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陽 孫冬陽
(黑河學院 黑龍江 黑河 164300)
黑河市處于中國的最東北部,位于東北亞腹地,與俄羅斯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格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中國對俄交往的重要窗口。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黑龍江省黑河市在中俄交往的地位不斷凸顯,在對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不斷上升。黑河市與俄羅斯阿穆爾州不斷堅持“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則,在不斷的交流中融合自身文化與俄羅斯文化,逐漸形成了自身的地域特色。
隨著“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中俄兩國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不斷增多,這為兩國之間的媒體合作提供了更多契機。除主流媒體之間加強交流、對文學作品進行互譯及舉辦一些專題活動之外,地方媒體也開展了一些活動,加強中俄之間的文化交流,2018年6月5日,由東北網(wǎng)等媒體和俄羅斯媒體共同在哈爾濱舉辦的“中俄地方媒體研討會”。
俄語人才是兩國間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俄語人才的培養(yǎng),對加強中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國家正在開展“雙一流” ,即一流規(guī)劃、一流布局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建設。根據(jù)黑龍江大學的調(diào)查研究,當前中國開設俄語專業(yè)和俄語教學的153所高校(部分)中,有49所分布在東北,為俄語教學中滲透文化因素,這是基于東北地區(qū)與俄羅斯相鄰的地緣優(yōu)勢[1]。其中,坐落于黑河市的黑河學院,是開設俄語專業(yè)的學校之一;俄語專業(yè)是省級重點專業(yè),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點。
俄語知識、口語能力和對俄交往技巧,是俄語人才培養(yǎng)的三個重要領域。在學校內(nèi),包括俄語專業(yè)和旅游管理專業(yè)(聯(lián)合辦學)中,均開設有基礎俄語和俄語口語、俄羅斯歷史、俄羅斯概況等課程,其中,俄羅斯口語課由外教任教,有謝爾蓋、葉琳娜、奧列格等人。專業(yè)班級內(nèi)的學生,也有機會赴俄羅斯進行留學學習,為進一步提高口語能力、了解俄羅斯的自然環(huán)境,習慣生活習俗等提供了條件,也實現(xiàn)了對俄語知識、口語能力和交往技巧的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在中俄兩國的高校合作之中,地處邊境線的城市對開展相關合作具有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和人文優(yōu)勢。以黑河學院為例,作為中俄邊境線上的一所大學,其在對俄文化交流上,既有著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黑河市與阿穆爾州僅僅一江之隔,在探討雙邊的文化源流和進行實地考察時十分方便;又有著獨特的人文優(yōu)勢,黑河市對岸為阿穆爾州的首府布拉格維申斯克市,為俄羅斯遠東的“大學城”,市內(nèi)有高等院校6所,中等學校15所,中學30所,同時設有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阿穆爾綜合科學研究院,設有俄羅斯科學院主要天文學觀測站實驗室以及金礦勘測實驗室,黑河學院還設有遠東研究院進行中俄邊境歷史研究。這些機構的開設對于雙邊高校教師開展學術活動提供了平臺和便利條件,也有利于雙邊教師在不斷的交流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
但目前雙邊關于高校合作大部分的問題研究,仍然對局部現(xiàn)象的描述方面。雙方在高校改革方面的理論認識,對當前及今后的中俄高校合作產(chǎn)生了障礙。
中俄雙方在還通過合作舉辦一些國際性活動,加強雙邊的文化交流。雙方共同承辦的中俄文化大集,到2019年6月23日,已經(jīng)舉辦了第十屆。文化大集的主題是:加強文化旅游交流合作,促進兩國共同發(fā)展。而每次文化大集的舉辦,都會吸引兩國的民間各種人士的到來,將中俄兩國之間的文化、旅游、體育、商務等結(jié)合起來,打造一場又一場的文化盛宴。而經(jīng)過十年的發(fā)展,今天的中俄文化大集已經(jīng)不再僅僅是兩地的象征,更是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征[2]。
