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麗 王婷婷
(中交園林(山東)有限公司 山東 濟南 250014)
日式庭院園林深受中國文化及古典園林的影響,其早期造園風格借鑒于中式園林手法及思想,其后在漫長的發(fā)展演變中,結合日本臨海島國的地理原因,及其信奉的禪宗思想,融合民族文化,逐漸形成了崇尚簡約、追求意境之美獨具一格的設計風格,其中枯山水式庭院景觀為日式景觀設計的典型代表。
日式庭院主要有枯山水式園林、茶庭式園林及池泉式庭院。
枯山水式園林為日式園林設計的精華所在,其無山無水,以置石代山,以砂石做水,將白砂耙出水的紋理,堆土或置石做成海島或者山脈,根據(jù)不同的心境營造不同意境,或為孤寂之美,或者坐定入境,配以青苔或少數(shù)樹木,寥寥數(shù)筆營造出了極高的藝術之美。
茶庭式園林在日本庭院景觀文化中極具民族特色,源自茶道文化,作為茶室的延伸,在進入茶室之前的一段空間,采用矮松、苔蘚、步石、洗手缽等景觀元素布置景觀;拙樸的步石寓意蜿蜒崎嶇的山間石徑,矮松象征郁郁蔥蔥的森林,洗手缽可使人聯(lián)想到到清冽的山泉,以滄桑厚重的石燈籠又營造出和、寂、清、幽的茶道氛圍。茶庭式園林又可分為書院茶庭、禪院茶庭、草庵式茶庭。
庭院以池泉為中心的園林形式,體現(xiàn)日本的島國特征,將海上的壯麗景觀縮放于庭院,在院中挖湖為海;用抽象的元素布置島、瀑布、土山、溪流、橋、亭、榭等,營造壺中天地,通過模仿自然,模仿傳說,也寄托了庭院主人的精神向往。
日式庭院主要是由兩種設計風格,一是同中式園林相似的設計風格,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與天地自然人文環(huán)境融為一體的景觀,同時又在藝術意境上進行凝練提升;另一種則是枯山水式設計風格,兩種風格的主要設計元素均包含山、石、水、小品、植物。
山:日本庭院中的山有土山、石山或者土石混合山,山的形態(tài)模仿自然山形,或高大挺拔、或厚重沉穩(wěn)、或矮小起伏,結合溪流、岸石,形成別樣景觀,采用寫意或者縮寫景觀,在庭院內形成深山幽谷、山野趣味的渾然天成的景觀。
景石:石頭在日式庭院中的應用可謂是登峰造極,古代日本有著供奉石神的習慣,對造型奇特的山石崇拜,造成日本對石頭在應用和布置上有著諸多講究;在庭院應用中或筑石為山、或鋪平作為踏步石,或孤獨放于流砂之內,或搭配蒼松野苔,每種布置方式都能展現(xiàn)獨特的意境,石的加入給整個景觀注入了靈魂,石頭布置過程中需注意整體協(xié)調、動感、韻律、節(jié)奏、平衡及組群,同時置石可組織景觀空間、增加景深和景觀層次。
水景:水猶如庭院中的精靈,富有生命力和靈性,“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日式庭院中有真水和假水,真水空靈飄逸,或以山泉方式出現(xiàn),或為溪流蜿蜒流淌,或作為跌水飛流直下,或為疊水汩汩而流,或為龜池中戲魚之水,或由竹質洗手缽內緩緩流出,水在庭院中潤澤萬物,洗滌心靈,水與建筑、庭院、倒影相互輝映,給人帶來親切和安寧的感覺。假水指的是枯山水中以砂代水,將白砂梳理成流水的紋理、旋渦、波浪、波紋等形式,營造動中有靜的感覺,相對于真水轉瞬而逝的美景,假水將微風佛水陣陣漣漪的感覺固定下來,表達人們對美好成為永恒的追求。
