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摘 要:優(yōu)秀的作文不僅要具備外在的形式美,更要展現深刻的思想美。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過于重視模式和技巧的傳授,使學生的作文思維受到很大的限制,作文內容大多空洞無物,千篇一律的故事套路,缺乏對生活片段進行細致表現,缺乏真情實感,難以實現打動人心的人文效果。教師想要引導學生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就要對學生進行生活化作文的教學指導,將生活內容和作文寫作密切結合起來。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寫作;策略
引言:作文是對生活的描述和再創(chuàng)造,脫離生活的文學創(chuàng)造就如同無根浮萍,根本不可能實現長久的發(fā)展和進步。小學生正處于寫作訓練和能力提升的開始階段,這個時期寫作基礎打得好,對將來的作文學習興趣和語文學習能力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協(xié)助作用。因此,教師的寫作教學應該從生活化的角度進行引導和啟發(fā),幫助學生寫出形神俱備的優(yōu)秀作品。
一、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表達興趣
教師首先應當采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表達興趣,要讓學生感受到寫作訓練的樂趣,形成良好的整體教學開端。小學語文課本中很多作文訓練主題都有濃厚的生活化色彩,不少內容還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教師可以在展開這類作文的教學訓練時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與熱情,讓學生對寫作過程更加積極投入,建立學生對作文訓練積極正面的印象。在這樣的綜合教學背景下,學生會更好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作文教學的訓練目標可以更好地實現,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越性也可以充分體現出來。例如,在展開“記一次游戲”的作文訓練時,教師便可以首先組織大家參與到具體的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當時的教學條件,創(chuàng)設一個合適的開放化游戲,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并且仔細觀察游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還要觀察游戲中大家的整體表現。學生由于剛剛參加了游戲,在寫作的時候文思泉涌。在這種情形下進行寫作,寫出的作文內容真實,情感動人。不僅如此,由于這個寫作主題學生普遍很感興趣,因此大家在描繪的時候會十分具體,不少學生的習作中還會有一些生動細致的表達,會將游戲活動中不同同學的表情、對話等刻畫得十分傳神。這樣的作文訓練不僅充滿樂趣,同時,也讓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高。最為重要的是,基于這種生動直觀的游戲過程,給學生提供了非常好的作文素材,并且構建了學生整體的作文思維。這才是更加高效的寫作訓練方法,在這樣的作文教學中學生不僅更容易體會到樂趣,表達的欲望也更為強烈,大家寫出來的文章整體質量也會更高。
二、從生活中豐富作文素材積累
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多從生活中豐富自身作文素材的積累,這可以很大程度化解學生作文時無話可說、找不到寫作素材的相關問題。學生如果缺乏寫作素材積累,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給予學生指導。例如,首先可以布置學生對生活觀察的任務,讓學生具體觀察生活中各種有趣的現象,并且做一些相關思考。同時,在課下豐富閱讀也是一種寫作素材積累的方法,這還可以幫助學生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對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起到的推動效果十分明顯。例如,在針對“讓生活更美好”這個主題展開寫作訓練時,一開始不少學生都找不到寫作內容,不知道從何處下手。對此,教師可以首先構建和學生的交互渠道,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生活中一些難忘和美好的瞬間,隨之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我們怎樣做才能讓生活更加美好。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積累的素材表達出來的機會,真正讓學生做到說真話、訴真情,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表達內心的感受,講自己要說的話,記自己難忘的事。結合這個寫作訓練主題,經過一番思維引導后,不少學生都能夠慢慢形成與建立自己的作文思路。例如,有的學生談到,自己非常喜歡自然環(huán)境,但是有時候去公園會看到很多垃圾。隨之他提出,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都不亂扔垃圾,生活就會更美好。這便是一個很好的寫作思路,這個作文主題也很值得表達和記錄。通過教師有效的思維引導,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建立對作文主題的理解認識,大家的作文表達也會具備更好的針對性,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寫出的文章才會更具感染力。
三、記錄生活中印象深刻的內容
隨著學生不斷成長,大家的生活經歷和感受會慢慢變得豐富,生活中逐漸會產生一些讓自己難忘的人和事。教師可以多引導學生將生活中這些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內容記錄下來,讓學生養(yǎng)成勤記錄的習慣。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讓學生對生活的理解與感悟一點點加深。在這樣的訓練背景下,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會逐漸增強,大家也會更好地應對各種作文要求,這才是學生作文能力的一種體現。例如,在進行“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這個主題的寫作教學時,學生如果在平時養(yǎng)成了寫隨筆的習慣,經常會在生活中記錄一些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故事,寫出真實的作文,那么碰到這個作文主題后學生便可以信手拈來。由此可見,讓學生多觀察記錄生活中各種印象深刻的內容,這其實是一種很好的寫作訓練方法。教師可以每周安排一些寫作片段的任務,讓學生描述某一個人,或者是陳述一件事情,讓學生將生活中那些印象深刻的片段及時記錄下來。隨著這種積累的不斷豐富,學生不僅對生活的體驗會逐漸加深,大家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作文能力也會有非常明顯的提升。這才是生活化作文教學背景下,應當達到的良好訓練效果,這會讓學生更好地適應各種作文要求,并且寫出質量更高的作文。
結論: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學習,用漢語漢字構造的優(yōu)美篇章都是真情實意的情感表達。寫作不只是漢字的運用能力,更是精神素養(yǎng)的體現,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發(fā)展的一個標志。所以,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摒棄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讓作文寫作回歸生活,讓學生在充分體驗生活的前提下來寫作。
參考文獻:
[1]梁美芳.農村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129.
[2]楊積才.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63-64.
[3]李菊華.找尋生活中的語文元素——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思路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