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婧茸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教育崗位最前線,兢兢業(yè)業(yè),他們追求著理想的教育境界,他們努力帶領每一位學生找到幸福感和歸屬感,引領每一個家庭走在幸福的路上,始終與自己的學生一起風雨兼程。他們,有個光榮的名字叫“班主任”。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一直以來堅持“教育優(yōu)先”,破題“優(yōu)質均衡”,大力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均衡化、國際化和特色化,在從跨越趕超到領跑示范的發(fā)展之路上,園區(qū)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班主任。
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
有這么一位班主任,她與學生們共寫日記,還自掏腰包出版了高中生學校成長心情合集《高中日記》。這本日記,真實記錄了高中學習生活兩年點點滴滴的原生態(tài)生活,給老師和家長打開了一扇了解學生世界的窗戶。
沈曉麗,80后土生土長園區(qū)人,在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后,她又回到園區(qū),來到了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工作,把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投入到對工作的無限深情中。她曾獲蘇州市第三屆十佳班主任、工業(yè)園區(qū)教育系統(tǒng)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 工業(yè)園區(qū)第十九屆“教學能手”、2018年蘇州工業(yè)園區(qū)“三新四創(chuàng)”好青年等榮譽稱號,并在蘇州市班主任基本功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工業(yè)園區(qū)班主任基本功競賽中獲得特等獎
從教十四年,沈曉麗堅信每一個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她信奉著教育大腕杜威的一句話:“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p>
身為一名班主任,沈曉麗無比熱愛著這個工作,在班主任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努力認真而又激情地踐行著信仰,她認為班級應是“理想國”。為此,她著力打造有溫度的班集體,細心觀察了解班級的每個學生,用心管理班級每項事務,讓班級成為學生的又一故鄉(xiāng)。
沈曉麗所帶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多次榮獲?!皟?yōu)秀班集體”。今年她所帶的2019屆高三(1)班,成績優(yōu)秀,學生個性和學業(yè)齊發(fā)展。高考成績卓越,其中學生趙歆以404高分并列園區(qū)第一,多人錄取C9和985高校,同時班級學生在各類競賽中表現(xiàn)突出,其中兩位學生周子涵和王崢同學均獲得物理、生物競賽“國一”獎項。
在沈曉麗的班上,她倡導師生共寫日記,真誠真實記錄高中生活?!叭沼洷驹谖覀內噍喠鱾鬟f,每天傳到的學生就是日記本的主人,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同學們可以在其中盡情記錄下自己的高中生活?!鄙驎喳愓f。
打開這本青春的日記,有學習上的進步和困惑,有成長中的失望和驚喜,也有生活上的歡樂與憂傷。在2017年9月,沈曉麗與學生共寫的《高中日記》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了。無論是在校的學生,還是已經(jīng)畢業(yè)的校友們,每每打開這本書,高中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一下子便浮現(xiàn)在腦海,回憶總是美好的,在這位“作家”班主任的帶領下,相信孩子們未來的路會更加精彩。
來自: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海實驗中學
從教21年,做了10年班主任,張凌云說自己每帶一批學生,都像談了一場戀愛。學生畢業(yè)了,她就失戀了。花開靜待的過程中,望著學生的背影,漸行漸遠。帶班生活,酸甜苦辣,五味雜陳,但她樂在其中。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是個需要被呵護敏感心靈的群體,保護他們脆弱的情感,需要班主任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曾經(jīng)由于過度操勞,張凌云左耳突發(fā)性耳聾,醫(yī)生強烈建議住院治療和靜養(yǎng),但心念班級學生,擔心調皮搗蛋的同學闖禍,張凌云每天掛完水后,帶著留置針,繼續(xù)來學校上課、帶班。
“我認為要讓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充滿愛,用帶著愛的教育是教師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愛學生,就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方式,然后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張凌云說。為此她努力做到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重視、欣賞每個學生。
