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 瑚
唐子璇在實驗室做動態(tài)平衡實驗
龍卷火是什么?它是如何產生的?人們可以采取哪些預防措施?為了解決心中的疑問,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三學生唐子璇在一年多時間里,走訪消防隊、請教高校教師、開展模擬實驗、實地采集影像信息,將探究過程整理成上萬字的論文《建筑群龍卷火火災成因及預防研究》。
這次探究活動讓唐子璇體驗到了艱辛,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拔业淖髌帆@得第40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在公開展示期間,很多人來觀看我的展板,其中有一名消防員開玩笑地說‘這項研究很有價值’?!钡玫搅藢I(yè)人士的肯定,他笑得很開心。
唐子璇關注火災已經很多年了,自記事起,每次看到相關的新聞報道,他都特別揪心,很想為其做點什么。初三暑假,他決定付諸行動。
在查閱文獻的過程中,唐子璇認識了龍卷火 。“它的形狀像龍卷風,高度可達數十米。雖然十分罕見,可一旦發(fā)生在城鎮(zhèn),就會造成毀滅性的災難,消防救援工作也很難開展。2015年7月,廣州惠城區(qū)就發(fā)生過一次龍卷火?!饼埦砘鹑绱丝膳?,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唐子璇帶著疑問繼續(xù)查找資料,卻沒有找到答案,因為相關研究太少了,在知網上以龍卷火為主題的文獻搜索結果只有十多條。失落之余,他的心中又燃起了火花:“科學研究不就是為了解決那些難以回答的問題嗎?這正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p>
在學校的物理實驗室,記者看到了幾塊弧形的不銹鋼板和長方形的木板,還有酒精、打火機等,這些就是唐子璇用來尋找答案的工具。剛開始的幾個月里,他嘗試用不銹鋼板、木板組建各種建筑群,模擬龍卷火的形成。
“龍卷火的形成主要是由渦漩氣流引起,與建筑群的結構和空間布局有很大關系。有的建筑群不會引發(fā)龍卷火,有的建筑群引發(fā)了龍卷火,但現象不明顯、狀態(tài)不穩(wěn)定?!苯涍^反復試驗,唐子璇終于總結出三種易發(fā)生龍卷火的建筑群:弧形、四方形包圍狀和火墻形。接下來,他又不斷調整“弧形建筑群”中兩塊弧形鋼板的高度、距離、弧度,以觀察火焰的燃燒情況。在老師的指導下,他還將擋光片、光電門、標高尺、數據采集器等制成一個簡易裝置,利用現代技術分析風速與火焰高度的關系。
唐子璇(右一)向大家演示龍卷火模擬實驗
唐子璇用弧形鋼板模擬建筑群內龍卷火的形成
理論研究必須應用到實際才能體現它的價值。唐子璇利用周末對長沙的建筑群進行影像采集,找到易形成龍卷火的建筑群。經過實地考察與討論分析,他提出重建或增減部分建筑、在風口處設置遮擋物等措施防治龍卷火。
“對于一名高中生來說,這次探究活動涉及的很多知識已經超綱了,但勤能補拙,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去做實驗、查資料、請教老師。做實驗很枯燥,他性格沉穩(wěn),耐得住寂寞,在實驗室一待就是幾個小時。實驗不可能一次就成功,他心理素質過硬,有一種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科學態(tài)度?!弊鳛檫@次探究活動的指導老師,鄧放明發(fā)現了唐子璇身上很多的閃光點。
在學校,除了教室,實驗室可能是唐子璇去過次數最多的地方,在這里,他開展了龍卷火的相關探究活動,還與兩位同學制作了一個整合式實驗柜。它的體積不大,可以擺放在教室里,平時用來收納物理實驗器材。上課時,老師把臺面上的展板打開就可以演示實驗,下課后,感興趣的同學不用去實驗室,在教室里就能動手做實驗。
唐子璇坦言:“這個作品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但每個螺絲都是我們自己擰上去的,每塊板子都是我們自己切割的?!睘榱藢⑴_面安裝在柜體上,他們需要在塑料板制成的臺面上打孔。這項工作看似簡單,難度卻很大,往往是孔打好了,塑料板也開裂了。在打破了幾塊塑料板后,他們轉換思路,將臺面材料改為有機玻璃,這才順利將作品完成。
中學的學習任務并不輕松,但唐子璇一直認為,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不僅沒有浪費時間,還會學到很多知識。“比如,這個作品就讓我認識了一種新材料,也讓我懂得遇到困難時既要堅持,又要想辦法變通?!?/p>
唐子璇與爸爸參加2018人工智能與創(chuàng)新教育思享匯
實際上,只要是與科技創(chuàng)新有關的活動,唐子璇都會擠出時間參加。如懸臂梁設計與制作、“生活中的物理”研究性學習、“愛護地球 低碳生活——從節(jié)約做起”科技實踐活動等。
有一次,學校舉辦“紙質模型承重設計與制作”活動,要求用A4紙制作承重模型,然后往上面擺放礦泉水瓶,水瓶數量越多,成績越好。“在準備階段,我們做的模型可以承受十多瓶礦泉水的質量,大家都很震驚,也很開心,穩(wěn)穩(wěn)的第一名啊。不過,參賽時我們臨時改變結構,本以為會得到更好的成績,結果只放了幾瓶水,模型就塌了?!爆F在回想起來,唐子璇腦海里都是大家的歡呼聲和惋惜聲,“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對唐子璇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對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研究抱著極大的熱情,他才會選擇在實驗室度過無數個周末,夜深人靜時還在琢磨連續(xù)性原理、伯努利方程等知識,經歷不斷的失敗后仍能堅持。
興趣的養(yǎng)成與唐子璇的家庭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拔业陌职质且幻麆诩祭蠋?,小時候,我覺得他就是個超人,家里有什么需要維修的,他拿出工具箱,一陣敲敲打打就搞定了?!碧谱予χf,“學著他的樣子,我也拿著工具箱四處搗鼓,有時候把東西拆壞了,他也不會批評我?!?/p>
在爸爸的引導下,唐子璇不僅動手能力強,思維也十分活躍。小學時,他家樓下有一家包子鋪,每天早上,老板都在不停地揭蒸籠蓋,有時候蒸籠疊得很高,把老板的頭都蓋過了。看到這樣的情形,他很擔心老板會因體力不支而失手將蒸籠打翻。有什么辦法可以避免嗎?
唐子璇向爸爸說出了心中的疑惑。爸爸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拿出一張四方形蒸籠的圖片??吹竭@個四方形的蒸籠,他突然來了靈感:這個形狀和抽屜很像,如果把蒸籠做成抽拉式,就能方便拿取了。有了想法后,他立馬動手制作,經過多次實驗和改進,“抽屜式快捷蒸籠”誕生了,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喜歡做實驗、看科幻電影,關注智能生活和前沿科技,推崇“兩彈元勛”鄧稼先不畏艱難、不迷信權威的科研精神……不知不覺中,唐子璇的生活點滴都和科技創(chuàng)新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2019年11月,他被評為“長沙市優(yōu)秀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還在全國“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中榮獲三等獎。而這些并不是他看重的,對于未來,他希望自己能“真正投身到神秘而偉大的科學研究中”。
唐子璇參加第19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