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 王惠敏 趙增波 呂炳建 劉紅心
兒童口腔疾病臨床比較常見,其嚴重危害兒童口腔及身體健康[1]。兒童口腔病患兒絕大部分都需要有創(chuàng)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會有一定的疼痛感覺。由于兒童對治療過程中疼痛的忍耐力較差,可能會導致手術治療過程中斷,甚至可能導致術中意外發(fā)生。因此,無痛治療是決定患兒能否順利安全完成治療的關鍵因素[2]。STA無痛麻醉儀的原理主要是在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輔助下,使麻醉藥物的注射速度低于患兒疼痛閾值,緩慢勻速進行注射,消除傳統(tǒng)注射方式引起的不適,配合合適的語言交流、輕柔的操作,可最大化減少患兒不適感[3]。本研究在兒童口腔病患兒治療過程中應用STA無痛麻醉儀,配合必要的臨床干預措施,取得非常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研究對象:選擇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期間在我院兒童口腔科治療的102 例兒童口腔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兒童口腔病的診斷標準;②簽署必要的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障礙者;②嚴重器質性疾病者;③拒絕參與研究者。102 例患兒中男54 例,女48 例,年齡4~8歲,平均(6.82±1.21)歲。
2.臨床治療:臨床操作注射麻藥前,根據不同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詳細解釋,通俗語言講解STA無痛麻醉儀的臨床麻醉效果,減輕患兒的心理負擔,舒緩患兒的負面情緒;并提前安裝準備好STA 麻醉儀(美國Milestone 公司),臨床治療開始時指導患兒取仰臥位,使用由內向外畫圈法對治療區(qū)域黏膜進行消毒,麻醉儀開始使用時,需再次講解配合要點以及注意事項,緩解患兒的緊張和恐懼情緒。
常規(guī)相應位置消毒后采用STA無痛麻醉儀對患兒進行口腔局部麻醉注射,麻醉藥物選取阿替卡因腎上腺素注射液,商品名稱為必蘭(Produits Dentaires Pierre Rolland;注冊號H20020131;規(guī)格1.7ml/支),檢查無痛麻醉儀中麻醉藥液的流動性,使用口鏡牽拉并繃緊注射部位,針尖滲出少量麻醉藥至進針點黏膜表面,減少針刺入時疼痛感,將STA無痛麻醉儀注射針頭斜面朝向骨面輕柔刺入組織后,通過計算機控制麻醉藥物的給藥量(單牙局部控制在0.4~0.5ml),減少軟組織的脹痛感,整個過程保持無痛狀態(tài)。
3.觀察指標:①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估患兒在臨床治療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變化,評分與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呈負比;采用疼痛評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評估治療后患兒疼痛變化。②采用Kolcaba 的舒適狀況量表評估患兒在臨床治療前后的舒適度變化,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和環(huán)境4 個維度,共28 個條目,采用Likert 4 級評分法進行評估,1 表示非常不同意,2 表示不同意,3 表示同意,4 表示非常同意,分數越高說明患兒舒適度越高[4]。
4.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22.0 版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治療前后患兒心理狀態(tài)和疼痛評分比較:患兒治療后的焦慮、抑郁程度評分和疼痛評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明顯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兒心理狀態(tài)和疼痛評分比較(n=102,±s,分)
表1 治療前后患兒心理狀態(tài)和疼痛評分比較(n=102,±s,分)
檢測時間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SAS 評分35.62±4.17 21.88±1.32 31.726 0.000 SDS 評分32.50±3.96 20.05±2.80 25.926 0.000 NRS 疼痛評分7.45±1.22 3.88±0.56 9.597 0.000
2.治療前后患兒舒適度比較:患兒治療后的舒適度評分包括生理維度、心理維度、精神維度、社會文化和環(huán)境維度、整體舒適度的評分均明顯高于比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患兒舒適度比較(n=102,±s,分)
表2 治療前后患兒舒適度比較(n=102,±s,分)
檢測時間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生理維度9.76±0.62 13.91±1.04 34.616 0.000心理維度25.66±1.72 31.08±1.65 22.966 0.000精神維度22.75±1.59 26.10±1.37 16.210 0.000社會文化和環(huán)境維度17.82±2.35 21.79±2.17 12.534 0.000整體舒適度75.99±4.27 92.88±2.60 34.121 0.000
兒童口腔科中的許多患兒都伴有牙體硬組織疾病或牙周支持組織炎癥,這些疾病都是口腔疾病中的常見類型,而這些常見類型的疾病往往都會引起牙痛,影響患兒的咀嚼功能[5]。不僅如此,嚴重的兒童口腔病也可能會引起牙齒松動脫落,引起恒牙的發(fā)育異常。為了減少此類情況的發(fā)生,需要及時的采取干預措施[6]。為減少牙病患者尤其是兒童口腔病患者在麻醉治療過程中對口腔麻醉的抵抗和恐懼,自2017 年1 月河北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院兒童口腔科引進美國STA 計算機控制口腔麻醉系統(tǒng)。
目前,STA 是最新的一款口腔局部麻醉傳輸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真正使用它的國內口腔醫(yī)院還比較少,但是在歐美地區(qū),它已經被廣泛的運用在口腔醫(yī)療領域。由于STA無痛麻醉儀體積小,便于攜帶,操作簡單,容易掌握,在口腔科被廣泛應用[7]。STA無痛麻醉儀與傳統(tǒng)麻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勢:STA無痛局麻儀系統(tǒng)自動勻速給藥,注射的麻醉藥劑流速低于患者的疼痛閾值,患者感覺更加舒適;傳統(tǒng)的口腔麻醉注射過程中不能完全控制流速與流量[8,9],而STA無痛局麻儀的自動給藥系統(tǒng),在針刺入表皮后即慢速均勻的注射麻醉藥劑,讓注射針一直在麻醉通道里,這樣患者在治療全過程中沒有絲毫疼痛感;STA無痛麻醉儀持筆式設計可隨意改變斜切面進入位置,操作更加精確靈活,可以有效降低因針頭穿刺組織時造成的撕裂疼痛感覺,能減低組織受到的二度傷害[10];STA無痛麻醉儀均勻給藥,周圍組織吸收率高,實現(xiàn)了以較少的麻藥劑量即可完成良好的麻醉效果;STA無痛麻醉儀手柄與傳統(tǒng)注射器比較,外觀不具有威脅性,可以躲開患兒的視線而折斷,免除了患兒對傳統(tǒng)注射器產生的焦慮心理[11,12]。
此外,STA無痛麻醉儀在局部注射麻醉藥劑時,可以明顯減輕患兒局部組織的疼痛感,降低患兒局部組織的疼痛反閾值,通過減輕患兒局部組織疼痛的行為,減弱患兒的臨床治療恐懼心理,以達到兒童口腔病舒適化治療的目的[13]。同時,在STA無痛麻醉儀使用過程中結合科學有效的臨床配合措施,其取得的效果也非常顯著。本研究結果中,患兒經過臨床舒適化治療后的焦慮、抑郁程度明顯比治療前更輕(P<0.05)?;純号R床治療后的舒適度明顯比治療前更高(P<0.05)。結果說明,在兒童口腔病患兒治療過程中使用STA無痛麻醉儀,配合適宜的臨床干預措施,能夠有效緩解患兒的擔憂、恐懼等負面焦慮情緒,改善患兒的臨床治療心理狀態(tài),減輕患兒的局部組織對疼痛的感覺,有利于患兒的口腔疾病得到舒適化的治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