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瑩
(南京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江蘇 南京210023)
蒙城縣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處淮北平原中部,隸屬于安徽省亳州市,是莊周故里,道家圣地,為安徽歷史文化名城,下轄2個街道、13個鎮(zhèn)、2個鄉(xiāng)。根據(jù)《中國語言地圖集》(第二版)漢語方言的分區(qū),蒙城方言屬于中原官話商阜片。蒙城方言為筆者母語,本文語料均出自筆者自省及田野調(diào)查。
前人對方言否定詞和否定句式研究頗多。如,羅杰瑞(1995)對建陽方言的否定副詞進行了整理[1],李如龍(2007)討論了閩南方言的否定詞和否定詞構(gòu)成的固定詞組[2](P144-164),肖亞麗(2010)描寫了貴州錦屏方言的否定詞“沒”“沒得”“莫”的用法[3],阮桂君(2009)考察了寧波方言“莫”字句的基本格式和句法、語義特征[4],梅祖麟(2013)探討了否定詞“不”“弗”在漢語方言里的分布[5]。但關(guān)于方言否定詞“白”,卻鮮有人討論。蒙城方言中的“白”有三種用法:(1)表顏色,與“黑”相對;(2)表示沒有效果、無回報、無補償;(3)表否定性意愿,只出現(xiàn)于否定句中,傳達出禁止、勸阻、提醒、猜測等語法意義。前兩種用法和普通話基本一致,故不再討論。本文主要從語義、句法層面對蒙城方言表否定意愿的“白”字句進行探討,描述其語義、句法特征,并考察相似格式之間的聯(lián)系。
“白”用于禁止時,說話人處于強勢地位,口氣強硬,命令色彩濃厚,含有強烈的命令意味,否定程度最強,不容對方反駁。例如:
(1)你白走。
(2)白說廢話。
(3)你白給我插嘴。
這種禁止通常是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強勢群體對弱勢群體的命令或要求。
勸阻動作的實施,經(jīng)常與“可”連用。和禁止口吻相比,口氣稍微有所緩和,禮貌度較高,給對方留有選擇余地,對方不一定聽從。它的分布范圍較為廣泛,既可用于權(quán)勢關(guān)系中,也可發(fā)生在一致關(guān)系中。例如:
(4)你下回可白亂跑了。
(5)你可白跟他學(xué)。
(6)你可白作了。
以低姿態(tài)和謙卑的態(tài)度請求對方,希望得到對方的原諒或理解,否定程度最弱。例如:
(7)你白跟我計較可管?求你了。(你不要和我計較好不好?求你了。)①
(8)你白哭了可管?我真是拿你沒辦法了。(你不要哭了好不好?我真的拿你沒辦法了。)
(9)你白折騰我了可管?(你不要折騰我了好不好?)
