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鵬,羅麗勤
(1.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北京 100074;2.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北京 100074)
氧氣(液氧)在諸多領域中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工業(yè)、醫(yī)療等方面的地位更是凸顯。隨著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fā)展,氧氣(液氧)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儲存、充裝和運輸,由于氧氣(液氧)是易燃物質,在整個的過程中都充滿了危險性,應用的范圍越是廣泛則危險的范圍也就越大。本文主要針對氧氣(液氧)的儲存和存放等方面進行淺析。
危險是指對于人或其他物體造成的傷害,這種傷害可能是瞬間的,也可能是一種長期性的,針對于人體的安全性威脅就是可能導致人體受到物理或化學的損傷。氧氣(液氧)的危險性和有害因素,一般都是指氧氣(液氧)可能發(fā)生的化學變化、物理攻擊、又或促成了環(huán)境的突變或打擊,以此影響了人體生理健康。氧氣的儲存和充裝主要有兩種形式,即氣態(tài)氧氣和液態(tài)氧氣,兩者可以互相轉換,在其存儲和充裝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風險包含以下幾種。
氧氣(液氧)本身是助燃物質,是可燃物質燃燒的必要條件,因此它可以氧化大多數(shù)物質,并與其他可燃性氣體形成混合物產生爆炸。氧氣、可燃物、明火三者一旦相遇就會發(fā)生燃燒,所以在氧氣(液氧)的存儲和充裝過程中要注意可燃條件的促成與預防[1]。
氧氣是人類以及動植物生存的必需品,但是對于氧氣的需求并非越多越好,當氧氣達到一定的濃度就會造成身體的損傷。例如當環(huán)境中氧氣比例超過了40%,就會發(fā)生氧中毒現(xiàn)象,氧氣濃度在40%~60%,人首先感覺胸悶咳嗽、呼吸有灼燒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劇,最后會得并發(fā)癥,例如肺水腫和呼吸窘迫綜合征。
氧氣(液氧)需要在低溫下儲存和充裝,常壓時溫度為182~183℃,當出現(xiàn)氧氣(液氧)泄漏時,氧氣會迅速從液態(tài)轉化成氣態(tài),從而帶走大量熱量,使得周圍溫度快速下降,這個時候如果人在附近,就會對人體造成凍傷,尤其是眼睛與皮膚較為脆弱的部位[2]。
氧氣(液氧)被存儲在金屬罐當中,當氧氣從噴扣處流出時,氣體與金屬之間產生摩擦從而誘發(fā)靜電的產生,當周圍環(huán)境干燥,而且氧氣中夾雜著金屬塵埃,靜電的電位差甚至可以達到6000~7000V。針對這樣的氧氣(液氧)存儲特性,需要對金屬儲存罐管道和噴口處設置防靜電裝置或接地裝置,以防止靜電產生的火花。
如果輸送氧氣(液氧)的管道出現(xiàn)問題,檢修之前必須要進行氣體置換,可以使用氮氣或空氣,防止純氧在電焊、金屬摩擦時候發(fā)生火災或者爆炸,利用惰性氣體置換可以防止火花的產生。
輸送氧氣(液氧)的管道在自然環(huán)境下可能發(fā)生腐蝕,又或者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變形,長時間的使用加上熱脹冷縮的作用讓管道的強度降低,由此發(fā)生的管道破裂就會泄漏氧氣,在管道外環(huán)境遇到明火,則后果不堪設想。
氧氣(液氧)槽車與低溫氧氣罐的連接需要有一個快速充裝接頭來完成,這個環(huán)節(jié)由于氧氣(液氧)壓力較大,可能造成連接頭部分的松動或脫落,連接不緊密就會形成氧氣泄漏,出現(xiàn)明火或撞擊靜電,都能引起氧氣的燃燒和爆炸。
如果儲存氧氣的設備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材質本身、結構搭配、功能缺陷等,這樣的設備在儲存氧氣的時候可能抗壓強度達不到標準,容易造成氧氣泄漏。
