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葉強,鄭英杰,林花,楊利,張玉姣*
(1.延邊農(nóng)業(yè)科學院,吉林 龍井 133400;2.吉林省樺甸市清水林場,吉林 樺甸 132400)
金花葵(HibiscusmanihotL.)為錦葵科秋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山榆皮、菜芙蓉、野芙蓉或黏干[1]。野生金花葵近瀕臨絕種,最早于2003年8月在河北邢臺地區(qū)被中國農(nóng)科院唐益雄研究員發(fā)現(xiàn),目前市場上多為人工種植品?!侗静菥V目》中記載金花葵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飲食不思、跌打損傷等病癥?,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金花葵藥用價值很高,在200多個秋葵屬植物中保健藥用功能最強,主要表現(xiàn)在消炎鎮(zhèn)痛、清熱解暑、降低血脂、抗腫瘤、抗氧化、調(diào)節(jié)免疫等方面有明顯功效,應(yīng)用前景十分廣闊[2]。
金花葵化學成分復雜,其生物黃酮含量極高,還包括不飽和脂肪酸、揮發(fā)油、有機酸、有機多糖、生物堿、蛋白質(zhì)、維生素、聚糖膠、植物纖維等,而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也含量豐富[3]。
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發(fā)生、抗炎、降血糖等生理活性。金花葵全株均含有黃酮化合物,是黃酮含量較高的植物之一,并且含量超出目前黃酮生產(chǎn)中常用原料大豆、銀杏等數(shù)十倍。金花葵植株不同部位總黃酮的含量有所不同,種子中含量較低,根、果皮、莖中稍高,花朵中含量最高[4]。金花葵干花中總黃酮含量高達 3.97%[5],干燥的根莖中總黃酮含量為 2.72%[6],金花葵種子中總黃酮的含量為2.08%[7]。金花葵花中的黃酮類物質(zhì)含量較高,種類也很豐富,吳正超等[8]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金花葵花朵中的黃酮物質(zhì)時,共分離出63個黃酮類物質(zhì)色譜峰,其中金絲桃苷含量最多,高達11320 mg/kg,總黃酮中含量占比為23.31%,已知的蘆丁、牡荊素鼠李糖苷、槲皮素均被檢測出,含量分別為3030、2190、660 mg/kg,此外,還有9種相對含量超過1%的未知黃酮類物質(zhì)。金絲桃苷為金花葵花中黃酮的主要成分,不同階段的花中金絲桃苷含量也不同,依次為花蕾>落花>鮮花,落花的含量為鮮花的1倍左右[9]。
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血清膽固醇,同時在維護生物膜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金花葵的揮發(fā)性物質(zhì)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金花葵籽仁中,并且在花和果實中含量有較大差異。李浡等[10]發(fā)現(xiàn)金花葵籽油中含有亞油酸32.35%,油酸43.89%,棕櫚油酸0.40%,不飽和脂肪酸占76.64%,含量較豐富。李俊等[11]對金花葵籽油中的脂肪酸組成進行測定和分析,結(jié)果表明金花葵籽中油脂含量為17.74%,金花葵籽油中含有13種不同的脂肪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有6種以上,占油脂總量的74.13%,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亞油酸(46.38%)、油酸(26.67%)、棕櫚油酸、α-亞麻酸、順-11-二十碳一烯酸、順-13,16-二十二碳二烯酸;在飽和脂肪酸中,棕櫚酸含量占比為17.95%。
金花葵多糖具有較強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比同屬的黃秋葵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更強[12]。金花葵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為0.064 mg/mL,清除超氧自由基的EC50值為0.032 mg/mL,并且其清除能力隨著金花葵多糖濃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強[13]。金花葵多糖在各部位含量有所區(qū)別,花中含量最高,為83104.46 μg/g,其次為根、果皮、莖,種子中含量最低[1]。金花葵莖中總可溶性糖的主要組成有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4]。而Pan等[15]和Zheng等[16]則分別從金花葵的莖、葉、花朵中分離出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活性和抗腫瘤活性的多糖。
金花葵中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劉臨等[17]采用原子吸收法測定金花葵中礦質(zhì)元素時發(fā)現(xiàn),Mn、Fe、Mg、Zn、Cu、Cr等有益元素含量較高,分別為16.715、10.188、3.931、2.933、2.849、0.410 μg/g;對人體有害的Pb、Cd含量分別為0.745、0.319 μg/g,均未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允許攝入量。金花葵種子與花相比,P、B含量均沒有超標,種子中的Zn、Mg、Mn含量比花中高,而種子中Se含量低于花中[18]。郭小慧等[19]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金花葵花中的7種微量元素,發(fā)現(xiàn)Fe、Mn含量最高,其次是Cu、Mg、Zn、Ca,最少量的是 Pb。金花葵籽、花苞及莖富Se能力最強,其中又以金花葵籽富Se效果為最好;籽中的有機Se占籽總Se含量的97.04%[20]。
核苷類成分在生物細胞維持生命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具有抗腫瘤、抗病毒、基因治療等多種生物學活性。金花葵中核苷類成分為其抗腫瘤藥物體系構(gòu)架的相關(guān)有效物質(zhì)基礎(chǔ),由于其腺苷含量與核苷類指標性成分總含量呈正相關(guān),因此腺苷含量可作為評價金花葵藥材質(zhì)量的指標之一[21]。曹東怡等[4]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金花葵不同部位的核苷類成分時發(fā)現(xiàn),金花葵花朵和種子中核苷類總量較高,分別為1937.731、1822.46 μg/g,其次為根、莖,果皮中核苷類含量最少;且不同部位所含有的核苷類成分種類、含量均有所不同,金花葵全株均含有尿苷、鳥苷、腺嘌呤,其中,尿苷、腺嘌呤均在花朵中含量最高,種子中鳥苷含量最高,而肌苷僅在根部檢出,含量較低。孫瑩娜等[22]測定了22批不同產(chǎn)地的金花葵樣品中的核苷類成分,均表現(xiàn)為鳥苷、腺苷、尿苷含量較高,并首次測定了2’-脫氧鳥苷的含量,值變化范圍為2.07~6.38 μg/g。
金花葵花朵和嫩果莢中總氨基酸含量較高,分別為13.10%、12.56%。氨基酸種類也較齊全,共檢測出16種氨基酸,天門冬氨酸含量最高,且均含有7種必需氨基酸,花朵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為3.51%,嫩果莢中為3.64%;金花葵花朵和嫩果莢中藥效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的比重分別為70.71%、71/1%,均要顯著高于牡丹花和石斛花的藥效氨基酸比重;氨基酸營養(yǎng)價值評價表明金花葵和嫩果莢的氨基酸比值系數(shù)分(SRC)分別為70.49和67.83,均高于黃秋葵果莢、石斛花、山茶花的SRC值[23]。
金花葵含有多種活性物質(zhì),應(yīng)用市場廣闊。自然界中野生金花葵資源銳減,瀕臨絕種,但其適應(yīng)性較強,對生長條件與土壤要求均不是很嚴格,特別適合大規(guī)模人工種植。目前有關(guān)金花葵化學成分的大多數(shù)研究仍關(guān)注于黃酮類成分的藥理分析,而總皂苷、核苷類等其他物質(zhì)的研究少有涉及,且多種有效成分的含量變化與功效有待進一步明晰。因此為了金花葵能夠更進一步地被開發(fā)利用,應(yīng)對其他活性成分、生物功能及作用機理進行更加深入地研究,為其更好地發(fā)揮潛在藥用價值提供理論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