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肺轉移性滑膜肉瘤二例并文獻復習

    2020-01-10 02:29:06顧潔顧冬梅郭晶晶蘇青青陳延斌
    國際呼吸雜志 2020年1期
    關鍵詞:轉移性肉瘤滑膜

    顧潔 顧冬梅 郭晶晶 蘇青青 陳延斌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呼吸與重癥醫(yī)學科215000;2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病理科215000;3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yī)院 蘇州市立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215000

    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SS)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的間葉源性惡性腫瘤,通常起源于四肢的深部軟組織,發(fā)生率占軟組織肉瘤的5%~10%,肺是其最常見的轉移部位[1]。SS發(fā)生率低,國內外SS轉移至肺的報道較少,且其臨床表現(xiàn)和影像無特異性,極易誤診?,F(xiàn)報道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收治的2例肺轉移性SS,同時回顧性分析近20年國內外文獻報道的9例肺轉移性SS的資料,以提高對該病的認識。

    1 臨床資料

    例1,女性,36歲,因“發(fā)現(xiàn)兩肺結節(jié)10 d”于2016年6月16日入院?;颊邿o咯血、咳嗽、咳痰,無胸悶、胸痛,無呼吸困難。8年前因左下肢腫塊于上海某醫(yī)院行手術切除,術后病理提示SS,后化療2個療程,放療1個療程,具體方案不詳。4年前復查胸部CT提示右下肺結節(jié),于浙江某醫(yī)院行右下肺結節(jié)切除術,術后病理提示轉移性SS。此次排除手術禁忌證后,于2016年6月21日全身麻醉胸腔鏡下行雙上肺腫瘤切除術。術中見右肺上葉后段質硬結節(jié)和左上葉舌段結節(jié),直徑約5~6 mm,邊界清楚。常規(guī)病理:右上肺間葉源性肉瘤。免疫病理:Vimentin(+),Bcl-2(+),TLE-1(+),Ki-67(+30%),SMA(-),S100(-),CD34(-),CK(-),符合轉移性單相型SS的病理特點。左上肺肉瘤病理形態(tài)同右肺。推測該腫瘤與之前2次手術的SS為同源性,但由于患者不能提供既往手術病理切片,無法進一步確認?;颊咝g后未給予放化療,2017年7月17日復查CT未發(fā)現(xiàn)復發(fā)征象,隨訪至今,患者健康生存(圖1、2)。

    圖1 36歲女性肺轉移性滑膜肉瘤患者胸部CT A:右肺上葉前段小結節(jié)影,直徑約5~6 mm(2016年6月6日);B:左肺上葉舌段小結節(jié)影,直徑約5 mm~6 mm,邊緣有短毛刺(2016年6月6日);C:右肺上葉前段小結節(jié)術后改變,未發(fā)現(xiàn)復發(fā)征象(2017年7月17日);D:左肺上葉舌段小結節(jié)術后改變,未發(fā)現(xiàn)復發(fā)征象(2017年7月17日)

    圖2 36歲女性肺轉移性滑膜肉瘤患者術后病理 A:細胞密度高,排列散亂 HE ×40;B:細胞密度高,排列散亂,可見核分裂像HE ×200;C:Bcl-2陽性表達 Envision法 ×200;D:TLE1陽性表達 Envision法 ×200;E:Ki-67陽性表達 Envision法 ×200;F:Vimentin陽性表達 Envision法 ×200

    例2,女性,44歲,因“發(fā)下左下肺占位1年余”于2016年3月1日入院。患者無咳嗽、咳痰,無胸痛、胸悶、氣急等不適。既往于2012年10月29日因咽部腫塊行咽部腫瘤切除術,術后免疫病理:CD99(+),Bcl-2(+)、Ki-67(+),Vimentin(+),EMA灶性 陽性,CK、Desmin、SMA、S-100、CK5/6均為(-),診斷為SS。術后患者未行放化療。2014年10月10日復查CT示兩肺多發(fā)結節(jié),此后患者接受阿霉素+異環(huán)磷酰胺化療2次,因骨髓抑制明顯,改用異環(huán)磷酰胺+順鉑化療6次。2015年9月15日查CT較前進展,改方案為吉西他濱+順鉑化療2次。2015年12月18日復查CT與前片相比進展,改方案為吉西他濱+多西他賽化療2次。2016年2月25日復查CT提示病變再次進展,且出現(xiàn)骨髓抑制。排除手術禁忌證后,于2016年3月4日行左下肺葉切除術。常規(guī)病理提示間葉源性腫瘤,免疫病理:瘤細胞CD99散在陽性,Vimentin灶性陽性,Bcl-2(+),Ki-67(+30%),CK(+),EMA(+),SMA散在陽性,CK8(-),Desmin(-),S-100(-)。病理診斷為SS,且考慮該腫瘤與咽部腫瘤為同源性,最終診斷為咽部SS肺轉移,術后患者未接受放化療。2016年5月19日復查CT未見復發(fā)征象,隨訪至今,患者健康生存(圖3、4)。

