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鈺
太極拳以豐富的文化內涵、超強的魅力和良好的養(yǎng)生功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喜愛。太極拳講究緩慢均勻、形如抽絲、一動無不動,這對放松身體、靜化神經、暢通經脈以及各臟器的機能調整都十分有益?,F(xiàn)有的養(yǎng)生功法,如健身氣功、站樁、瑜伽等,無一不講究放松和入靜,而松靜正是通向養(yǎng)生殿堂的至寶。
事實上,放松和入靜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在完成每一個招式招法時,必須依賴骨骼肌的收縮,即使站樁等靜態(tài)練習,也是只有腿部肌群收縮才能保持站式,臂部的肌群收縮使上肢保持撐抱狀。收縮就是肌肉的一種緊張度。武術要求的放松,就是肌肉在滿足各種運動或站樁情況下所付出的必要收縮外,同時要求肌肉盡可能放松,因此,不放松是絕對的,放松是相對的,這就是松中有緊、緊中有松。延綿不斷的太極拳動作,即是松與緊最有效、最自然的轉換過程。
絕對的入靜也是難求。氣功給入靜的定義是“思緒單一化”。練功者的“意守丹田”或各種意念誘導,其實就是某一思緒在活動,而大部分神經被抑制,我們通常把這種狀態(tài)認定為入靜。故此入靜也是相對的。太極拳講究以意導引,意為靈魂,在演練某一拳套的過程中,就是意念誘導的過程。如此,與運動無關的多數(shù)神經被抑制,也就進入了自然而然的靜態(tài),不會出現(xiàn)刻意入靜導致的副作用。
松靜狀態(tài)對人體各機能可產生諸多的積極作用。首先,太極拳的動中有靜使大腦皮層得到廣泛抑制,腦細胞功能可得到快速的恢復,而且以意導動會調整過度興奮的病灶腦細胞,這對神經衰弱之類疾病的康復至關重要。其次,太極拳既能使肢體適度鍛煉,又不至出現(xiàn)心跳急劇加快,而且能消除緊張情緒,有利于血管擴張,血壓下降,軟化血管,對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均有較好的效用。第三,太極拳運動可改善骨質結構,提高筋腱韌性,支撐人體的四肢百骸,使肢體變得強壯有力,對運動系統(tǒng)疾病如關節(jié)炎、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等有很好的康復作用。第四,松靜會使呼吸變得深長、緩慢,對腹腔內消化器官有著良好的按摩作用,許多消化系統(tǒng)疾病均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第五,太極拳慢練帶來的深長呼吸,對消除呼吸器官的瘀血,調節(jié)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有積極作用。此外,太極拳對泌尿系統(tǒng)等疾患亦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太極拳的松靜可使機體產生一些奇妙變化。而且動作越緩慢,大腦越入靜,這些變化越明顯。我們常把這種變化叫做功感效應,如兩手麻脹感、溫熱感、肌肉的跳動感、蟻走感,整體的充實感、掤撐感等,這些功感變化是“內氣”增強之象征。
所謂“內氣”,并非體內的氣體之氣,而是中醫(yī)所說的正氣之氣。在中醫(yī)理論中,氣、血、津、液是人體的四大重要物質,“氣”雖看不見,卻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資,“氣”之充盈而又運營正常,生命力就旺盛,免疫力就強,就不生病或少生病,偶有小病也會很快痊愈。不少練家均是因為體弱多病與太極拳結緣的,他們有的頑疾得康復,有的降了血壓、血脂,穩(wěn)定了血糖,有些常年失眠者也睡好了,精力充沛了。這不能不說是太極拳的神奇之處。
“內氣”的增強不但在養(yǎng)生健康方面意義重大,到了一定程度后,“內氣”可逐漸轉化為“內勁”。所謂“內勁”即看似無力卻勁力無窮之勁。修煉多年太極拳的人,肢體松軟柔綿,卻蘊藏著巨大的掤勁和整勁,與之搭手,其腕臂如綿里裹鐵。若合理地應用掤、捋、擠、按、采、挒、肘、靠之法,可極好地展現(xiàn)出太極拳順勢而為、以巧打拙等放人和防衛(wèi)功能。
為了強化松靜效果,可進行太極樁法訓練。常見的樁法有抱球樁和無極樁。抱球樁的練法為:兩腳左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在身前抬起,兩手與胃部同高,呈抱球狀;在抱球樁的基礎上,兩臂落至體側,兩腋虛空,十指自然下垂,就成了無極樁。
站樁的松靜練法有兩大類,即意守丹田法和舒適自然法。多種氣功和內家功夫修煉均有意守丹田的講究。意守丹田既能使人快速地入靜,又可強化或激發(fā)丹田之“氣”的蓄積和發(fā)動。練至一定程度后,丹田部位會產生熱感或異動,先打通任督二脈(小周天),再逐漸打通十二經脈(大周天)。需要說明的是,意守丹田的“意”萬勿過重,要似有似無,若即若離,以免產生偏差。
舒適自然法能使習者自然而然地保持松靜狀態(tài)。一個人如若進行劇烈運動就會肌肉緊張,呼吸頻率加快,進而身心疲憊,煩躁不安,停下運動休整后身心變會得舒適。反過來講,如果身心處于舒適自然狀態(tài),就說明機體放松了,大腦入靜了,就能很好地進入功態(tài),達到培養(yǎng)鍛煉“內氣”之目的。如果站樁出現(xiàn)了肩臂酸痛等不適狀況,可把兩臂降低或調整兩腳的位置,使機體在非正規(guī)的樁式下重新步入舒適自然狀態(tài)。機體不適消除后,再將姿勢歸位于常態(tài)的站樁姿勢。因此,舒適自然法令一切順其自然,不會出現(xiàn)任何偏差。
太極拳的放松和入靜還是修身養(yǎng)性、娛樂休閑的好手段。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都有自己的喜好,有的人在閑暇之余喜歡打牌,有的人喜歡旅游,有的人愛垂釣,退休后的一部分人,總得找些事情打發(fā)時間,他們或學書法、繪畫、剪紙、歌唱、廣場舞,睿智的人選擇了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舒展大方和緩慢均勻的肢體運動能使身心得以雙重洗滌和冶煉。習練太極拳成了良好嗜好后,就會成為生活中一種固定的常態(tài)模式。這些人往往聞雞起舞,選擇環(huán)境幽靜、空氣清新或風光旖旎之處練幾遍拳套,有的會在傍晚操練一下。每到周末他們會成群結隊地聚集一起,相互交流練拳心得,如果當?shù)赜形湫g協(xié)會或太極拳協(xié)會之類的社團組織,他們會組隊加入?yún)f(xié)會,并參加武協(xié)舉辦的各項交流和比賽活動。且不說參賽的成績或名次如何,他們在活動的過程中拓展了交際圈,廣交了朋友,不但鍛煉了身體,也冶煉了心智,這對養(yǎng)生健康大有裨益。難怪太極拳的松靜修煉成為眾人心目中健身、康復以及延年益壽的靈丹妙法。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