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坤
無論是寫人散文,還是小說,都很重視對人物的描寫。人物的描寫包括肖像描寫、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這些是刻畫人物、豐滿人物形象、充實人物性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藝術手段。
以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的肖像描寫為例,我們能夠通過作者對人物肖像的描寫獲得很多有關人物的信息,運用的手法也值得我們借鑒。
小說開篇不久,魯迅先生就描繪了孔乙己的肖像: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p>
孔乙己是個落第秀才,他與“短衣幫”有著本質的區(qū)別,雖然站著喝酒,但為了突出他讀書人的身份,所以穿著一件長衫。此外,他生活無著,所以臉色“青白”;他偶爾偷竊,所以“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區(qū)區(qū)六十多字,既吻合了孔乙己的身份,又揭示了孔乙己的性格特點。
孔乙己最后一次來“咸亨酒店”,作者這樣描繪:
“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jīng)不成樣子;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
這與前一次的肖像描寫形成了對照。原本“身材很高大”,現(xiàn)在則是“盤著兩腿”,呼應前文因偷了東西“被打折了腿”;原本“青白臉色”,現(xiàn)在變成了“臉上黑而且瘦”。在這樣的描寫下,我們不難想象孔乙己其間生活的窘迫與困苦。
那么,人物肖像該怎么描寫?肖像描寫要“像”。所謂“像”,就是相像,就是要抓住特征來描寫。抓特點就是要做取舍,要堅決舍棄那些大家都有而非孔乙己特有的外表描寫。比如又臟又破的長衫、青白臉色、皺紋間夾著的傷痕、亂蓬蓬的花白胡子,這些最能夠表現(xiàn)孔乙己的特點。
此外,無論是肖像描寫、神態(tài)描寫,或是其他描寫,都要帶著作者的感情,都要為主題服務。要記住,一切景語都是情語,肖像描寫就是“情像”描寫,而且人物的描寫不是沒有目的性的,不應該為描寫而描寫。
魯迅先生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借助人物描寫,讓人物形象更豐滿、人物性格更充實,也讓我們懂得了“有描寫,才形象”。
張甫卿摘自《少年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