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yè)大學 230601)
早期中國傳統(tǒng)戲曲海報內容簡單明了,因受到材質和條件限制,一般都是在紙張上書寫戲曲的片面、故事內容、演員姓名、放映時間等等。雖然沒有圖畫,但張貼在戲院、茶社和大街小巷中依舊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使觀者印象深刻。
《申報》創(chuàng)刊以前,戲曲的宣傳方式主要是張貼海報,用色筆或墨筆將演員和演出劇目寫在紙上,以吸引觀眾。第一次刊登戲曲演出的宣傳是在《申報》創(chuàng)辦的第50天,報刊刊登了《各戲園戲目告白》的宣傳海報,并標明了即將要上演的曲目等信息,這幅海報是中國報業(yè)史上的第一個宣傳戲曲的海報,此刊登出意味著我國近代戲曲的傳播方式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930年2月17日,中國京劇歷史上首次在百老匯上演,紐約百老匯四十九街大戲院公開首演海報,讓國粹京劇走向了國際舞臺的前沿。在1931年,紐約的京劇海報中開始朝向簡約主義的方向發(fā)展,在戲劇相關圖片的基礎上僅僅只有幾處邊框作為裝飾,以文字介紹為主,給人傳達的信息更為直觀準確,簡潔明了,更富有設計感。
我國建國前期,戲曲海報的發(fā)展并不迅速。文字記載可以大約得知,從大街上懸掛著的墨筆書寫的戲曲海報,到報紙上油墨印刷的廣告專欄,這些初期的海報已經具備了一些字體和圖形的設計元素,作為戲曲海報的雛形,早期的畫面簡約直觀,突出戲曲的特點。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中國社會的發(fā)展,人民群眾對于戲曲文化的需求逐漸增長,戲曲演出場所也在不斷增加,海報的創(chuàng)作形式也越發(fā)的形形色色、各式各樣。圖文板式的設計,結構內容的大小等方面,以及文墨書寫、木板雕刻、膠板印刷等新技術在戲曲海報中得以發(fā)展應用。
嚴鳳英主演的黃梅戲電影《女駙馬》戲曲海報,1959年由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出品。該海報從色彩層次、圖形節(jié)奏等方面,體現(xiàn)出很強的設計美感。不僅具有名角效應,畫面內容也極其豐富。直至民國時期中國早期戲曲海報形式發(fā)生了明顯變化,一批民間藝術家以繪制海報為生計,從此海報的創(chuàng)作開始職業(yè)化、商業(yè)化。這時,豐富的年畫風格戲曲海報走進家家戶戶的生活中,為戲曲贏得了更寬廣的發(fā)展空間,起到了更好的文化傳播。1960由天津電影制品廠攝制,中國電影放映公司發(fā)行的《蓓蕾初開》的戲曲海報中就著重描繪角色真容,繪刻畫樣并出售。正可謂現(xiàn)場感極強的年畫再現(xiàn)了舞臺上戲曲人物的形象和姿態(tài),作品具有濃濃的時代特點,耐人尋味。但由于這一時期政治局勢所束縛,戲曲海報的整體設計發(fā)展并沒有取得質的飛躍。
80年代改革開放,此時戲曲海報一掃文革時期的沉悶?!鞍倩R放,百家爭鳴”政策方針的提倡,使戲曲海報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設計審美的自由化、豐富性,戲曲文藝的發(fā)展不再受限制。1986年黃梅戲電影《孟姜女》海報以色彩艷麗的方式手繪出了孟姜女形象,背景構圖空間層次多樣化,戲曲海報不再像過去那樣生硬刻板了。
中國戲曲海報以特有的創(chuàng)作形式傳播著中國戲曲藝術作品的文化魅力。隨著社會文化的發(fā)展,戲曲海報的設計形式在字體、構圖、色彩等方面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計算機時代的介入,互聯(lián)網信息,多元化,賦予了新內涵、新時代的戲曲海報設計。九十年代后期,中國戲曲海報設計師開始出現(xiàn)從視覺審美創(chuàng)新本身研究海報的形式表現(xiàn),探究戲曲海報中能夠回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還原與再造戲曲藝術的獨特審美設計。
隨著戲曲文化的發(fā)展,中國戲曲逐漸走向了海外。黃梅戲曲《玉天仙》在首爾第三屆韓國戲劇節(jié)中榮獲“最佳國際劇目獎”,由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劇院編排,劇中演員表現(xiàn)自然真切、感人至深,引起了首爾現(xiàn)場觀眾的廣泛好評。再看《玉天仙》的海報設計,可能會符合演出主題,但顯而易見設計師對于主題內容的信息掌握不夠全面,僅僅是將劇中的兩位主演直白的呈現(xiàn)在海報中,并不符合當代設計審美。