    復習國內外文獻發(fā)現(xiàn),自2000年起至今,共報道SS肺轉移病例9例。與本文的2例共計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齡范圍為21~52歲;有呼吸道癥狀8例,無癥狀3例。胸部CT表現(xiàn):右肺4例,左肺4例,雙肺3例;多發(fā)結節(jié)4例,單發(fā)結節(jié)2例,巨大腫塊3例,云絮狀致密影1例,1例未具體記錄。原發(fā)病灶有腎、咽旁、上下肢、腹股溝、腸系膜和心臟。確診方式:9例為手術病理,1例為CT引導下經(jīng)皮肺穿刺病理,1例未記錄。轉移時間從5個月到16年。7例接受手術治療,1例接受手術和放療,1例接受手術和化療,2例未記錄(表1)[2-9]。

    2 討論

    SS是一種罕見的,具侵襲性的,梭形間葉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占軟組織肉瘤的5%~10%,發(fā)病年齡主要集中在15~40歲,男女發(fā)病比例為1.2∶1[10],雖然這種腫瘤被稱為SS,但是它并不起源于滑膜組織[11]。SS易轉移和復發(fā),Przybyl等[12]通過64個腫瘤標本的基因表達特征分析,發(fā)現(xiàn)來自轉移或局部復發(fā)患者的腫瘤與原發(fā)腫瘤具有共同的分子特征,表明臨床同步行為是在腫瘤發(fā)生早期確定的,可能與調節(jié)有絲分裂的機制損害有關。SS最常見的發(fā)生部位是四肢(70%),少數(shù)還可發(fā)生在腹膜后、腎臟、腎上腺、心臟、胸腺、肝臟、回腸和脊髓等部位。其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肺[13],與本文2例病例轉移部位相符。

    圖3 44歲女性肺轉移性滑膜肉瘤患者胸部CT A:左肺下葉后基底段貼近脊柱可見軟組織密度占位灶,大小約56 mm×37 mm,內部密度不均勻(2014年10月10日);B:團塊狀軟組織影,邊界稍模糊,內部密度欠均,大小約68 mm×90 mm(2016年2月25日);C:左肺術后改變,未發(fā)現(xiàn)復發(fā)征象(2016年5月1日)

    圖4 44歲女性肺轉移性滑膜肉瘤患者術后病理 A:右上肺腫瘤標本示細胞密度高,可見核分裂像 HE ×200;B:Bcl-2陽性表達×200:C:EMA陽性表達 Envision法 ×200;D:S-100陰性表達 Envision法 ×200;E:SMA散在陽性表達 Envision法 ×200;F:Vimentin陽性表達 Envision法 ×200

    目前國內外近20年報道的9例肺轉移性SS及本研究的2例,臨床癥狀可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難,也可無癥狀。本文報道的2例患者均無癥狀,與文獻報道的情況相符。

    肺轉移性SS影像學上多表現(xiàn)為大小不一、邊界清楚、密度均勻的圓形或類圓形結節(jié)或腫塊影,無特異性[14]。本文2例病例與文獻報道的9例病例的CT多表現(xiàn)為小結節(jié)和/或腫塊。

    表1 11例肺轉移性滑膜肉瘤臨床特點

    在組織學上,SS分為單相型(纖維型與上皮型)、雙相型和低分化型。單相纖維型是最常見的類型,主要由梭形細胞構成;單相上皮型主要由上皮細胞構成;雙相型由上皮細胞和梭形細胞構成[15]。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是SS的主要診斷方法,常用的免疫學指標有EMA、CK、Bcl-2、TLE1和Vimentin。SS中的上皮細胞成分常表達CK和EMA,分化差的SS免疫組織化學通常EMA表達陽性,CK陰性,梭形細胞成分一般彌漫表達Bcl-2和Vimentin。SS TLE1通常表達陽性。有研究報道稱,與傳統(tǒng)的指標相比,TLE1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16-17]。本文2例均符合SS免疫組織化學的診斷要求,例2患者原發(fā)灶和轉移灶的免疫組織化學結果相同,符合肺轉移性SS的診斷;例1患者因缺少先前的病理資料,無法進一步驗證,但從診治經(jīng)過及病理特點推測,應為肺轉移性SS。

