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婷
(武義縣桃溪鎮(zhèn)中心小學 浙江金華 321203)
教科版小學科學教材中,有許多課外探究活動,微課靈活多樣,可以借助視頻、動畫等形式將所學知識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在傳統(tǒng)教學中,授課教師會因為以下問題而無法進行教學:一是無法對學生進行現(xiàn)場指導操作方法和探究方法,導致學生探究錯誤直至失敗;二是學生得探究過程、實驗現(xiàn)象無法真實的展現(xiàn),導致交流匯報時出現(xiàn)冷場。如果將實驗操作的步驟和要求做成微課,在教師指導實驗時,先讓學生看一到兩遍的微課視頻,教師同時講解該探究活動需要注意和重視的地方,最后讓學生按實驗要求進行正確操作,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還能在課堂上節(jié)約由于學生操作錯誤耽誤的時間,學生也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現(xiàn)象分析和數(shù)據(jù)分析。
在這個時代,擁有信息發(fā)達的互聯(lián)網(wǎng),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微信群和QQ群。,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可以通過這一途徑傳達到各個家長手中包括課外實驗探究方法。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反復觀看微課視頻中的方法指導,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實時交流[1]。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交流匯報時,往往采用數(shù)據(jù)、語言或者是圖表的形式來展示,聽的學生難以和他們形成共鳴,匯報時容易冷場。如果將學生探究的過程以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拍攝下來用微課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回放,更直觀,更高效。如在探究《一天中影子的長短變化》一課,每位學生收到一根一樣長的小木棒,需要他們在周末上午9點到下午5點觀察并記錄木棒影子在每個整點陽光下的影子并測量。筆者將手機用懶人支架架在小木棒邊上拍攝了一天中影子的長短變化的視頻并導入到愛剪輯軟件中進行編輯,取出其中幾個關鍵時間段做好標記,不相關的時間段采用快進方式進行編輯,制成微課。在課堂上反復播放,學生通過自己周末的觀察以及微課的幫助,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一天中影子變化規(guī)律。通過這一視頻,學生的好奇心被大大激起,課堂交流研討高效。
在學習中,學生是課堂的主要參與者,實驗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的關鍵取決于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有否突破。除了師生共同努力,需要教師找準難點,準確點撥。在科學實驗教學中,我們常常會因為實驗材料的限制、學生錯誤的前概念等各種原因會影響我們教學目標的達成。如何使困難不再困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克服困難,是我們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的問題。除此之外,在實驗操作難點一塊是我們教師演示的重點,但是在課堂上往往會出現(xiàn)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學生的觀察點出錯,他們不知道觀察什么,看什么,導致小組實驗時出現(xiàn)五花八門的錯誤;二是教室后面的學生看不到,觀察不到一些實驗細節(jié)導致自己操作時實驗失敗。因此在課堂上利用微課放大實驗細節(jié),回放操作難點可以大大提高實驗指導的效率。如四年級上冊“過濾實驗”的難點是規(guī)范操作,學生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能否做到規(guī)范操作離不開教師的演示和講解,怎樣折疊濾紙、打開濾紙,如何將濾紙緊貼在漏斗內(nèi)壁都需要十分規(guī)范。為了放大這些實驗細節(jié),提高實驗教學課堂效率,課前,教師把這一實驗拍攝成視頻,通過軟件制成微課,在播放時利用特寫鏡頭拉近距離,突出實驗操作細節(jié),一步一步呈現(xiàn),同時配上聲音和文字十分直觀,避免了后面學生看不見的尷尬場面。利用微課視頻播放提高了演示實驗的可見度,大大的提高了實驗教學課堂的效率。
新課程改革倡導個性化教學,也就是說,它需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特長、需要進行教學,學生需要什么,教師授予什么。借助微課,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齊步走,更好地開展個性化教學。我們農(nóng)村的學校一般是小班化教學,但是教師也需要面對二三十個學生,在課堂上想要關注到每個學生存在困難,更加談不上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2]。如果在教學中采用微課形式,借助視頻,教師可以對其中某部分課程進行個性化教學。
如教學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中的“洋蔥表皮的臨時玻片以及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學生往往會遇到不同的問題,這時教師會不斷的穿梭于學生之間卻不能做到對每個學生進行手把手的指導,經(jīng)常會導致學生以為看到的氣泡或者里面的污漬就是我們要觀察的細胞,甚至有些組的學生由于沒有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與調試一節(jié)課時間過去了,還是沒能成功,學生沒有觀察到細胞,沒有體會到用顯微鏡觀察的有利之處。如果借助微課形式,教師在課前錄制好制作洋蔥表皮臨時玻片的視頻以及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方法導入到電腦中,通過軟件剪輯成不同的小視頻,分別呈現(xiàn)出顯微鏡的視野中黑漆漆的、視野中找不到觀察的目標、隱約看到觀察對象但是不清晰、視野中只有少量的細胞、顯微鏡正確的使用方法。每組學生利用平板電腦可以根據(jù)自己組出現(xiàn)的情況,選擇相應的視頻進行反復觀看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微課這一形式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
綜上所述,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微課的出現(xiàn)讓實驗教學模式出現(xiàn)了反轉,教師合理運用微課視頻可以很大的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增添課程吸引力,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驗中指導學生正確規(guī)范的進行實驗操作,放大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幫助學生攻克實驗難點建立正確的科學概念,讓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提高課堂效率。作為教師,應該在新課改理念下潛心研究微課,合理運用微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讓他們在這個新時代的大環(huán)境下深刻理解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能做到將微課作為媒介,為小學科學實驗教學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