圖1 《玉天仙》海報
圖2 《玉天仙》劇照
圖1為黃梅戲《玉天仙》的海報。前方位置是放大的玉天仙半身像,她的手勢形成前景矢量。從仰視的側面視覺拍攝女主角,目光凝視遠處,未與觀眾產生互動,客觀地再現(xiàn)了玉天仙失望后決心放棄朱買臣的神態(tài)。與這一前景化形象相對的是舞臺上的朱買臣,男主角人物形象被縮寫,這種猙獰的表情、回避式的目光體現(xiàn)了動作者的懶惰和自私。但背景部分單調,并沒有給觀眾提供情景語境。整張海報女主角的照片占據了畫幅的很大一部分位置,雖然視覺效果突出,但信息不夠明確,并不利于宣傳。就電影主題來講,這種排版字體過小,雖有體現(xiàn)電影情節(jié)的些許文字,但信息值明顯不夠。海報總體效果只具有商業(yè)價值,絲毫未呈現(xiàn)黃梅戲曲《玉天仙》悲劇的主題元素。
這部戲曲的劇照中,反而展現(xiàn)了戲曲的精髓。最為醒目的畫面中心位置,從上到下用粗麻繩將整個構圖貫穿起來,使整幅畫面有延伸感,并且按照黃金分割比例,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男主角紅色直衫服裝作為語言符號所暗示的是至高無上的男權信息,隱喻著封建禮教和強權。藍色燈光下陰冷昏暗的地磚,麻繩的纏繞同時也體現(xiàn)著封建男權下女主角被壓抑的情緒。所以這條麻繩線不僅有助于明晰畫面的格局,同時在幫助觀者讀取畫面的信息值和顯著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據距離尺度,玉天仙的位置是帶著距離的客觀的角度,面部表情憂郁、質疑且倔強,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底層家庭地位的凄冷。整幅劇照畫面在黑色環(huán)境背景主調中,表現(xiàn)出一種悲劇氛圍,一種壓抑與凝重的情感意境,突出并預示夫妻二人的最后結局。因此,第二張劇照傳達的信息較第一張海報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情境更加貼切。
盡管越來越多的國內設計師已經意識到戲曲海報作為文化傳播載體的重要性,但在設計創(chuàng)新與研究視角方面很少出現(xiàn)新的突破。通過《玉天仙》海報與劇照的分析,第一張《玉天仙》戲曲海報設計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缺乏視覺審美創(chuàng)新,將傳統(tǒng)的經典戲曲文化元素進行循規(guī)蹈矩,所以相較于第二張劇照的視覺表現(xiàn)力筆者會更有興趣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解讀意愿。那么,在跨文化的語境下,西方的觀眾是否了解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經典設計元素的含義?他們是否會被其吸引?
中國的戲曲海報設計逐漸受到了西方設計的影響,為了民族文化的海外傳播,我們要充分利用外來的文化中的長處將其融會貫通,了解大眾接受戲曲文化的興趣點,以大眾通俗文化的方式去傳播中國的經典戲曲文化。
隨著中國提出“走出去”戰(zhàn)略,中國戲曲文化也緊跟步伐,開始注重海外傳播。海報作為中國戲曲重要的視覺文化傳播手段,承載著中國戲曲的精神意蘊,體現(xiàn)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是“走出去”戰(zhàn)略背景下全球人民了解中國戲曲文化的重要媒介。但是在文化對外傳播的現(xiàn)場,往往會遇到戲曲海報的設計語言和文化障礙而使戲曲文化傳播僅僅停留在表面。因此,反思如何通過戲曲海報的審美創(chuàng)新設計使中國戲曲文化走出去是大勢所趨。海報視覺審美文化在受眾方面,文化背景、語言等差異是中國傳播戲曲走出去的制約因素。想要中國戲曲文化走出去,必須重視戲曲海報視覺審美文化的設計與傳達。
今天戲曲海報的設計審美,不僅僅在技術上的革新,更體現(xiàn)戲曲海報為人們帶來的全新視覺感受,以及更多的思維空間和現(xiàn)時體驗,從而使戲曲的悲劇或喜劇效果更具有真實性和可感性。戲曲的情景氛圍、情感韻味畫面相融合的藝術效果、攝影技術的表達與圖形設計理念相結合進行創(chuàng)作的設計方式,也將順應時代需求,更加符合當代的戲曲海報審美情趣。
