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恩,崔淑芳,金衛(wèi)平,劉祎,錢玉源,張曦,李景芬,李俊蘭*
(1.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農業(yè)農村部黃淮海半干旱區(qū)棉花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國家棉花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石家莊050051;2.邯鄲市種子管理站,河北 邯鄲056001)
冀棉315 是以抗病、高產棉花品種冀棉616 為母本, 以陸海雜交后代選育的優(yōu)質棉品系N53 系為父本進行雜交,在枯萎病和黃萎病混生病圃種植鑒定抗病性[1];在全生育期不防治棉鈴蟲的情況下,嚴格篩選抗蟲材料[2-3],南繁北育,經多年連續(xù)定向選擇培育而成。2002 年配制雜交組合后,將F1混收種植,篩選優(yōu)株混收;種植F2,南繁北育,連續(xù)定向單株選擇、株系篩選和品系比較,至2007 年選育出高產、抗病新品系冀棉315。2009 年和2018 年先后獲得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農基安證字(2008)第137 號]和[農基安證字(2018)第181號]。 2013―2014 年參加冀中南春播常規(guī)棉組區(qū)域試驗。 2015 年參加冀中南春播常規(guī)棉組生產試驗。2017 年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初審定,2019 年獲得審定證書:冀審棉20190010。
冀棉315 生育期130 d 左右,植株塔形,株高中等,葉片中等大小,第一果枝節(jié)位6~7 節(jié),鈴重6.5 g,衣分42.0%,籽指10.8 g,高抗枯萎病,抗黃萎病。
冀棉315 于2013―2014 年參加冀中南春播常規(guī)區(qū)域試驗。 2013 年11 個試點全部增產,平均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產量分別為3 841.8 kg·hm-2、3 240.3 kg·hm-2、1 496.6 kg·hm-2、1 264.2 kg·hm-2, 分 別 比 對 照 冀 棉958 增 產7.21%、11.43%、6.46%、9.41%, 分別居13 個參試品種第1位、第1 位、第2 位、第1 位。 2014 年14 個試點全部增產,平均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產量分別為5 080.8 kg·hm-2、4 891.7 kg·hm-2、2 077.9 kg·hm-2、2 001.5 kg·hm-2, 分別比對照冀棉958增產8.2%、11.7%、8.3%、11.7%,均居11 個參試品種第1 位。
2015 年生產試驗中, 冀棉315 籽棉、 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產量分別為4 468.5 kg·hm-2、4 171.5 kg·hm-2、1 834.5 kg·hm-2、1 714.5 kg·hm-2,分別比對照冀棉1271 增產9.8%、8.0%、11.3%、9.6%,均居8 個參試品種第1 位。
2013―2014 年冀中南春播常規(guī)組區(qū)域試驗取樣經原農業(yè)部棉花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HVICC 校準):2013 年冀棉315 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46 mm,斷裂比強度33.87 cN·tex-1,馬克隆值5.18,紡紗均勻性指數150.8;2014 年冀棉315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0.46 mm,斷裂比強度33.20 cN·tex-1,馬克隆值5.56,紡紗均勻性指數148.0。 2年結果平均, 冀棉315 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96 mm,斷裂比強度33.54 cN·tex-1,馬克隆值5.37,紡紗均勻性指數149.4。
2013―2014 年冀中南春播常規(guī)組區(qū)域試驗中,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結果:2013 年冀棉315 枯萎病病指3.23,黃萎病病指15.64,屬于高抗枯萎病、抗黃萎病品種;2014 年冀棉315 枯萎病病指1.38,黃萎病病指19.41,屬于高抗枯萎病、抗黃萎病品種。
適宜在河北省中南部植棉區(qū)春播種植。
底肥重施有機肥,增施磷肥、鉀肥;用量:有機肥25~30 m3·hm-2,尿素225 kg·hm-2,氯化鉀225 kg·hm-2。及時追施花鈴肥,后期噴施葉面肥防早衰。
冀中南植棉區(qū)播種時間: 地膜棉4 月20 日左右,裸地棉4 月25 日左右。播前造墑,精細整地,地面平整,墑情充足,力爭一播全苗。
一般地力種植密度37 500~45 000 株·hm-2,旱薄地52 500 株·hm-2左右。等行距種植:行距70 cm,株距30 cm 左右;大小行種植:大行距90 cm,小行距45 cm,株距25~30 cm。
雨后及時中耕利于田間抗旱防澇,封壟之前及時培土,能防止倒伏。
主要預防盲蝽、薊馬、棉蚜、紅蜘蛛等害蟲。
配合田間管理措施,盛蕾期每666.7 m2噴施縮節(jié)胺0.5~1.0 g,花鈴期用2.0~3.0 g,根據天氣、苗情靈活掌握。
一般情況下單株保留果枝12~13 個, 打頂7月15 日左右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