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占濤
閱讀塑造了我的人生。小時候我是住在我們家的書房里面的,在我父親手做的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既有中國的古典名著,也有西方的經(jīng)典文學,我可以大量地快樂地自由地閱讀。多年以后,我雖然讀了理工科,但最后還是從事了文化工作,這跟我從小的閱讀是密不可分的。
閱讀也改變了我的家庭。大概九年前,我們一家人從南方來到了北京,當上了老北漂,我和我的太太想開啟我們自己事業(yè)的時候,我就想我們最愛的是什么?是閱讀,我們最喜歡的是什么?是寫作,于是我們就開啟了專門寫書評的新媒體。我記得讀庫的老六當時在我們隔壁,他看著我們,憂心忡忡地說,“我們都是寫字的人,我們一直靠自己寫字能寫多久呢?”所幸六年過去了,從2013年到現(xiàn)在我們寫了600多萬字,我們擁有了百萬的讀者。到現(xiàn)在,我們每個星期還可以寫一萬多字,我們影響很多家庭和很多孩子閱讀。
在推廣閱讀的時候我們在讀者那里做了一個調(diào)查,結果發(fā)現(xiàn),很多家庭為自己、為孩子買了很多書——有一個媽媽,把我們推薦的每一本書都買了,還在家里專門做了一個童書媽媽的書架,她的家庭已經(jīng)擁有4000多本書了——可是,很多家長都說,買回來的書,大概翻了翻就放在那里了,實在是太忙。甚至,有的書一直都沒有拆開包裝。于是,我們就寫了一封公開信,號召大家先不要買更多的書了,咱們好好地看一看書吧。
于是,我們懷著這個初衷發(fā)起了一個家庭讀書會,我太太說,我要找33個人一起,用一年的時間精讀12本書,每個月我們聚會一次,來演講、分享、交流,講出自己看書之后的感悟,以及我們看了書之后,我們的生命發(fā)生了哪些改變。
我記得第一個招募發(fā)出來之后,結果在北京就有500多家庭報名。這幾年過去了,我們的讀書會從北京的第一個33人的讀書會,現(xiàn)在發(fā)展到在全國19個城市落地,自給自足自我管理的讀書會最遠的開到了香港,我們和很多家庭一起精讀了幾十本書,一年、兩年、三年、四年……,一共有幾千個演講和分享。每年,我們還會開一個全國書友的演講大會。這個大會都是靠書友們自己組織策劃實施的,每年站在臺上演講的人,也是來自各地書友推薦的本年度的精彩的演講人。就是這些“業(yè)余”的家長們,呈現(xiàn)出了一場堪比TED水準的演講大會。
閱讀讓我們社區(qū)變得更美好。我們剛來北京的時候帶來了很多書,來北京之后,我們又買了很多書。有一次,我們家樓上的一位鄰居找過來,說網(wǎng)上看到一篇推廣閱讀的文章,里面的一張配圖,怎么看怎么像是自己家里窗口拍的,然后,就找來了。一問,還真是!她說,能不能帶著孩子來我們家看書呢?我們笑著說,當然歡迎!
于是,我們家里就成了鄰居們一個小小的閱讀室,很多孩子放了學之后、節(jié)假日都會來到我們家讀書,家長拉都拉不走。
后來我們的書越來越多,來我們家看書的孩子也越來越多,除了把這些書送給別人之外,發(fā)現(xiàn)還是放不下。我的太太就出了一個主意,我們就在我們家住的那個樓的隔壁公寓樓里面租了一個小小的開間,我們把它變成了一個專門的閱讀室,很多孩子和家長都會在那里閱讀。
而我們呢,則更專心地為孩子和家長挑選書籍。我們一般會先發(fā)掘中國家長在閱讀上的空白,或者缺失。比如,大多數(shù)家長都是根據(jù)網(wǎng)站上的排行榜給孩子買書的,而上榜的都是很多本的套裝書,這就使得很多很好的單本書永遠也進入不了家長的視線。還比如,很多家長把孩子的閱讀,僅僅局限在知識的獲取上了,會給孩子買很多的科普書、學科書。但是,思維、審美等類別的書就被忽略了。那么,我們就會去尋找這些閱讀的空缺,然后,再去找出已經(jīng)出版的所有的該類圖書,最后呢,在研讀之后,為中國的家長選出三到五本的書作為推薦。我們在幾年的時間里,一直都在做這個工作,推出了哲學閱讀、職業(yè)繪本閱讀、傳記閱讀、非虛構閱讀、性教育閱讀等過往家長很少關注的領域。而且,我們基本上是從100多本同類書中選取幾本,我和我太太在這個方面有著近乎固執(zhí)的態(tài)度。我記得,當我們的讀者有20萬的時候,我就跟我太太說:這就意味著我們每人代表10萬個家庭,如果一本書不能夠得到我們兩個共同的認可,就不能夠推薦給家長。真的,有很多的時候,我們?yōu)榱耸欠裢扑]一本書,會拍桌子爭論的。然后呢,我們推薦的書,也真的可以達到家長們“閉著眼睛去買”的效果。而我們,也把經(jīng)過我們精挑細選的書籍,一本一本放在我們的小小的閱讀室里。
很快,這一個小小的閱讀室就裝不下了,一個變成了兩個。再后來,兩個也放不下了,現(xiàn)在,我們就有了一個800平方米的很大、很專業(yè)的家庭教育圖書館,在北京東直門(最近,在海淀又開了一個,在上海也新開了一個)。在這個圖書館里有我們精心為孩子和家長選取的幾千本書,每次可以借20本書,很多時候真的會看到家長帶著孩子拖著大大的行李箱借閱這些圖書。還有很多的外地的讀者,從新疆來的,從香港來的,從日本來的,從澳洲來的……他們在來北京的時候,會來這個“家”里看看。
還有,最讓我感動的是中午的時候,附近上班的白領在休息的時候會來到我們書店里面,到我們圖書館里面坐一坐,看一看書,甚至爺爺奶奶推著他們不會讀書的孫子、孫女來我們的圖書館里面自己看一看書,讓自己感受一下書香的氛圍。有一天,我們樓下的保安上來說,可不可以借一本書?當然可以。但我沒有想到他看完書之后,給了我們一個他自己手寫的非常長的讀后感。
在我的眼里,這才是閱讀最美的場景,也是閱讀最動人的故事。我的力量很小,你的力量也是小的,我相信每個人的力量也都很小,但是當每個人的力量都匯集在一起,就能匯聚成河,成為一股大的力量。我想,在社區(qū)里倡導閱讀,就是在中國這個大地上,給大家尋找彼此的鼓勵、支持、信心和勇氣的地方。我熱愛閱讀,也受益于閱讀,我很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夠熱愛閱讀,受益閱讀,讓書香溢滿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