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
摘 要:社會經濟正處在優(yōu)化升級與結構調整階段,國內群眾文化的相關建設工作亟待轉型,需創(chuàng)新原有的文化活動形式與內容,要運用新的手段來宣傳群眾文化,結合現(xiàn)階段群眾迫切的文化需求,推動國內群眾文化管理工作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保障文化內容的積極性以及多樣性。
關鍵詞: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思考
近些年,社會發(fā)展的速度與進程不斷加快,使得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壓力日益增大,很多群眾通過參與文化活動來進行心理狀態(tài)的調節(jié)。就現(xiàn)階段的文化發(fā)展狀況來講,基層群眾對文化方面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導致文化建設成了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且地區(qū)間群眾文化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了一種不平衡的態(tài)勢,貧困、邊遠地區(qū)的群眾的文化生活十分貧乏,這些問題都使群眾文化的發(fā)展勢在必行。
一、強化基層領域群眾文化建設的價值
(一)有利于促進國民素養(yǎng)的提升
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是培養(yǎng)、增強國民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文化宣傳、建設活動能夠讓新的理念、文化和思想融入到群眾當中,實現(xiàn)示范、宣傳、引領和組織的功能,為社會的進步提供智力、精神支持。通過在文化建設工作中融入有關價值觀的內容,有利于使時代發(fā)展的新理念得到弘揚,使群眾的文化與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增強群眾的綜合素養(yǎng)。
(二)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強化基層領域的群眾文化建設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這也是良好人文環(huán)境構建的關鍵所在。應強化“以人為本”的文化工作服務理念,把群眾作為文化工作的服務對象,在提高群眾文化活動參與度的同時,努力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將他們的文化需求當成重中之重來實施文化工作,可以使文化活動擁有更強的凝聚力與感染力,努力使群眾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進而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fā)展。
(三)有利于滿足基層群眾的需求
現(xiàn)階段在不少城鎮(zhèn)當中文化娛樂方面的設施已經相當普及,可以有效地豐富基層地區(qū)群眾的業(yè)余生活。建設基層文化有利于實現(xiàn)為群眾服務的文化建設宗旨,讓群眾可以在參與文化活動的同時,逐漸實現(xiàn)自我提升,進而提升個人的生活質量。文化部門利用建設圖書館和文化館的形式開展基層領域的文化建設工作,促進基層群眾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使基層群眾逐步建立起與時俱進的價值體系、知識體系與現(xiàn)代生活方式[1]。
二、新時期強化群眾文化建設和管理的有效路徑
(一)增強基層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
在基層文化的管理與建設過程中,基層群眾是參與者,更是受益群體,上述特點也決定了文化建設工作要從群眾最真實的文化需求入手,利用有效的引導,使基層群眾可以真切體驗到文化管理與建設這項工作的無窮生命力,所以實踐中文化工作者可以采用靈活化與多樣化的形式,打造出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以吸引群眾進行主動參與,推動基層群眾的精神境界獲得提升。基層群眾在參與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可以了解最新的娛樂信息和社會動態(tài),掌握前沿的、自己感興趣的文化知識。作為文化工作的管理者需要深入到群眾中,了解他們的真實文化需求,把衛(wèi)生科技和道德思想領域的知識滲透進文化活動中,以提高文化建設的格調與內涵,增強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基層群眾的參與度實際上是文化建設工作能否持續(xù)推進的基礎性條件,各項反饋信息有利于文化工作者進一步改善和優(yōu)化有關的文化建設活動[2]。
(二)建立并不斷健全基層文化的管理與建設制度
過去文化建設活動難以取得良好成效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且完備的管理與建設制度,使得很多基層文化建設方面的相關活動開展十分表面化,不僅使資源被浪費了,也無法使文化建設的各項功能得到有效發(fā)揮。所以在基層文化管理和建設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強化制度建設,使文化活動的人員配備、目的、責任劃分以及經費使用進一步明確,以保障文化管理和建設的各項工作有據(jù)可依、有章可循,使文化管理和建設的效果獲得進一步提升。另外,文化部門管理者應根據(jù)各地區(qū)的自身特點與實際情況,建立起與文化活動相適應的管理機構和規(guī)章制度,利用網(wǎng)絡技術來強化宣傳,調動基層群眾對文化活動的參與熱情。
(三)根據(jù)本地文化的實際特征,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
首先,立足群眾的文化需求才能服務好群眾,發(fā)展出接地氣的、能被群眾認可的文化生活。其次,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分布比較集中,國土面積廣大,不同地域省份和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風俗,在從事基層文化的各項工作時,應尊重當?shù)鬲毺氐奈幕L俗,對當?shù)氐奈幕厣M行深入了解,將新時期的各項文化建設工作與當?shù)靥厣奈幕L俗結合起來,調動基層群眾對文化活動的參與熱情[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方文化部門需要強化文化設施建設,根據(jù)各地不同的文化風俗健全文化活動管理與建設制度,豐富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以增強群眾建設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黃秋節(jié). 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探討[J]. 文藝生活·文海藝苑, 2019, 000(004):272.
[2]. 李長國. 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探討[J]. 中華辭賦, 2018, 000(007):P.11-11.
[3].陳昕欣. 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及管理實踐探究[J]. 戲劇之家, 2019(24):24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