一般和句末助詞“了”共用。通過提示、告誡等方法喚起聽話人的注意,讓其采取一定措施以預(yù)防不如意事情的發(fā)生,表現(xiàn)了說話人對聽話人的關(guān)心和體貼。“白”后多是說聽雙方都不愿看到的結(jié)果。例如:
(10)你穿厚點,白感冒了。
(11)你長點腦子,白叫人騙了。
(12)錢拿好,白弄丟了。
揣測的事件是不如意的,是說話人不希望被證實的,往往帶有擔(dān)憂的意味。經(jīng)常與判斷詞“是”和語氣詞“吧”相配使用,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不會是……吧”。例如:
(13)我的口紅咋找不見了,白是掉路上了。(我的口紅怎么不見了,不會是掉在路上了吧。)
(14)都九點嘍,他白是不來了。(都九點了,他不會是不來了吧。)
在一個包含否定詞的格式中,所有可能被該否定詞否定的項目構(gòu)成否定的轄域,但這個轄域中通常只有一個是真正被否定的,這個被否定的項叫做否定的焦點(袁毓林,2000)[6]。否定的焦點在形式上表現(xiàn)為句子的重音?!鞍住钡纳鲜鑫宸N意義中,否定的焦點及否定程度有所差別。表示禁止、勸阻、祈求時,“白”都具有祈使否定的意義,句子的否定焦點落在“白”上,否定程度最強。表示提醒時,“白”在語義上已經(jīng)不表達祈使否定,雖然還保留一定的祈使義,主語仍為第二人稱,但否定意義在逐漸淡化,這時“白”后的修飾成分成為句子的否定焦點。表示猜測時,否定焦點和語義重心仍在“白”之后,“白”的祈使否定功能進一步弱化甚至消失。
不管是禁止、勸阻、提醒還是猜測,“白”表達的都是說話人主觀意愿上的否定。邵敬敏、羅曉英(2004)認(rèn)為“別”字句的主要語法意義是“否定性意愿”[7],蒙城方言的“白”字句與普通話的“別”字句用法相當(dāng)。
需要注意的是,“白”表禁止、勸阻、祈求、提醒時,其主語只能是生命度等級高的人,不能是動物、植物、無生命物體,因為只有生命度高的人才能有意識地、自由地從事某種活動?!鞍住北聿聹y時,主語則不受該限制。
蒙城方言中的“白”可以修飾動詞及動詞短語、性質(zhì)形容詞、名詞、代詞、否定詞、復(fù)雜形式等,有時也可用于對話中單獨成句。
“白+VP”表示對動作的禁止或勸阻,語法形式為:(PRO/NP)+白+VP+(MP),“白+VP”前的代詞、名詞以及“白+VP”后的語氣助詞“哈”“了”等皆可省略。這類組合是“白”字句最主要、最常見的用法,相當(dāng)于“不要/別……”。具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1.白+動詞?!鞍住笨尚揎梿我艄?jié)或多音節(jié)光桿動詞。語義上,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對未動動作進行否定,在聽話人還未做某事之前對其進行提醒或告誡。例如:
(15)你先白去,他家現(xiàn)在沒人擱家。(你先別去,他家現(xiàn)在沒人。)
(16)你倆好好玩,白磨牙哈。(你倆好好玩,別吵架。)
很明顯,在聽話人還未做某個動作之前,說話人提前要求聽話人不要去做,“去、磨牙”這兩個動作都是未然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對已動動作進行否定,當(dāng)某動作正在進行時,用“白+V”進行勸阻,讓聽話人終止該行為,相當(dāng)于“別V了”。例如:
(17)你白笑,嚴(yán)肅一點可管?(你別笑了,嚴(yán)肅一點好嗎?)
(18)你白說話,好像有人來了。(你別說話了,好像有人來了。)
當(dāng)聽話人正在笑或正在說話時,說話人要求對方停止該動作。
2.白+動賓短語。這一格式在蒙城方言中也比較普遍,進入該句式的動詞均為自主持續(xù)行為動詞。如:
(19)白看電視了,快上學(xué)去吧。
(20)白看書了,休息一會再看。
