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芳 魏玉曉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學生才能比較順利地進行閱讀,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遵循漢字的教學規(guī)律,采用多種形式把學生識字的主動性調動起來,使學生真正喜歡上識字,感受到識字的樂趣。
一、教給識字的方法,輕松快樂識字。
低年級孩子活潑好動,對聲音、動作、顏色等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新奇有趣的識字情境,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如:猜謎語識字:“左邊綠,右邊紅”左右相遇起涼風——秋;碧:王大娘,白大娘,一同坐在石頭上?!耙稽c一點大”——頭。里:土里出太陽來認識。一橫一框,一對小人藏中央——兩。孩子們自編的字謎不和轍也不押韻,甚至在成人眼中有點好笑,但孩子們編字謎的過程就是對字形反復推敲的過程。
二、抓住漢字構字規(guī)律,掌握識字方法。
1.象形字:唐蘭先生說:“文字本于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霸诮虒W中引導學生觀察字和圖畫,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字和圖畫的相似特點。讓學生在感受中有興趣的識記。如網;象形字: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漁網形狀來認識。羊、 月、 鳥、等都可結合圖畫利用象形字的特點識記。
2.會意字:一年級上冊《日月明》 要求認識的字有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塵……學生通過朗朗上口與的短句,揭示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感受到漢字構字的有趣。
3.偏旁相同的字:二年級下冊《雷雨》雷 霧、霜、霾、雪、霞同為雨字頭,但都與天氣的變化有關。
在識記中按照構字規(guī)律,舉一反三,在學習中 能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三、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識字。
學生識字基礎,識字方法的應用存在個體差異,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方式識字。我還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勝的特點,運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體態(tài)動作演示法、加減替換法、自編謎語法、形近比較法、字理講解法、表演法……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游戲和活動識字。
四、創(chuàng)新識字,感受創(chuàng)造之樂。
孩子們想象力非常豐富。在識字教學中創(chuàng)新識字,有利于激發(fā)他們大膽求異的想象。如“漢字小故事““漢字兒歌我來編”讓學生把本課的生字來集中識記,如:一年級下冊《動物兒歌》中的生字我讓學生編小故事來認識:美麗的夏天來到了,蜘蛛在房檐下結網。蜻蜓和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蚯蚓在泥土里耕地。螞蟻在儲存糧食。清清的池水中蝌蚪在自由自在地游著。我把本課的生字用鮮紅的顏色標出來。學生在邊讀邊看的過程中快樂地認識了這些字。
五、利用古詩、成語識字。
古詩、成語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其精巧的對仗、悅耳的韻律及綜合起來的優(yōu)美意境,讀起來是一種美麗的享受,因此將識字教學與古詩吟誦結合起來,既符合孩子的天性又能提高識字效率。如:玉:怎么記?學生會聯(lián)系在平時學過的成語認識,如成語: 亭亭玉立、 金口玉言、冰清玉潔……也可能想到古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六、走進生活鞏固字。
充分挖掘生活中識字的資源,讓學生養(yǎng)成在生活中識字的意識和習慣。如:楊、李:班級中同學的名字。一年級《語文園地六》展示臺中出現(xiàn)了電影院、衛(wèi)生院、小賣部、拉面館……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興趣。
家庭生活是生活的廣闊天地。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中,會遇到各種包裝、廣告、雜志、標牌等,引導他們主動收集學習這些漢字,通過剪剪貼貼、寫寫畫畫,編成“小小識字冊”。
識字的方法有很多種,遵循識字規(guī)律、采用多種形式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積極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鼓勵孩子創(chuàng)新識字方法:編兒歌、編小故事 猜字謎。激發(fā)孩子大膽求異的想象,孩子才真正喜歡識字,感受到識字的無窮樂趣,從而扎實掌握知識。全面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