所有的設備或者儲存裝置在使用過程中都會有疲勞期或損傷點,氧氣在充裝過程中由于氣體的流動會對裝置產生震動效應,不均衡的壓力和震動會讓設備受到撞擊產生功能退化,甚至是腐蝕和破損,因此日常的保養(yǎng)維修、檢測維護就非常重要。如果保養(yǎng)維護不當,就可能造成設備漏氧現(xiàn)象,氧氣泄漏不僅可能造成燃燒和爆炸,也可能在密閉空間形成富氧。
氧氣(液氧)作為重要的危險性物品,在儲存和充裝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安全性的防范,避免安全事故發(fā)生,在使用過程中要有充分的安全措施和保障。
氧氣(液氧)的儲存和充裝廠房或機構在設計上就要考慮安全性的問題,并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設計,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總體規(guī)劃,并要滿足相關的消防驗收、衛(wèi)生安全要求。
氧氣(液氧)的儲存和充裝要在符合規(guī)定的建筑物和結構物中進行,不能露天作業(yè),同時建筑物要擁有符合要求的消防通道、防火措施、人流逃生通道等,以及滿足預防火災的必備建筑需求。
低溫液氧是氧氣液化后的物質,氧氣濃度大、單位體積內含氧量多、具有流動性特點,往往需要大體積的儲罐進行低溫封存。這種低溫儲罐要有固定的基礎,基礎需要采用鋼柱埋地施工方法,并用混凝土澆筑,同時低溫儲氧罐要使用地埋螺栓進行頂固,在儲氧罐周邊設施防護網(wǎng)或防護欄桿,防止其受到外界因素影響,特別是外力撞擊等[3]。
由于儲存和充裝氧氣(液氧)的設備和罐體是金屬材質,為了零部件的使用和拆裝,會使用油或油脂類潤滑液體,但是這樣的做法非常危險,要對設備、罐體、管道等重點部位進行脫油清洗,防止氧氣與油脂燃燒產生危險。
低溫儲氧罐在使用之后處于閑置狀態(tài),但是里面的氧氣可能不會被完全放空,余存氧氣很可能造成危險性,因此要對每一個低溫儲氧罐進行放空處理,建議采用放空管道,將其設置在高于儲氧罐4m 以上的室外,周邊不能有高溫、明火。氧氣放空會有聲波震動產生噪音,所以還要在放空口出安裝消音器,防止噪聲污染[4]。
氧氣需要在低溫和高壓狀態(tài)下才能成為液體,這也就造成了罐體、管道、閥門等部位內部的高壓,因此有必要在儲存和重裝的過程中安裝預防超壓的裝置,以保持設備的良好運行狀態(tài),并要對壓力安全閥定期檢查,防止壓力過高損壞,同時也要注意報警系統(tǒng)的日常維護與檢修,保證設備的運行平穩(wěn)。
氧氣(液氧)在充裝過程中要有超壓報警裝置,以環(huán)境氣溫20℃為標準進行壓力設置,充裝過程中不能超過允許壓力值,如果充裝過程中超過壓力紅線的行為,超壓裝置要有切斷氣體來源的聯(lián)動措施,防止氣體壓力過高造成的危險。
儲氧罐在放置過程中可能遭受外界環(huán)境的靜電、外力、以及雷擊作用,這樣就會讓儲氧罐處于危險之中。要在儲氧罐上設置接地導線,并在裝卸氧氣罐的位置設置接地栓卡,保證儲氧罐的安全。
氧氣(液氧)在儲存、充裝、運輸?shù)冗^程都需要管道進行輔助,但是氧氣在流通時會與金屬管道產生摩擦,在有明火或者高溫狀態(tài)下就容易燃燒爆炸,所以應在管道內部安全裝除靜電裝置,以降低氧氣與金屬管道造成摩擦的危險性。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氧氣(液氧)將被應用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和行業(yè)當中,因此氧氣(液氧)的存儲與充裝過程中的風險系數(shù)也會增大。只有秉承著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更多的基于實際情況探尋降低風險的方法,在涉及到氧氣(液氧)的存儲與充裝方面,加強設計、注重設備的使用、監(jiān)管等環(huán)節(jié)、注重驗收和安裝過程,同時也鼓勵相關從業(yè)人員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可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的地方提出建議或意見,為可能發(fā)生的安全問題提供更好的解決辦法和應對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氧氣(液氧)儲存與充裝的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