3.白+動補短語。
(21)白走恁快,等著我。(不要走那么快,等等我。)
(22)白吃恁飽,一會咱還得吃一頓來。(不要吃那么飽,一會咱們還要吃一頓呢。)
(23)你白做得太過分。
4.白+狀中短語。
(24)你白亂扔垃圾,這是不文明的行為。
(25)白太相信自己了哈。
5.白+主謂短語。
(26)白自個氣自個,不值當(dāng)?shù)摹?/p>
(27)你注意點,白說話不講究。
6.白+連動/兼語短語。
(28)你白上街買菜了,咱出去吃。
(29)你白讓他進來。
“白”可修飾性質(zhì)形容詞,用于提醒、勸說聽話人不要處于某種狀態(tài)或呈現(xiàn)某種屬性,多出現(xiàn)在安慰語境中,其預(yù)設(shè)是聽話人正處于某種心理或即將產(chǎn)生某種心理。例如:
(30)你白難過,事情總會過去的。
(31)白急,一會就好了。
(32)一會面試白緊張哈,你肯定可以的。
(33)等出結(jié)果那天,白激動哈。
前兩例明顯是聽話人正處于難過或著急的心理狀態(tài),“白A”也可替換為“白A了”。后兩例是聽話人有可能出現(xiàn)緊張、激動的狀態(tài),說話人提前打了一個預(yù)防針,提醒對方避免進入這種心理狀態(tài),這時“了”字不能用。
“白”可以修飾以下幾類形容詞:
①緊張激動興奮難過悲傷好奇愁害怕糾結(jié)
②小氣霸道聰明高傲糊涂邋遢老實傻懶
③胖瘦熱涼咸甜苦酸快紅黑大小
①類是情緒類形容詞,形容人的心理和情感狀態(tài),具有可控性,可以由聽話人自由選擇,這類形容詞可以直接受“白”修飾,如“白緊張、白激動”。②類是描述人物品性特征的形容詞,多用于對人的主觀評價,這類詞語不能直接受“白”修飾,前面要有“恁、太”等程度副詞,如“白恁小氣、白太霸道”。③類形容詞表示人或物的屬性或量度,包括顏色、溫度、形狀、味道等,這類形容詞也不能單獨受“白”修飾,句末要帶語氣助詞或以“白+程度副詞+A”的形式出現(xiàn)。有人招聘服務(wù)人員會說“要胖點的,白太瘦”,意思是不想招太瘦的人?!胞}少放點,白咸了”,是建議少放鹽,防止飯菜過咸。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受“白”本身語義色彩的制約,“白”更傾向于修飾貶義或中性色彩的形容詞,當(dāng)然有時也可修飾褒義形容詞,但一旦進入“白”字句,其褒義色彩會有所減弱,因為該形容詞表示的性質(zhì)狀態(tài)是說話人不贊成的,是被認(rèn)為應(yīng)該避免的。
“白”可以修飾名詞和代詞,但這是一種隱含了“V”的特殊用法,副詞“白”修飾的實際上是整個“NP/PRO+V”結(jié)構(gòu)。例如:
(34)白明個了,就今個去吧。(別明天去了,就今天去吧。)
(35)白下午了,就現(xiàn)在去吧。(別下午去了,就現(xiàn)在去吧。)
(36)白他了,就你去吧?。▌e他去了,就你去吧!)
(37)你下回白那樣了,怪嚇人來。(你下次別那樣做了,挺嚇人的。)
例(34)(35)中的“白明個了”“白下午了”實際上是“白明個去了”“白下午去了”。同樣,例(36)(37)中的代詞“他”“那樣”后分別隱含了動詞“去”“做”。
“白”常和否定副詞“不”“沒”等結(jié)合,后接形容詞構(gòu)成雙重否定祈使句,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含義。例如:
(38)你白不知足,你夠幸福的了。
(39)我對你講,你白沒一點骨氣。
“你白不知足”即“你要知足”,“你白沒一點骨氣”即“你要有一點骨氣”。
“白”后還可修飾復(fù)雜短語或小句,如:
(40)你白叫俺家的東西拿走了。(你別把我們家的東西拿走了。)
(41)你白在上班時間玩手機。
(42)你白仗著自己有錢就欺負人。
“白”具有完句功能,但一般只能用于對話中。例如:
(43)——我再也不給你打電話了。
——白!有事好好說。
(44)——我去找他去!