種植:一座日式園林景觀中3/4 的造景元素由植物、景石、水系及配景構成,植物配置多采用自然式,配置上采用“七五三”形式進行;禪宗園林中與石配景的植物需要經常修剪,對松樹類植物等進行造型,形成特色觀賞植物,植物選擇上以常綠植物為主,也非常注意四季的變化,在庭院中所選用品種不多,常以一兩種植物為主景,再選用一兩種植物為配景,做到主次分明、層次清楚、形式簡潔。常綠樹中日本黑松、紅松、日本雪松、花柏、桂花、山茶較為常用,常作為造景中心,同時搭配開花植物玉蘭、紫薇、八仙花、海棠、杜鵑花,根據(jù)花期及季節(jié)流轉選擇應用開花植物,采用色葉植物進行點綴如雞爪槭、紅楓、銀杏、衛(wèi)矛、胡枝子、槭樹等,在庭院內即可感受時令變化,季節(jié)流轉;櫻花作為日本國花也被大量使用,常作為片植或者獨賞植物,櫻花盛開之時,如夢如幻;此外日本氣候適合竹子生長,在出入口及園路兩側常見各種竹子的種植,清雅別致,獨具韻味。苔蘚在日式庭院中的應用也是特色,“苔庭”是苔蘚植物在庭院綠化中最早的應用形式,綠茸茸的苔蘚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苔蘚與砂石結合,表現(xiàn)出一種枯寂古老悠遠的歲月氣息,用在枯山水中則表明生命的存在,與白砂相輔相成,將枯山水的意境推向藝術高潮。
庭院小品:日式庭院高雅小巧精致,所用小品也是頗具美感,在細節(jié)上追求意境之美,特色小品有洗手缽、石燈籠、驚鹿、石雕、踏石等,增加庭院的景觀效果和情趣。小品以石質為主,兼有木質和鐵質。石燈籠兼具照明和景觀功能,半隱半現(xiàn)于植物掩映之中,更顯庭院幽靜;洗手缽置于去往茶庭的步道側,最初用來洗手實用功能逐漸退化,演變成具有美化庭院的藝術小品,形式多樣,有八角形、佛形等。驚鹿也叫添水、驚鳥器等,竹質,通過杠桿平衡原理,使水在竹筒內流動,竹筒敲響石頭,驚擾落入庭院中的鳥雀。用在園林庭院中,表現(xiàn)含蓄的禪意,與“之字橋”搭配成為雅致景觀;籬笆一般為竹籬笆,竹子的質感及顏色深受日本人喜愛,同時表達了純樸的感覺也增加了庭院的私密性。日式庭院中小品很多,設計中以人為本,合理藝術化布置,通過各種景觀元素的搭配使用,表達庭院主人的對美及意境的追求。
無限禪意,意隨禪,起境由心造,禪意日語意思是:“超出語言的表達范圍,借助冥想才可達到的境界”。一個禪意庭院,是冥想修行的所在,以砂、石營造靜態(tài)抽象的枯山水,以砂模擬海浪波紋,追求以少勝多,空無的境界,帶給人無限遐想。
此外,對砂石的梳理,也是需要一絲不茍的耐心和細心,在這個過程中,也是起到了修心修禪的作用;另外日式園林庭院面積普遍較小,又特別注重小中見大,在狹小空間內具有移步換景的效果,層層漣漪之中,駐足觀賞,人如畫中,心在境中,天人合一。
表現(xiàn)自然意境,日式園林處處體現(xiàn)出山水畫的水墨風格,用假山、瀑布、山石營造奔放氣勢的宏偉山水畫卷;也會采用借景,植物掩映有致,將意境拉遠,采用含蓄的藏,想要表達的意境若隱若現(xiàn),半遮琵琶半遮面,形成一幅無軸的大地山水水墨畫。
日式庭院是獨具特色的東方庭院,有著極簡風格,也有著極細致的精雕細琢,無不體現(xiàn)著對無窮意境的探尋及大美自然的模仿超越,一草一木一石一水,將生活哲學及禪意文化融入其中,有著很高的美學價值和藝術造詣,為整個園林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值得研究與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