    SS需與纖維肉瘤、平滑肌肉瘤、惡性周圍神經(jīng)鞘膜瘤鑒別。纖維肉瘤的上皮標記物陰性;平滑肌肉瘤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肌源性標記物,如SMA、Desmin陽性;惡性周圍神經(jīng)鞘膜瘤為神經(jīng)起源,S-100表達陽性,上皮表達陰性。SS以t(X;18)(p11.2;q11.2)的染色體易位為特點,從而形成了SSX1、SSX2融合基因。近年也有通過細胞遺傳學、FISH基因檢測或逆轉錄PCR檢測診斷SS[18],本文2例并未進行這些項目的檢查。

    手術是SS的主要治療方法,手術后需要對切除腫塊的邊緣進行評估。如果邊緣是陽性的,再次手術是必要的,這與改善患者的預后相關[19]。對于原發(fā)于肢體的SS,以異環(huán)磷酰胺為基礎的化療可以提高患者的遠處無復發(fā)生存率,但對局部復發(fā)生存率沒有影響[20]。有研究發(fā)現(xiàn)術后化療可減少和延緩ⅡB/Ⅲ期SS患者的遠處轉移[21],這進一步說明了輔助化療在控制腫瘤遠處轉移中的地位。NCCN推薦對手術后的患者行放療,包括陽性邊緣或切除邊緣距軟組織邊緣小于1 cm者[22],輔助性放療可以控制疾病的進展和復發(f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3-24]。陳勇等[25]按照NCCN指南將患者的治療方案分為標準組和非標準組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標準化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疾病特異性生存率、局部無復發(fā)生存率和遠處無復發(fā)生存率。本文2例患者分別于間隔4年、2年后出現(xiàn)肺部轉移灶,考慮可能與初次治療未進行系統(tǒng)性的放化療有關,但此次入院手術后均拒絕接受進一步放化療。

    SS的5年生存率為75.8%,10年生存率為62.9%[26]。影響SS預后的因素有腫瘤的大小、手術切除的范圍、腫瘤的分期、位置[27-29]。融合基因的類型對生存率的影響還存在分歧,在之前的研究中,SYX-SSX2比SYX-SSX1的預后更好[30],但是有研究認為融合基因并不是預測指標[31]。對于轉移性SS的預后,有文獻報道顯示淋巴結轉移和肺外轉移是唯一與肺轉移性SS總體生存率相關的獨立因素[32]。本文2例患者末次術后未發(fā)現(xiàn)復發(fā),考慮與患者SS無淋巴結轉移和肺外轉移有關,其預后仍在密切隨訪中。

    總之,肺轉移性SS的臨床表現(xiàn)及影像學特征都無特異性,診斷有賴于病理的免疫組織化學。手術雖然是SS的主要治療方法,但隨著對放化療在SS中作用的不斷研究,綜合治療可能成為SS治療的主要趨勢,及時診斷、早期治療預后較好。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轉移性肉瘤滑膜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進電機直接轉矩控制研究
    SPECT/CT顯像用于診斷轉移性骨腫瘤的臨床價值
    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術要點探討
    骨肉瘤和軟組織肉瘤
    肺動脈肉瘤:不僅罕見而且極易誤診
    原發(fā)性腎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多西他賽對復發(fā)轉移性乳腺癌免疫功能的影響
    癌癥進展(2016年12期)2016-03-20 13:16:10
    滑膜肉瘤的研究進展
    非遠處轉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狀腺癌的低劑量碘-131治療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現(xiàn)
    乳源| 汉阴县| 高雄市| 枣庄市| 麟游县| 葫芦岛市| 揭东县| 乐陵市| 阳东县| 上虞市| 桦川县| 应用必备| 垣曲县| 永兴县| 抚州市| 特克斯县| 日土县| 临潭县| 靖江市| 北票市| 东阿县| 静海县| 壤塘县| 大庆市| 永德县| 介休市| 嘉荫县| 高密市| 海门市| 如皋市| 陆川县| 霞浦县| 济源市| 宜州市| 张家界市| 乐昌市| 鹤山市| 淮滨县| 蓝山县| 阿克|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