——白!你打不過他。
“白(是)”句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PRO/NP)+白+是+名詞
表示說話人對某人身份的懷疑和猜測,有判斷的意味,相當(dāng)于“可能是……”。這種情況下“白”前的名詞或代詞可以省略,但“是”不能省。例如:
(45)你看他鬼鬼祟祟的,白是小偷。(你看他鬼鬼祟祟的,可能是小偷。)
(46)這個人白是其他直播間派來的奸細。(這個人可能是其他直播間派來的奸細。)
第二類:(PRO/NP)+白(是)+(Neg.)+VP+(了)
“白(是)”后面常和否定成分連用,否定詞可以省略。“白是”后面是說話人不企望發(fā)生的事情,表現(xiàn)出說話人擔(dān)心、害怕的情態(tài),相當(dāng)于“不會是……吧”。例如:
(47)車咋突然停了,白是沒有油了。(車怎么突然停了,不會是沒有油了吧。)
(48)都這個點了,他白不來了。(都這個點了,他不會是不來了吧。)
“白(是)”位置靈活,可以位于主語前,修飾整個主謂結(jié)構(gòu),也可位于主語后,修飾謂語。例如:
(49)外邊啥味?白是煤氣泄漏了。(外邊什么味道?不會是煤氣泄漏了吧。)
(50)門外邊啥聲音?白是小偷進來偷東西了。(門外邊什么聲音?白是小偷進來偷東西了。)
(51)你臉咋恁紅,你白是發(fā)熱了。(你的臉怎么這么紅,不會是發(fā)燒了吧。)
(52)他為啥不回我信息呢?他白是生氣了吧。(他為什么不回我信息呢?他不會是生氣了吧。)
“白V”有兩種語義:
第一種:勸止于未然。說話人勸阻或禁止的行為是尚未開始的。例如:
(53)你白去,還是我去吧。
(54)白吃,這菜有毒。
上例中的“去”“吃”均為尚未開始的動作行為。
第二種:勸止于已然。說話人勸阻或禁止的行為是正在進行的。例如:
(55)你白生氣,我以后不會再這樣了。
(56)好孩子,咱白哭,下次注意就好了。
例(55)中的“你”正在生氣,例(56)中的“孩子”也是正在哭。
“白V了”有三種語義:
第一種:表勸止。勸止義也有兩種情況:
其一,聽話人正在做某事,說話人要求停止該動作,不希望該動作再繼續(xù)進行。例如:
(57)白哭了,咱回家去。
(58)白睡了,趕緊上學(xué)去。
其二,說話人勸阻或建議聽話人取消計劃中的某種行為。例如:
(59)——我想去看看他。
——白看了,他需要休息,明天再去吧。
(60)——我去給你做點飯。
——白去了,我沒胃口。
如果只說“白V了”而沒有上下語境的制約,就會出現(xiàn)歧義現(xiàn)象。既可否定未然事件,也可否定正在進行的已然事件。以“白吃了”為例,“吃”的動作正在進行還是即將進行,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辨別。如:
(61)白吃了,這太難吃了,咱出去吃好的去。
(62)白吃了,時間來不及了,一會路上買吧,
例(61)中,說話時“吃飯”這個動作正在進行,“白吃了”用于阻止“吃飯”這件事繼續(xù)進行下去。例(62)中,說話時雙方都還沒有吃飯,臨時取消了“吃飯”這一計劃。
表示勸阻義時,由于說話人對聽話人的行為進行阻止,那該動作一定是由聽話人自由支配的可控的動作,所以“白”后只能修飾具有[+自主性]、[+可控性]語義特征的動詞,如“看、寫、掃、穿、刷”等。不可控的非自主動詞如“病、塌、掉、失敗、死”等不能進入該格式。
第二種:表提醒、叮囑。讓聽話人采取一定措施,以避免出現(xiàn)某種不如意的結(jié)果。說話人的著眼點不在動作本身,而在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后果。
(63)白忘了,出門要帶傘。
(64)多穿點,白感冒了,今個變天了。
(65)這錢你拿好,白丟了。
這兩類“白V了”的重音不同,表勸阻時,重音要落在“白”上,強調(diào)阻止的語氣。表提醒、叮囑時,重音在“V”上,強調(diào)提醒或叮囑的具體內(nèi)容。
