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碧芬
摘 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出乎意料的學生違紀行為。這些行為是學生無意識的犯錯,與一般的道德品質有關的違紀行為不同,無論是后進生還是優(yōu)秀生都有可能發(fā)生,因此稱其為偶發(fā)性錯誤。對于這類的錯誤,如果不加以妥善處理,就會變成習慣性犯錯,無論對犯錯學生,還是對班級管理都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偶發(fā)性;習慣性
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習慣能載著學生走向成功,也能馱著學生滑向失敗。在班主任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出乎意料的學生違紀行為。這些行為是學生無意識的犯錯,與一般的道德品質有關的違紀行為不同,無論是后進生還是優(yōu)秀生都有可能發(fā)生,因此稱其為偶發(fā)性錯誤。對于這類的錯誤,如果不加以妥善處理,就會變成習慣性犯錯,無論對犯錯學生,還是對班級管理都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對犯錯的學生來說,雖非本意,但錯誤已出現,如果不加以重視,也沒放心上,接二連三地犯同樣的錯誤,經常了就成了習慣,想糾正就更難了,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給某些同學起侮辱性的綽號,模仿有殘疾的學生等,他們的本意不是為了欺負對方,也沒有想到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只是一時貪玩取樂,在無意中犯了錯。如果在這個時候不加以正確引導,繼續(xù)下去就會影響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導致思想品德教育的失敗。
對其他學生來說,雖然這次犯錯與他們無關,但如果處理不當,在這樣的班級氛圍影響下,他們會認為犯錯無所謂,只要不是太嚴重,不是經常性就可以了。孰不知,自我要求不高、自我約束不強,就會出現經常性的偶發(fā)性錯誤。這種態(tài)度與陋習一旦形成,就會影響到以后學習和生活。如平時的檢測,有的學生沒有按要求在試卷里答題,考后教師沒有強調,出錯的學生也沒有重視,等到正規(guī)考試時,犯同樣錯誤的學生肯定會增多。
對班級管理來說,正確處理偶發(fā)性錯誤更是顯得尤其重要。因為良好班風和嚴謹學風的形成,很大程度取決于平時教師對學生偶發(fā)性錯誤的靈活處理。如有的學生因誤會受到同學的指責,就會把怒氣發(fā)泄到臺凳上,亂踢臺凳;一個常被大家忽略的學生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會突然在課堂講一些與課堂無關話語或笑話,搗亂課堂。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前者從學生的脾性和要面子等方面入手進行教育;后者要滿足學生的被認同的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從正面發(fā)揮他大膽、善于演講的特長。如果教師一味地粗暴地批評、懲罰,或睜一眼閉一眼放手不理,不但沒有糾正學生的錯誤,還會產生一系列惡性循環(huán),對于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一定極其不利。
由此可見,不要讓錯誤由偶發(fā)性變成習慣性顯得很重要。那么怎樣加以處理糾正呢?
首先,認真對待第一次犯錯,要非常嚴肅地告訴學生這樣做不對,同時給予小小懲戒。然后再次認真地告訴他這樣做為什么不好,應該怎樣做才對。學生的不良行為第一次就被及時責罰,即使以后二次出現,稍作勸阻學生就聽從了,出現三次、四次的可能性更少,甚至不會再出現。不能以為這是小事,不以為然,錯過了第一次最佳教育機會,導致以后的矯正困難重重。如有一位學生上課時喜歡趴著臺面,我就告訴他,坐姿不正,影響聽課的質量之余,也會影響體態(tài)挺拔、美觀。要端正坐姿,做一名朝氣蓬勃、精神抖擻的中學生。
其次,及時懲罰,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因為什么錯誤行為被責罰的,學生也才明白應該改正什么錯誤。從而終止這種錯誤的繼續(xù)發(fā)生。如上學遲到、欠繳作業(yè)、值日工作馬虎等等,教師要及時制止,并對多次出現這種現象的學生作出必要的懲罰,防止這種現象久之成習慣。
再次,充分挖掘偶發(fā)性錯誤中蘊藏著的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做到因勢利導。大多數教師認為責罰過學生就完事了,其實并非如此,還需要進一步引導教育,使學生改正錯誤。心理學認為,人的思維向一個方向運行而要立即改變它是困難的,但通過引導可使之向另一方面進行。學生的偶發(fā)性錯誤原因有主客觀兩方面,后果有輕重之別,處理時要從其中的積極因素出發(fā),調節(jié)學生的興趣和情緒,因勢利導,把學生引向正軌。如我班的黃子亮,上晚自習特別愛講話和出位亂晃,影響晚自習的紀律。了解之后,因其思維活躍、反應快、愛動腦,只是坐不定、靜不了,成績老是上不去。于是我安排他與值日班干部一起管晚自習的紀律,并把晚自習的紀律情況記錄下來,如果有違紀,原因是什么?通過自己與別人的對比,一段時間下來,他安靜了不少,成績也進步了。
最后,注意語言技巧,稍帶幽默,往往更能打動學生的心靈。如有一次我班的兩位同學一起玩耍,后來一點意見不和爭吵起來,再到拳腳相加。我把他們叫到跟前,對他們說:“你們的武術操學到不錯,能學以致用,下次請你們兩個領操好了,怎樣?好嗎?”。他們一愣,我接著微笑說:“如果再有這種情況出現就一定這樣辦哦?!彼麄兟牶笮邼嘁暥Γ窢幤较⒘?,他們以后再沒有發(fā)生這樣的事??梢姡延哪擅畹剡\用到教學之中收到的效果往往比嚴肅批評更好。
總之,在班主任工作中偶發(fā)性錯誤經常發(fā)生,作為教師要及時處理、糾正,不要讓錯誤由偶發(fā)性變成習慣性。
參考文獻
[1]《班主任》期刊.
[2]《班主任之友》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