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彬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體育學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球作為體育學科的核心項目,在強身健體、培養(yǎng)合作能力方面有突出表現(xiàn)。要想籃球打得好,需要擁有嫻熟的運球技術。在以往教學中,教師采取傳統(tǒng)方法,致使學生無法掌握運球要領。為此,本文就如何提升初中生籃球運球技術進行研究,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籃球教學;運球技術
前言
籃球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項目,也是初中體育教學的核心科目。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固定教學模式,即先講解理論知識,再組織課堂練習。這種做法會招致一個后果,學生的運球突破能力嚴重不足。為打開這個局面,需要教師調整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诖?,本文先講解籃球運球技術要領,再說明運球教學的注意事項,希望對提升籃球運球水平有一定幫助。
一、籃球運球技術要領
(一)高運球技術
高運球的動作方法:兩條腿的膝蓋處微屈,上半部軀體保持前傾狀態(tài),目光聚焦前方。以肘關節(jié)為軸心,用手拍按籃球的上方,讓球落在身體兩側。當向前運球時,利用掌心力摁壓籃球的側后方,讓球落在身體側前方。在拍球的時候,要輔以相應步伐,以實現(xiàn)高運球動作。
高運球的常見錯誤:在練習過程中,學生會犯這幾種錯誤:其一,要時常低頭看球,無法做到球隨心動。目光無法直視前方,導致不能準確判斷場上狀況。其二,在運球過程中身體過于僵硬,尤其是手部。其三,無法準確找到拍球點,致使籃球脫離自己掌控。其四,無法掌握手腳配合要領,以至動作變形。
高運球的糾正方法:多示范、多講解,幫助學生吃透高遠球技術。在拍擊籃球時,要加大力度,這樣才能增加球的附著力[1]。待學生基本掌握要領后,排成兩列橫隊,兩隊之間間隔兩米。一隊運球,另一隊筆畫數(shù)字,運球隊員一邊運球,一邊報出數(shù)字。練習一段時間后,提升運球難度。在學生右側畫上一條直線,這是籃球的落點,學生需要練習如何將球運在指定線上。
(二)低運球技術
低運球的動作方法:通過屈膝將身體重心放低,上半部軀體保持前傾狀態(tài),同時抬頭看前方。當面對防守人員時,要運用身體阻擋對方,以達到護球的目的。在護球的同時,手腕、手指發(fā)力,快速的拍擊籃球。通過此舉,控制運球高度。一般來說,籃球要控制在膝部以下,既方便護球,又方便擺脫防守。
低運球的常見錯誤:在運球過程中,學生常犯這幾種錯誤:其一,只知道用手拍擊,卻忽視了按壓籃球。其二,沒有屈膝降重,而是彎腰低頭。其三,沒有控制反彈高度,時常丟球。
低運球的糾正方法:先由教師示范,加深學生理解。再由學生示范,糾正錯誤動作。人手一球,擺出低運球動作。當口令發(fā)出后,迅速作出動作。待學生基本掌握要領后,兩人為一組進行練習。兩人間隔兩米,由一方先運球,另一方挑毛病。當動作無誤后,交換身份。練習一段時間后,增加運球難度。將球放在地面,通過拍擊籃球,使之彈起,隨即快速運球。
(三)體側運球技術
身前運球容易被人搶斷,因此需要學生掌握體測運球技術。在運球過程中,學生要時刻關注場上形勢,伺機傳球或突破[2]。
體側運球的動作方法:左翩子畢竟不多,故以右手運球為例。下體保持屈膝狀態(tài),以此降低身體重心。左肩面向防守人員,以右肩為軸,大臂發(fā)力,將力傳給小臂,繼而傳至手掌,從而完成拍球動作。
體側運球的常見錯誤:在日常教學中有三種常見問題:其一,膝蓋彎曲不夠,致使身體重心偏高。其二,未有效控制反彈,以至球高超標。其三,左肩擺放不當,極易被攔截。其四,沒有控制好落點,使球遠離身體。
體側運球的糾正方法:準確講解體測運球知識,并做好動作示范。在初步練習時,反復強調技術要領,以加深學生的記憶。訓練一段時間后,學生對技術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這時兩人為一組,一人運球、一人防守。起初,防守人員只是做做樣子,培養(yǎng)運球人員的護球感覺。隨后,提高防守強度,強化訓練效果。待一方熟練運球后,身份進行交換。
(四)綜合運球技術
人球合一是籃球運球的最高境界,也是學生需追求的目標。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需要教師制定詳細的培養(yǎng)計劃。培養(yǎng)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鞏固訓練。傳授學生胯下運球技巧,并加以練習。當學生掌握后,規(guī)劃運球路線,先直線運球,再曲線運球。第二階段,組織對抗。先兩人為一組進行練習,一人防守,一人突破。在突破時運球方可自由發(fā)揮,既可急停急走,也可變向轉身。第三階段,組織競賽。競賽形式效仿NBA,教師根據(jù)實際狀況布置場地,并放置好障礙物。倘若器材不足,可使用人肉樁。在競賽前,教師先示范,再講解規(guī)則。每位學生有兩次機會,取最短用時。最終用時最少者獲勝,可獲得自由活動時間,其余學生要接受懲罰,如做俯臥撐,以增強上肢力量。
二、籃球運球教學的注意事項
在運球教學中,教師需注意注意三點事項。其一,教師要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在網(wǎng)絡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師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打造精彩課堂,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教會學生如何利用網(wǎng)絡資源查找所需知識,以達到排解解惑的目的。其二,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這樣的課堂更加有趣生動,不僅能增進師生情感,還能啟發(fā)學生智力。其三,教師要時刻滲透德育內容,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體育精神[3]。如果教師直接講道理,學生理解不夠透徹,這時就需要借助鮮活案例。在講解案例時,教師只引導,幫助學生悟出道理。如此一來,學生從獨來獨往變成親密無間,合作能力顯著提升。
三、總結
運球作為籃球的基礎技巧,是初中生應掌握的。教師除了要掰開揉碎的講解知識外,還要設計合理的訓練方案。借助一次次訓練,幫助學生吸收消化知識。最后組織有效的籃球活動,提升學生的運球水平。
參考文獻:
[1]劉邊江.籃球運動運球突破技術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31):43-44.
[2]周凌君.初中籃球運球技術的教學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20):54-55.
[3]龐志斌.籃球運球技術教學訓練方法探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3):83-85.
(作者單位: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梅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