第三種:表揣測?!鞍住苯?jīng)常與“是”連用,句末用助詞“了”,表現(xiàn)說話人對事件的原因、結(jié)果、過程等的推測,事件可以是已然的,也可是未然的。句法位置上,“白”既可放在主語之前,修飾整個句子;也可位于主語之后,充當(dāng)狀語。
(66)外邊有人敲門,白是咱爸回來了。
(67)他白是跑丟了,半天還沒回來。
當(dāng)“白(是)”位于主語“咱爸”之前,是對整個句子“咱爸回來了”這一事件進行主觀推測。用于主語“他”之后,是對“跑”這一動作的結(jié)果進行推測。
“白X了”和“白X”對動詞的選擇是有差異的,“白X”中的“X”只能是可控的自主動詞,表示的行為動作是由聽話人主觀決定和自由支配的,非可控動詞及動詞結(jié)構(gòu)不能進入該結(jié)構(gòu),如不能說“白病”“白塌”“白瘋”“白丟”等。對于“白X了”,則要分兩種情況來討論。當(dāng)用于祈使句中表勸阻、禁止時,和“白X”情況相同,但語氣不如“白X”那么強硬,含有商量的意味;表示提醒、叮囑、揣測義時,既可修飾可控動詞,也可修飾非可控動詞。所以“白X了”對動詞的限制較寬松。能夠進入“白X”的動詞,一般也能進入“白X了”,但能進入“白X了”的動詞不一定能進入“白X”。
兩種格式對動詞的不同選擇,和“了”的性質(zhì)有關(guān)。漢語的“了”有兩個,緊接動詞后的是動態(tài)助詞“了1”,表示動作的完成;位于句末的是語氣詞“了2”,表示新情況的出現(xiàn)或事態(tài)的變化。“白X了”有兩種不同的層次構(gòu)造,句末的“了”為“了2”時,結(jié)構(gòu)層次為“[白X]了”,“白”的轄域是“X”,語義和“白X”意義相近,可以同義替換,當(dāng)“白X了”中的“了”為“了1”時,結(jié)構(gòu)層次為“白[X了]”,轄域是“X了”。“白X了”具有的某些意義,“白X”不具有,所以某些非可控動詞不能進入“白X”。例如:
白看 白看了
白吃 白吃了
白哭 白哭了
?白聽見 白聽見了
?白忘 白忘了
?白知道 白知道了
在語境不完備的情況下,“白A”有兩種語義:一種是提醒對方不要出現(xiàn)某種狀態(tài),其預(yù)設(shè)是聽話人還未進入某種狀態(tài),但說話人主觀上認(rèn)為對方可能會出現(xiàn)某種狀態(tài)。還有一種是,勸阻聽話人不要繼續(xù)維持某狀態(tài),其預(yù)設(shè)是聽話人正處于此狀態(tài)之中,正試圖改變,但還沒有改變,此時“白A了”與“白A”同義。如:
(68)一會考試好好寫,靜下心來,白緊張。
(69)你白緊張(了),放松一下,一會就好了。
例(68)中聽話人心中還沒有感到緊張,“白緊張”是提醒說話人避免出現(xiàn)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例(69)中聽話人已經(jīng)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白緊張”是勸阻對方不要再緊張了,相當(dāng)于“白緊張了”。
“白A了”有三種語義:一是“A”的狀態(tài)已經(jīng)出現(xiàn),“白A了”用于勸阻對方不要再將其進行下去,與“白A”的第二種用法相同。二是說話人主觀猜測已經(jīng)出現(xiàn)“A”的狀態(tài),但又不十分確定,經(jīng)常與“是”連用。例如:
(70)他最近說話有點不正常,白是傻了。
(71)哎,我這褲子怎么有點緊了,白是胖了
三是說話人希望對方采取措施以防止“A”狀態(tài)的發(fā)生。例如:
(72)趕緊去吃吧,飯白涼了。
(73)雨衣披好,衣裳白濕了。
綜上所述,“白”字句式是蒙城方言里一個富有特色的句式,其語義、語法、語用表達上都有自身的個性。相似格式“白V了”與“白V”、“白A了”與“白A”也有細微的差別。
注 釋:
①較難理解的方言語句后附有普通話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