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飛
(景德鎮(zhèn)金石流韻陶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江西景德鎮(zhèn), 333000)
經(jīng)過唐朝的豐滿華麗的“情”藝術風格后,宋朝轉(zhuǎn)而變成典雅平易的“理”風格。宋代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后建立宋朝,結(jié)束了五代十國的紛爭局面,統(tǒng)一了全中國。在政治上采取了輕賦稅的政策,而且大量啟用文官,形成了重文抑武的社會風氣。經(jīng)濟上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發(fā)達,城市的繁榮與市民階層的壯大,促使市文化的崛起與發(fā)展,拓寬了藝術的表現(xiàn)范圍,題材風格多樣。各名族間文化技術交流融合,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工藝美術的發(fā)展和提高,使陶瓷制造技術上進行了大量的革新,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分工明確,讓陶瓷制作的效率和質(zhì)量上,都得到了本質(zhì)上的提升。封建貴族對于工藝品陶瓷的喜愛與收藏,促進了陶瓷工藝美術的發(fā)展。在文化上宋代統(tǒng)治者推崇道教,以程朱理學占哲學領域中的主流地位,這種對哲學和精神上的追求,具體表現(xiàn)在追求沉穩(wěn)內(nèi)斂的意境。宋代瓷器是中國藝術最高峰。為陶瓷美學開辟了新境界。吉州窯無論從瓷種或裝飾等方面來看,和宋代其他任何瓷窯比,都應是首屈一指。吉州窯位于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zhèn)西側(cè),因古時吉安稱為吉州,故稱吉州窯,又因在永和鎮(zhèn),也稱永和窯。該窯在唐代晚期始燒,發(fā)展于五代、北宋,南宋時達到鼎盛,至元末漸衰而停燒。前后約達1200年之久,是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的瓷窯,南方最大的一個民間瓷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南有吉州,北有磁州”的說法,這是兩大民窯的并稱。
(1)作為宋代著名的民間窯口,吉州窯以燒造日常生活用瓷為主。與宋代其他著名民間窯口,如龍泉窯、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zhèn)窯相比較,器型不是很豐富。常見的有碗、罐、壺、瓶、盤、碟、缽、盞、壇、粉盒、爐、枕、瓷塑等,造型較為單一。(2)吉州窯瓷器種類繁多,生產(chǎn)青瓷、白瓷、黑瓷、綠釉瓷和彩瓷,善于博彩眾長,集南北各窯制瓷藝術之大成。成功仿制了建窯的黑釉瓷,善于充分利用窯變技術,研制出色彩斑斕的黑釉,如鷓鴣斑、玳瑁斑、木葉紋、虎斑紋、油滴、鱔皮黃等黑釉窯變瓷。其中最著稱于世的要數(shù)它的黑釉瓷(或稱吉州天目釉),其獨創(chuàng)的“木葉天目”、“剪紙貼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飲譽中外。灑釉、虎皮天目等也是吉州窯的標志性品種。在宋代是及其的講究茶道的時代,為了斗茶觀茶色,大量燒制黑釉茶盞。還仿制磁州窯的白地黑花釉瓷,獨具特色的釉下白地彩繪,是在湖南長沙窯的釉下彩工藝和磁州窯工藝特點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的釉下彩繪瓷,給人以清新亮麗而又古拙典雅的美感。還有景德鎮(zhèn)的青白釉瓷,哥窯的有“碎瓷窯”的百圾碎瓷,用滑石配釉,其“米色粉青樣”走紋如碎片。這里也仿造定器的白釉瓷,稱為南定。型制釉色銅口,都和定窯相似。吉州窯中還有五座著名的名窯,其中舒翁所制有紫、白色釉。與其女舒嬌所制作品最佳。(3)裝飾方法很是講究多樣,采用木葉、玳瑁、灑釉、剪紙、貼花、剔花、印花、彩繪、劃花、堆塑和絞胎等多種裝飾方法,變幻無窮,黑釉則形成各種斑紋。以玳瑁斑最著名,即將黃色釉灑在黑色底釉上形成的。它常用灑釉的方法,形成活波自然的獨特效果。如“雪竹蘆花”紋,很像中國國畫中的潑墨畫。有將民間剪紙工藝成功運用于制瓷裝飾,形成了質(zhì)樸、明快、生活氣息濃郁的裝飾風格。釉下白地彩繪技術更是直接促進了青花瓷的成熟,開辟了制瓷裝飾工藝的新天地,對我國陶瓷生產(chǎn)影響深遠。(4)裝飾紋樣多種,花紋取材源于自然界,也取自民俗生活。多以自然物為對象,如用芍藥,海棠,梅,竹,鳳鹿、鵲、蝶等,尤以梅花紋樣運用的較多??傮w說來,在眾多裝飾技法中,尤以茶盞的木葉紋和黑釉剪紙貼中的花鳳鳥、梅枝等紋飾最為突出。紋飾多為吉祥的寓意,極具有民間特色,表達人們向往美好康樂的愿望。構(gòu)圖中靜中有動,安定和諧,新穎的美感。紋樣富有變化既有寫實性也有夸張性特征,給予生動活潑豪放的民族色彩感。技法變現(xiàn)手法也受到了紙上繪畫法的影響,將人文情趣制與瓷上,都體現(xiàn)了當時的燒制水平和藝術風格。
