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虎劍
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主要途徑,要進行有效教學,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完善和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這一基本形式。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教與學兩個方面。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決定著學生學習興趣的濃淡、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高低。因此,課堂教學中既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切實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組織英語課堂教學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按照英語教學的原則,“盡量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母語;精講語言基礎知識,著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語言環(huán)境,提供各種運用英語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學習英語、運用英語,并在英語學科上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一、以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實際為設計的依據(jù)
教學是有目標的行為,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或標準。教學目標是否合理,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成效。要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和水平,教師就必須對教學目標進行準確的定位,要求教師必須熟悉教材內容,明確大綱要求,從教學的整體功能出發(fā),考慮教學目標的合理性。教師應依據(jù)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二、創(chuàng)設有效情景,實現(xiàn)有效合作
1.創(chuàng)設有效的學習情景。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因此,教師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合理選取素材,模擬語言學習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師生互動,就必須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對于教學情境的選擇。極大限度地誘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多開口,努力營造一種學生興致盎然、躍躍欲試的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為新知識的學習和探究作好鋪墊。
2.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活動
郭沫若曾說:“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薄队⒄Z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現(xiàn)代教育理論著重強調,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參與活動,自主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是促進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
三、優(yōu)化教學設計,讓教學有效
“水至清則無魚,文至直則無味”。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亦是如此,“課至平則無趣”。一堂好課,不僅要有好的教學方法,更需要好的課堂設計。如一節(jié)課成功的導入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催化劑。一堂課如果導入得好,就能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潑,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一定要重視導入的策略。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常常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而得出以下幾種有效的導入方法。1.復習導入法。2.預習導入法。3.實物導入。4.圖片﹑5.自由談話導入。6.游戲式導入
四、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常變常新,給學生以新鮮感
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jīng)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保持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熱情,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實現(xiàn)教學活動的民主性,積極創(chuàng)設開放式教學氛圍,盡量讓學生多想、多聽、多看、多講,教師不包辦代替。比如詞匯教學,老師可以通過圖片、實物、同義解釋、情景等不同的形式來呈現(xiàn),讓學生理解詞的意思。然后再通過句式、對話或是情景等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操練,使學生掌握并學會使用。
五、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加強師生情感溝通
英語教學應主要放在課內,向課堂要質量。但我們常常會談起這種情形:某一學生與某門課的老師關系很融洽、和諧,該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特別高,學習效果比別的科目要好。由此可見,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何等重要。要讓學生對英語課堂保持濃厚的興趣,教師的課上得好自不待言,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魅力既來自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的才華和能力,幽默風趣的個性,教師課外對學生的關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生活上多關心學生,跟他們平等相處,成為他們信任的朋友,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喜歡你,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愛,這對于幫助學生搞好學習,提高成績,起著莫大的作用。教師要關注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情感態(tài)度,給以多些關愛,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這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能否學好英語,首先在于是否對英語學科感興趣,而課堂又是英語學習的主要場所,因此活躍課堂氣氛,激起學生的興趣,顯得尤為關鍵。上課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其興趣,就要求教師必須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以及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
七、設計隨堂練,檢測課堂學習的效果
在我校實行教師設計隨堂練,用于課堂最后十分鐘左右給全班學生檢測本堂課所學內容,效果很不錯。當每個學生知道每堂課快結束的時候,都有一個本堂課內容檢測,就會促使他們在課前積極預習,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記憶,爭取最佳的檢測結果。通過檢測,教師能夠了解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掌握程度及對重難點的把握,以便查漏補缺,更好的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設計好隨堂練是教師的重要任務,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隨堂練的效果。
總之,效益是課堂的永恒追求,初中的英語教學課堂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激發(fā)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達到最佳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