獨特性也會帶動學生,釋放學生的天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展現(xiàn)。
以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為例。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一位昏庸奢侈的皇帝因重金求新衣而被騙子愚弄欺騙的故事,同時又對皇帝和大臣的愚蠢虛偽、自欺欺人的丑態(tài)予以諷刺和揭露。結尾處,人群中小孩用誠實和天真直言不諱地戳穿騙局,揭開真相??梢哉f,作者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并借用夸張的手法創(chuàng)作這一具有戲劇性的故事。在這里,教師可建立個性教學觀,用一種新鮮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達到獵奇的滿足感。例如,在教學之前教師可假裝小心翼翼捧上來一件衣服,而實際攤開雙手毫無一物。然后教師再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來描述這件看不到的衣服的樣式。整個過程完全需要學生展開想象大膽描述。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還成功地實現(xiàn)了教學的導入。例如有學生描述說:“這是世間少有的羽衣,披上它可以上天入地,穿上它又可以穿越時空?!边€有學生直接做起了服裝廣告,展現(xiàn)出出色的銷售頭腦。在這里學生的個性淋漓表現(xiàn),教師教學的風趣性也給學生帶來與以往不同的審美感受。當學生描述出自己的想象后,教師再導入教學篇章:“我們一起去欣賞皇帝、大臣及兩個騙子是如何描述其實并不可見的新衣的?!庇捎谥皩W生陷入想象所以會期盼看到對皇帝、大臣及兩個騙子通過想象描述出的衣服,另外還會對“為什么要描述一件不存在的衣服”更加感到疑惑,這為他們更好地深入文本奠定基礎。
人的本質屬性除了社會性,還有自然性。對于初中生而言,自然屬性的彰顯要強于對社會屬性的表現(xiàn)。但傳統(tǒng)教育并沒有維護學生的自然屬性,相反是剪斷學生的羽翼,用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捂住他們自由的呼聲,所以塞·約翰遜說“背離自然也即背離幸福”。傳統(tǒng)教育對人自然屬性的違背,在很大程度上也斷送了打通幸福課堂之路的機會。所以,教師要打破這種教學模式,建立自由“學習場”,使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出自主性。在這里,學生的學習則通過自主探究實踐體現(xiàn)出來,更加符合知識學習的自然性。另外,學生可以在探尋知識的實踐中獲得深刻的體驗記憶,這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受,使他們獲得幸福感。
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任務二“新聞采訪”與任務三“新聞寫作”為例。教學時,教師可為學生建立自由“學習場”,讓他們自由地收集新聞材料,自主地擬寫新聞材料,使之在新聞采訪以及新聞寫作中表現(xiàn)出自主性和自由性,進而使學生充分地感知“新聞自由”。當然,這里所說的自由并不是絕對的,教師還要啟發(fā)學生核實新聞的準確程度,感知到作為新聞人應該擔負的責任。在這里,教師要轉變寫作教學的模式,不能僅將其看作是平面化的知識點,而是要將其看作一項可進行實踐的職業(yè)任務,并將新聞采訪與新聞寫作這兩項任務結合成一體,在課堂上實現(xiàn)自由自主的探究。如有學生經(jīng)常關注社會時事,所以很容易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新聞話題進行新聞采訪模擬;還有學生喜歡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所以會針對某一新聞進行不同角度的采訪模擬及新聞稿撰寫;還有一些學生經(jīng)常關注娛樂圈的八卦新聞,所以會針對某一位自己喜歡的明星進行娛樂新聞報道。學生在自由“學習場”,通過實踐都表現(xiàn)出學習的自主性,他們很容易在自己熟悉或擅長的領域收獲成果,這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的幸福感。
教師的威嚴到底表現(xiàn)在何處?并不是在“非打即罵”的暴行教育里,而是表現(xiàn)在和藹可親、仁慈寬厚的和煦春風中??梢哉f,建立平等的學習氛圍是很重要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左右著課堂指針是否對應著幸福的指向。因此,教師應將教育的主要目的著眼于使學生獲得“幸福”這件事上來,建立師生平等的學習氛圍,不能為了任何不相干的事情而破壞這種氛圍,犧牲學生希望得到的在師生和諧關系中體味的幸福感。另外,布羅姆也說:“讓學生處在不利于發(fā)展學習的環(huán)境里就等于讓他們在教育上死亡?!睜I造一種師生平等的學習氛圍從一定程度上而言其實就是建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生成語文幸福課堂。
例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忍受學生發(fā)出質疑之聲,而不是用自己的聲音統(tǒng)一課堂。比如教師在講授莫懷戚的《散步》的時候,有學生在閱讀之后,就發(fā)出質疑之聲。這時候,教師不要令行禁止,而要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的疑惑,而不能將阻礙課程進度的罪行扣到學生的頭上,使學生感到思考的挫敗感。如有學生覺得“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這句很扎心,認為每個人都有獨立自主性,為什么都要聽文中的“我”的意見?學生這一思考角度是沒有錯誤的,但不能套用在家庭中,教師應耐心地為學生講解一個家庭成員間正常的關系,說明文中的“我”在其他家庭成員內心的地位,并實現(xiàn)對學生的道德教育。整個過程,師生的關系都是平等的,教師通過學生的質疑看到教學遺漏掉的細節(jié)部分,而學生通過教師具有耐心的合理性分析,也了解了一個家庭的情感結構。
道格拉斯·菲杰斯說:“真正的幸福包含一個人能力與天資的完全運用?!碑攲W生沉浸在個性化的課堂,當學生能夠在自由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當學生與教師建立平等尊重的和諧關系時,學生的能力與天資自然得到完全的運用,也自然能成就幸福的課堂。
作者簡介: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河口鎮(zhèn)景安初級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