今年畢業(yè)生小唐在入校時,性格內向,幾乎不跟同學交往,每天一張冷漠的臉,學習也非常被動,作業(yè)拖拉,放學后先玩手機,9點左右開始寫作業(yè),常常到深夜也無法完成。家長的焦慮,老師的擔憂,對她沒有絲毫觸動。很明顯,這個孩子把自己封閉在同學和老師之外,要想取得有效溝通,必須找到突破口。張凌云得知其有舞蹈功底便讓她每天給班級領操;得治其英語底子薄弱,張凌云利用放學后的時間每天幫她進行補習,借著補習的時機跟她聊天,拉近彼此的距離,對她的些許進步不斷進行鼓勵;得知其物理學習中悟性極佳,經(jīng)常可以在考試中名列前茅,便請來物理老師一起打配合戰(zhàn),不斷地對她進行表揚,鼓勵;得知其藝術熱情很高,與家長一起鼓勵她參加五中提前錄取考試。在她通過了藝術考試后,她的內驅力徹底被激發(fā)出來,學習主動了,臉上也有了青春的神采。最后以高出分數(shù)線70分的成績,如愿進入了心儀的高中。家長說,三年里孩子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感謝張凌云老師的付出、堅持和指引。
面對不同的孩子,張凌云能夠俯下身去,理解、親近、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建設師生內心對話的渠道,不斷促進學生個體的成長,所以她連年被評為優(yōu)秀班主任,她帶的班級連年被評為優(yōu)秀班集體?!皫О嗑拖駪賽郏煤酶冻瞿愕膼?,教育之花才能結出美好果實?!?/p>
來自: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翰林小學
2011年,碩士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后,湯琴就一直擔任一線班主任工作。從教八年來,她在班主任這條道路上不斷收獲著美麗的風景,曾獲得蘇州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特等獎。
在湯琴看來,教室是孩子們的“家”。她用心打造了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她手把手教剛入學的孩子們物品擺放,學習規(guī)整。和孩子們一起制定班級愿景、班級公約,讓孩子懂得家有規(guī)矩成方圓。她用心播種班級文化:窗臺上,綠意盎然;圖書角,書香四溢;墻壁,墨彩飄香;隊角,星光璀璨。在黑板一隅,張貼著德善微誦,每周一詩,讓孩子們從唐詩宋詞中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每周一養(yǎng)成的德善禮儀,引領孩子們徜徉故事,感悟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同時,她還鼓勵孩子們積極參加讀書節(jié)、雙語節(jié)、數(shù)科節(jié)、藝術節(jié)、運動會,對于那些沒有機會在校級以上舞臺中表現(xiàn)的孩子,也在班級內組織各種活動,“詩歌吟誦比賽”、“三國故事會”、“寒、暑假生活分享會”,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
“在教室里成長的不僅是孩子,還有我,還有孩子們身后的家長們?!睖僬f。身在同一個班級,家長之間會有很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湯琴會利用假期開展親子活動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她充分發(fā)揮了家委會的力量,發(fā)動家長一起出謀劃策,開展了“走進納米所”、“環(huán)古城徒步”、“參觀蘇大校園”、“愛心義賣”、“我是山姆小小銷售員“等一系列的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在這些親子活動中,增加了家長之間的溝通,增進他們之間的情感。孩子們也在活動中收獲了快樂。當班級的孩子遇到矛盾、沖突的時候,家長之間就能夠互相理解,這樣,班級就擰成一股繩,充滿正能量。眾人拾柴火焰高,攜手同心綻芬芳,在這樣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湯琴用情架起一座家校合作的橋梁。
來自: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金雞湖學校
2018年10月25日,金雞湖學校收到了一封來自家長的感謝信,情真意切:“感謝五(8)班班主任宋慧娟老師,在秋游途中發(fā)現(xiàn)孩子小腹劇痛,及時送至醫(yī)院就診。為了避免擠壓孩子的腹部,送院途中,宋老師始終用雙臂托著60多斤的娃,喘著粗氣,從虎丘到醫(yī)院,從急診到兒科門診,還不忘及時跟家長聯(lián)系,連醫(yī)生都被感動了。她抱起的是孩子,感動的是家長,放心的是社會!”
感謝信中的宋慧娟是園區(qū)首屆“名優(yōu)班主任”,并擔任“三力有約”名優(yōu)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同時也是金雞湖學校德育“領雁工程”的導師。自工作室成立以來,宋老師帶領一批青年骨干班主任老師,或圍爐共讀,閱讀班主任專業(yè)書籍;或在情景體驗中,角色扮演,換位思考,站在學生和家長的角度構建班主任的幸福課堂。在她的示范引領下,青年班主任們快速成長,成為了學校班主任隊伍中的骨干力量。在金雞湖學校,班主任這個名字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有溫度,越來越有吸引力。
