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重慶市萬州區(qū)沙河小學 重慶萬州 404000)
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涉及到了很多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基礎的繪畫技巧和美術知識,還要關注到對學生藝術鑒賞、審美品味、藝術感知、想象創(chuàng)造等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保證學生美術能力的綜合發(fā)展。在鑒賞教學中,教師要以核心素養(yǎng)為指導探索全新的教學方法,促進小學美術鑒賞教學效率的提高。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推進,人們開始關注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認識到了學生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性。影響學生鑒賞能力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如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愛好、行為特點等,都會對學生的審美品味和鑒賞能力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小學美術教師要重視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引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與美術作品進行心靈上的交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在欣賞和品味作品中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1]
在信息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各個行業(yè)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都非常大。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中,如果想要在自己的崗位把自身的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學生就一定要具有非常強的圖片識別能力。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通過美術鑒賞教學,可以從情感和審美品位等多個角度出發(fā)把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提升上去。這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
無論教學哪個學科,教學評價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美術亦是如此。熱情和鼓勵評價不但可以把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心提升上去,同時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這樣的評價還能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除了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認真指導學生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當學生完成創(chuàng)作之后,教師要及時表揚表現良好的學生。對于創(chuàng)作不理想的學生,教師也要給予一定的鼓勵性話語,幫助他們積極改進,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找到存在感,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利用這樣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美術內容非常廣泛。很多客觀的事物都能夠成為美術的創(chuàng)作。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激勵評價應該有針對性,不能一味的形式化,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和積極的審美觀。例如,在對“染紙”進行學習的時候,學生對宣紙的特殊染色效果是非常有興趣的。他們很想自己試一試。美術教師應肯定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搭建起實際動手操作的平臺,并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及時給予他們指導。同時,教師還要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把他們的美術綜合素養(yǎng)提升上去。
在小學美術鑒賞教學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往往需要實踐。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把美術素養(yǎng)和學生的實踐訓練結合到一起,把美術教學效率提升上去。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小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局限性限制了他們的美術表現和創(chuàng)作水平。這就需要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引導,運用現代技術把學生的美術理論素養(yǎng)提升上去。例如,以標簽和品牌教學為例,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索和發(fā)現日常生活中的美,并掌握生活物品的形式和顏色,引導學生畫出這些物品。在繪畫過程中,教師不用要求學生真實地表現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可以允許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出想要表達的物品形態(tài),從而提升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賞識。這可以提升他們對學習和工作的滿意度,并用較高的熱情提升生產力,學生亦是如此。教學賞識在小學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教師可根據美術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學方案,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修正。這樣的方式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較強的學習動機,把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上去。例如,教師要及時處理學生在完成任務期間出現的個別問題。對于創(chuàng)作得較好的作品,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發(fā)動全班同學為其鼓掌。這樣的方式能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升學生美術的鑒賞水平。[3]
我國的美術教育工作一直在不斷探索中。在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美術鑒賞教學中,美術教師必須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設高效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把美術鑒賞水平以及美術核心素養(yǎng)提升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