江蘇省昆劇院新編戲《醉心花》海報選用了大面積的黑色作為背景,兩位演員以背靠背的姿勢雙眼閉目,在觀眾的心理上實際都達成了對于主人公殉情結果的認同。烘托了嚴肅凝重的氣氛,表達出男女主人公對命運的反抗,在家族勢力面前絕不妥協(xié)的決心,將一見鐘情的樂與生離死別的苦都凝固在這一瞬,最終雙雙殉情。倫勃朗光線的運用使海報具有一種強烈的明暗對比,讓觀眾略微不安。海報中詮釋出全劇的悲劇情感建構,又有濃厚的現(xiàn)代感,帶領觀眾感受一場死亡與愛的經典昆曲文化。盡管姬燦和嬴令的愛情故事幾乎已經走到了極端,被“悲與死”籠罩著,但兩個人的愛情悲劇并不等于他們是悲觀厭世者,雖然活得很痛苦,但畢竟還有愛下去的留戀。海報中他們雙目微閉,卻如此深情,如此生動。姬燦和嬴令是愛情,同時也是悲劇,而且是詩意的悲劇。相愛有多美,離別就有多痛。這種畫面設計體現(xiàn)了設計師對戲曲內容情感與心靈的關注,加深了觀者對戲曲的理解,對戲曲海報設計審美做出了全新的詮釋。
戲曲中人物情感與環(huán)境韻味有著緊密聯(lián)系。韻味是情感的產物,情感是韻味的內涵,兩者皆賦予了戲曲情節(jié)深情的意境。把“韻味”和“情感”合為一體的意境化,有助于感受我們曲苑精髓,一窺這神秘“香伴”的真相。所以在《憐香伴》海報中,使戲曲海報產生虛實相生的意境美可以打破僵化思維,體現(xiàn)其內涵和韻味。
根據李漁名作改編的新版昆曲《憐香伴》海報,戲曲里的核心內涵和情感蘊藏于“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設計之中,觀眾通過海報中的意境,感受和領悟戲曲中的韻味。在視角方面,整張電影海報對崔箋云與曹語花兩名女主都使用了平視,表示觀眾與演員處于平等的關系,也海報暗示了電影里中國古代社會男性對于女同性戀持贊賞態(tài)度與現(xiàn)實世界的觀看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劇中兩位主角含情脈脈的眼神、柔情似水的肢體語言直接應用于畫面。粉墨的寫實形象不僅富有美感,同時也表現(xiàn)出戲曲唯美的意境,使觀者直觀的感受到戲曲中女同性戀之間非常溫馨、甜蜜的情感。正是畫面中溫柔的情感韻味,才讓整個海報有了意境美,并引發(fā)了觀者的想象。
濃濃的神秘色彩是《洞君娶妻》海報創(chuàng)作中顯著的風格特征,這使得此幅戲曲海報作品具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效果,從而吸引觀者去探究和思考戲曲中的故事。
越劇《洞君娶妻》這幅海報作品留下獨特的藝術視覺效果,人物在構圖中的位置、色彩飽和度、顯著性以及心理感受程度的敘事中,每一個形象都是獨立而又相關聯(lián)的矢量標志。康定斯基形容黑色的這一段話恰到好處的形容了《洞君娶妻》的這一款海報:“黑色在心靈深處叩響,像沒有任何可能的虛無,像太陽熄滅后死寂的空虛,像沒有未來沒有希望的死寂的沉默?!焙谏谑澜缟系暮芏辔幕諊卸加兄劳龊徒Y束的含義。曲終人散,夜深風起,芷蘭身著紅色直衫服裝正走向一片漆黑孤寂的背景中,前方苦良和假洞君凄楚的視線望著芷蘭,構成明顯的矢量標志。兩個人的一場三角戀,在這幅海報中將愛情似霧的無限惆悵心緒融匯在了畫面中心的圓。設計師在這幅海報中以圓形將三個人物作為畫面中心,而在此基礎上又將人物的面部表情的思緒表現(xiàn)似時斷時續(xù)傳來的低沉笛聲,對圖像的這種處理乍看之下荒誕而怪異,實則著力揭示了劇中荒謬的悲劇愛情最后墮入了虛無的情節(jié)。整個海報的矢量標志與芷蘭心靈的搏動融合在了一起,切合了戲曲本身的風格和主題,令人眼前一亮。
本章節(jié)在戲曲海報的設計癥候與創(chuàng)新方向角度下,結合多個成功戲曲海報案例,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創(chuàng)新造型、背景環(huán)境的氛圍構成和色彩元素傳達的情感意蘊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偨Y出,在當代海報視覺審美的發(fā)展下,戲曲海報的創(chuàng)新方向越發(fā)詩意化、意境化、荒誕化的視覺傳達方向發(fā)展,是藝術化于一體的多模態(tài)話語。
從筆墨書寫到圖文并茂,從名角臉譜到年畫手繪,再到如今寫實攝影與情感意蘊結合的視覺審美,從創(chuàng)新和視覺審美的角度上看,國內的戲曲海報設計師要以當代觀者的切身興趣注意點出發(fā),視覺審美要與國外設計師在文字、構圖、形象等方面視覺審美因素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了解最新的國內外藝術設計動態(tài)。其次,中國戲曲海報設計最大特點就是意境韻味感,國外戲劇海報注重寫實設計感。設計師應以中國美學為思想基礎,有選擇性的保留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將西方戲劇海報的寫實和中國戲曲海報的意蘊相結合,同時在多話語模態(tài)間相互作用的構建意義下,為中國戲曲海報設計注入新的活力,這樣才能讓中國戲曲文化在全球視野文化下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