2015年9月,宋慧娟創(chuàng)辦了金雞湖學校“咖啡有約”家長俱樂部,邀請優(yōu)秀家長作為主講人,與家長進行直面溝通,引導家長們做自己的教育專家。一時,在金雞湖學校掀起了“咖啡話育兒”的家庭教育浪潮:《電子時代的家庭教育》《二胎時代的“老大教育”》《家庭閱讀力的推廣》……家長們在育兒中出現(xiàn)的難題,就是“咖啡有約”對話的主題,家長們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教育孩子有問題就去咖啡有約”。
2016年,宋慧娟及其工作室推出了“咖啡有約”微信公眾號,定期推出家庭教育有聲微課,帶領家長們閱讀家庭教育書籍近三十余本,倡導家長們做學習型家長,通過學習改變自我,改善親子關系,營造積極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更好的助力孩子成長。
激發(fā)每一個學生的價值感和歸屬感,是宋慧娟這個老班一生努力的目標。她始終認為“快樂童年,是一生幸福的根基。”所以她的理想是: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并幫助每一個孩子找到幸福,幫助每一個家庭走在追求幸福的路上。
來自: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東沙湖學校
從2015年起,東沙湖學校開啟了“五大溫暖行動”——“溫暖的教室、溫暖的課堂、溫暖的作業(yè)、溫暖的活動、溫暖的校園”。在班主任劉超看來,溫暖就是要抓住細小,于細微處將溫暖和體貼傳遞到每一個孩子的神經(jīng)末梢,讓孩子感受到溫暖。
班級里有個學生骨折了,已經(jīng)好幾天沒來上課了,為此,她專門召開了一次班會課,對受傷學生的病情進行了說明,更是鼓勵大家要多關心受傷同學。經(jīng)過商量,大家一起動手為受傷學生制作了賀卡,把自己的牽掛和鼓勵寫進卡片里。最后當她把孩子們的祝福親手送到受傷學生手中時,她看到了受傷孩子臉上燦爛的笑容。從此以后,班級變得更加溫暖了,涌現(xiàn)出了越來越多的“小雷鋒”。如果誰生病了,大家都會自發(fā)進行問候并主動提出幫助。甚至有學生開玩笑說自己也好想生一次病。
“溫暖還要保持童心,親近學生,尤其是要給予特殊生更多的關愛和溫暖。”劉超經(jīng)常說:“老師要善于用自己的童心去拉近與孩子的距離。”班上有一個“特別”的男孩,剛來學校時上課從不聽講;下課從來不喜歡和別人說話;經(jīng)常會重復一些刻板動作;膽子很小、對天氣的變化很敏感;非??咕芎屯瑢W,包括老師有任何肢體接觸。經(jīng)過近一周的觀察,劉超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很愛看書,尤其偏愛動物類書籍。于是她上課把有關動物的問題盡量都留給小男孩回答。不出所料,他每次的回答都很精彩。課間,她還會主動找時間跟小男孩討論關于動物的話題。他們還曾一起站在雨里數(shù)水泡泡,一起蹲下來看螞蟻搬家,一起躺在操場上大笑......慢慢地,小男孩不那么膽小了,也開始主動與同學對話了。后來,他在班級交到了好朋友。
孩子們喜歡開玩笑叫她“牛老師”,也會有學生喊她“胖泡泡”,甚至有一不留心喊成“媽媽”的,她都欣然接受。因為她知道,稱呼的背后是孩子們對她的認可和喜愛。
來自: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方洲小學
他揮汗如雨的時候,遠方的籃球網(wǎng)兜盡情搖擺在空心入袋后的隨風竊喜中?;@球場上六(8)班那一陣歡呼聲,隨著退場音樂而律動......
班主任夏令,有著磁性的聲音,儒雅的談吐,他在“我是教師”班主任季的電視大賽上表現(xiàn)出眾,名列前茅。他帶著一張專屬的班級名片來展示六(8)班的班級文化,綠藤纏繞的小葫蘆鑲嵌在黃底的名片中,隱約能感受到清風吹拂的印跡,和著陣陣春風四個葫蘆順次結出了“快 樂、耕耘、團結、堅韌”之果。
說起夏令,熟悉他的人喜歡用 “思辨”、“睿智”和“創(chuàng)新”來形容他,除了健談,淺吟小詩是他的愛好,更是他的特長,在各種場合“以詩論道”成了他的專屬標簽。談及班主任工作,夏令推了推眼鏡隨之賦之小詩一首“千頭萬緒班級事,青黃豆瓣混雜至。依班而揀定向日,專揀黃豆青現(xiàn)時?!膘o靜地聽他吟詩巧釋,不覺感觸他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是一年年思索實踐,一輪輪反思總結,也正如這一首小詩一般闡明了班主任工作應厘清一條主線,緊扣班級學生迫切需要成長的主線來力辟航道,一如挑揀黃綠豆的學問,主挑黃豆,青豆自現(xiàn),待主線河道修通日便是次要問題盡顯解決時。
夏令有想法更有行動,他喜歡每日早晨漫步在班級的“開心農場”,順勢扶正菜地上的班牌已然成了他的習慣,只見那班牌上面赫然印著八字班級文化??吹贸?,這塊班牌中凝聚了夏老師滿滿的回憶,如片片花瓣和風飄落般的回憶。
夏令平日里巧用學生感興趣的“種植”為抓手,借著“種植”來積淀“快樂耕耘、團結堅韌”的班級文化,這一堅持就是近兩年,辛勤耕耘必有獲,正如他在全國班主任技能大賽中摘得桂冠后獲獎感言一般“學生日日耕耘,樂做辛勤小農夫中學;學生日日記錄,收羅耕耘小農夫中悟,一學一悟中日日詮釋文化,邊學邊悟間日日積淀文化,教師巧妙地給學生寓教于樂的活動,學生會悄悄地還老師悠然拔節(jié)的成長?!?/p>
悠然拔節(jié)的成長還不止于此,夏令自2015年開始巧給家長搭建了“專愛咖啡有約”平臺:每月雙周周二下午放學時,由家長自愿報名、自帶咖啡、自薦主持、自行成文、自定下期主題的“專愛咖啡有約”活動便在教室里翩然開放。有主題的研討家長因自愿而能舒心地敞開心扉暢聊,家長因自薦而能用情地穿針引線主持。
聞著開心農場的蔬菜清香、咖啡的幽香,同學們眼中幽默、睿智、愛創(chuàng)新的夏令又開始行走在教室、操場、農場的詩意校園生活中,看著他帶著同學們漸行遠去的背景,由衷感嘆,創(chuàng)新活動教育,因為愛所以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