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語馨
那是冬天的一個下午,學校組織四年級的7個班進行拔河比賽。比賽規(guī)則是:每班選出男女同學各5名,作為拔河選手,拔河時,繩子中間的紅色標記過了哪方地面上的白線就算哪方贏。我們四(7)班首先是和四(6)班進行比賽。我們班選出了10名身體最結(jié)實、體型最龐大的同學。為了知己知彼,我踮起腳尖望了望四(6)班陣營,一看就樂了,他們的10名選手中居然還有幾位精瘦的男生。這下我們班贏定了!
果不其然,比賽剛開始,繩上的紅色標記就一點點、一點點地往我們班方向移動,眼看就要接近我們班的白色勝利線了?!?班,加油!7班,必勝!”我們沉浸于即將勝利的喜悅中。
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四(6)班位于拔河隊伍最前面的黑瘦男生一邊穩(wěn)住身體一邊轉(zhuǎn)過頭朝后面嘀咕了幾句,他們班的選手們和拉拉隊突然一起有節(jié)奏地吼起了“一二三!一二三”的口號??谔栒R劃一,節(jié)奏感很強。接著,意想不到的一幕發(fā)生了——那個象征勝利的紅色標記開始一寸一寸地挪向四(6)班陣營。大概不到1分鐘,紅色標記距離四(6)班腳下的白色勝利線只有一腳的長度了!
這種優(yōu)劣態(tài)勢的轉(zhuǎn)換,對我們班來說十分不利。此時,只聽見位于我班拔河隊末尾的倪浡毫同學一聲大吼,地動山搖。大力士發(fā)威了!只見他一只腳抵住前面同學的腳,一只腳發(fā)力,身體呈45度后傾;他雙手死死抓著繩子,筋脈突兀、肌肉緊繃,像是危難時刻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那般用力;他怒發(fā)沖冠,汗毛豎直,繞在胳膊上的繩子也好像已經(jīng)勒進他的皮肉。而排在隊伍最前面的陳新妍同學,這時也鼓著腮幫子、紅著面孔,腳趾似乎就要沖破她可憐的運動鞋。處在中間位置的王書嫻同學,身大力不虧,像秤砣一樣穩(wěn)住了整個隊伍,也穩(wěn)住了隊員們的軍心??v觀我班10名選手,看得出大家都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繩上的紅色標記也慢慢向我們陣地靠攏,我們仿佛看到了勝利女神在微笑著向我們招手。
正當我們躊躇滿志之時,四(6)班的陣營里突然出現(xiàn)了兩只紅紅的大腰鼓。哦,原來是他們班兩位參加學校禮樂興趣班的同學使出的“歪點子”。“一二三——”隨著響亮的口號,震耳欲聾的鼓聲響了起來。兩種聲音搭配和諧、輪番互動、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混響的效果真是驚天動地,“嗖嗖”直往我們心里鉆。果然,這一“陰招”立竿見影,四(6)班拔河隊趁我們班還在發(fā)愣之際,三下五除二,一氣呵成,把紅色標記拉過了他們的白色勝利線。四(6)班最終“絕地反擊”,成功贏下了這場拔河比賽。
這場一波三折的拔河比賽雖然已經(jīng)過去很久,但那激動人心的場面依然歷歷在目。后來我們也分析了四(6)班勝利的策略:隊員們齊聲喊“一二”時屏住呼吸鉚足勁,喊到“三”時一起發(fā)力。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怎能不贏呢?團結(jié)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