(1)禪宗是漢傳佛教宗教派之一,開始于菩提達摩,在六組惠能時最盛,中晚唐之后是主流,且分南北兩派,南宗主張頓悟,北宗主張漸悟。后南宗頓悟說盛行,對宋明理學有很大的影響。漢傳佛教宗派主要多來自于印度,但其中有三個本土佛教宗派是在中國獨立發(fā)展起來的,如天臺宗,華嚴宗與禪宗,三者之中以禪宗是最最為獨特的。宋朝人愛好飲茶,我們可從宋代名畫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茶坊,酒店比較多,茶對宋人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佛教禪師把茶事活動作為參禪悟道的一種修行法門。茶是佛的化身,茶能助禪,禪能助茶,茶與禪的關系已達到“茶禪一味”的境界。吉州窯受到禪宗文化熏陶和滋養(yǎng)。吉州窯盞的主要功能是飲茶。在南宋時候,整個社會的滲透與普及禪茶,很大地程度上提高了禪茶文化的美學境界,從而使茶器美學品格得以提升,吉州窯天目木葉就是這一背景下之下而產(chǎn)生的美器。吉州天目木葉,又稱黑釉木葉紋盞,是采用天然的礦石材料配釉而成,在成型的坯體上施黑釉后,放入經(jīng)特殊處理過桑葉或者菩提樹葉,入窯經(jīng)過高溫約1300C°左右燒紙而成。采用的是不同的大小的桑葉,有半葉,一葉,二三葉疊加,其葉脈絡不同莖脈清晰,經(jīng)過燒制時,伸縮而呈現(xiàn)不同形態(tài),或卷曲或舒,栩栩如生,張趣味橫生。這種工藝流傳下來不是很完善,一件優(yōu)質(zhì)的木葉盞燒制難度大,成品率低,歷代以來是人們眼中的奢侈品,在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著手研究。木葉盞可看出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很好的詮釋。闡述了有小中見大,見微知著,脫去舊體得悟真純的道理。一朵花就是一個宇宙,一個人就是一個宇宙,宇宙間的奧秘,不過在一朵尋常的花中。不管萬物是否渺小的微觀世界還是宏大的宏觀世界,都是一個世界。當有微觀和宏觀隨時轉(zhuǎn)換的眼界時,思考許多事情就不會那么狹隘,有了萬物都是平等的佛性的想法,會意識到萬物和自己都有歡樂和痛苦,就會寬容與滿足,不會局限的計較利益得失。從宋代白楊法順禪師“一葉飄空天似水”中,可以看出木葉盞盛滿水后倒映著天空的視覺感受。以此婉飲茶,還能達到修心省事的功能。(2)古代道家是我國古典美學思想流派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老子,莊子總結(jié)古代圣人的智慧,開創(chuàng)并且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tǒng)的理論。道家審美思想中有講究宇宙大地的自然環(huán)境是生生無窮,運作不息。審美心境是純凈的,是鄙視雕琢,講究天人合一。這種把自然樸素之美作為理想美的的追求和追求,深深地影響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思想及藝術發(fā)展。吉州窯的木葉,玳瑁斑,鷓鴣斑的花紋是隨機而成的。產(chǎn)品似乎是在大自然中誕生,像沒有人為加工給予的痕跡,看上去卻宛如天然而成。
在瓷器的實用性與藝術性上得到統(tǒng)一,共同造就了吉州窯獨樹一幟的風格。吉州窯陶瓷作為在中國宋元時期重要的商品之一,其產(chǎn)品不僅暢銷大江南北而且出口海外。在國際市場聲譽是極高的,為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的貿(mào)易往來及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F(xiàn)如今在世界各地中,有許多的博物館和收藏家都藏有吉州窯的名貴產(chǎn)品。如日本東京國家博物館就有被列為國寶級文物的吉州窯天目木葉盞,還有在英國大英博物館中也有收藏,還被稱為“世之神器”。從中可見這獨一無二的木葉盞產(chǎn)品,多么令人喜愛至極,著名程度可見一斑。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國家重視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出現(xiàn)吉州窯博物館,景德鎮(zhèn)和建窯的陶瓷工作者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在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結(jié)合下,制作木葉天目釉的技術提高,因而成品率相對提高,也融入現(xiàn)代陶瓷的技法,可以廣泛的被人們購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