在黑河市外,2019年6月份還在廣西舉辦了“比安基國際文學獎”比賽,由中國的接力出版社和俄羅斯的莫斯科州立圖書館合作舉辦。雙方在參賽稿件征集、獲獎作品翻譯和推廣上都有合作。而這一比賽的舉辦也受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的支持。這些活動為中俄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促進了文化的交融。
影視交流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但當前,中俄電影相互引入在院線的推廣引入并不理想?!敖刂?019年,中國引入俄羅斯電影票房的最高紀錄為《絕殺慕尼黑》,票房8000萬人民幣;其次為《冰雪女王三》,票房7412.7萬人民幣,而其他絕大部分電影的票房都在千萬徘徊;中國引入俄羅斯的電影的票房同樣不容樂觀。而截至2015年,中國電影在俄羅斯票房較高的電影中,《十二生肖》算是其中之一,票房也不過940萬美元。而其在內(nèi)地的票房是8.81億人民幣?!盵3]
在正式性的影視交流渠道不景氣的狀態(tài)之下,兩國網(wǎng)民在線上卻進行了深入廣泛的影視交流。在視頻軟件嗶哩嗶哩上,《戰(zhàn)斗民族養(yǎng)成記》《熊叔》等,這些視頻中,單一視頻的播放量并不穩(wěn)定,大部分在5000左右,也有很多視頻的播放量在一萬以上,而視頻《戰(zhàn)斗民族養(yǎng)成記——為了娶個俄羅斯媳婦小伙來到俄羅斯》的播放量甚至達到了8.4萬(2019年5月20日上傳);視頻 《熊叔——試吃中國軍糧MRE》的播放量更是達到了124.9萬(2016年11月27日上傳)。但《給你》(俄羅斯朗誦節(jié)目)則由于受眾面比較小,視頻播放量平均只有一千上下。
中俄文化在截然不同的歷史因素和現(xiàn)實因素下,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一方面為雙方的交流提供了相互借鑒的地方;另一方面,思維習慣,行為習慣的不同,也會在某些情況下造成交往的障礙。中俄兩國的文化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中俄文化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提現(xiàn)在飲食文化上。舉例來看,第一,俄羅斯人不吃狗肉。這源于歷史上,一是由于俄羅斯的先民們將狗視為伙伴,二是由于在“二戰(zhàn)時期”,蘇聯(lián)訓練了一批“坦克狗”,攜帶炸藥用于近身摧毀德軍坦克,立下了戰(zhàn)功,所以時至今日,狗在俄羅斯依舊受到尊重;中國則在傳統(tǒng)的中醫(yī)養(yǎng)身理論的指導下,形成了吃狗肉的習慣,乃至出現(xiàn)了“狗肉節(jié)”這樣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第二,俄羅斯人不吃動物的內(nèi)臟和四肢。在中國,這些食材卻是廣受歡迎的食材,烹飪方法也是五花八門。第三,俄羅斯菜品有一部分不放比較刺激的香料,而這類菜品在俄羅斯人日常飲食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這與中國在烹飪過程中大量使用各種香料截然不同。
兩國在數(shù)字文化上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俄羅斯人喜歡單數(shù),而中國人喜歡雙數(shù)。例如俄羅斯人在選擇商品時會選擇單數(shù),因為他們認為雙數(shù)和死亡有關。其中要提到的是俄羅斯人喜歡“7”,認為“7”是幸福,圓滿的象征。但卻不喜歡單數(shù)中的“13”,這與東正教信仰有關,在《圣經(jīng)》中,上帝用六天時間創(chuàng)造萬物,第七天休息;而討厭“13”是因為耶穌就是在13號殉難,這也體現(xiàn)了東正教對俄羅斯文化的影響。而中國喜歡雙數(shù),日常建筑也喜歡用對稱的格局,例如天壇和紫禁城,和俄羅斯“七頂教堂”的構造截然不同。
俄羅斯祝福語中,最有特點的就在于反語祝?!幢隳阋粺o所獲,也要用反語祝福,以表達未來有所收獲的期待之情。相對來說,中國人表達祝福比較直白簡單,如祝福升學直接說“金榜題名”,祝壽直接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
但在接受禮物的時候,中國人又顯得比較委婉含蓄,不會當場拆禮物,而且可以拒收禮物。但在俄羅斯則要當場打開禮物,并且不能拒絕。
另外,在俄羅斯日常聊天不應使用“你多大”“你吃飯沒”等類似內(nèi)容,會讓對方有被冒犯的感覺。
中俄兩國對于動物的看法的差異,體現(xiàn)之一就是對于“龍”這一“動物”的定位。在中國,“龍”是“神獸”,是祥瑞的象征,皇帝的衣服叫做“龍袍”,中國人稱自己為“龍的傳人”,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俄羅斯,“龍”被認為是危險的,丑陋的怪物,是邪惡的象征。在俄羅斯電影《他是龍》中,“龍”阿爾曼被刻畫為擄走公爵女兒婚禮上擄走女孩兒的惡魔形象,更在無意識的龍形態(tài)的時候,暴戾無比,猶如猛獸,這和中國傳說中那個能夠行雨水,保平安的“龍”的形象大相徑庭。
隨著這些文化差異帶來的,是兩地人民對同一問題的認識不同,這在未來極有可能帶來分歧,影響雙邊交流范圍的擴展和不斷深入,甚至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那么如何處理這些分歧,就顯得尤為重要。雙方的文化交流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不管是中國文化,還是俄羅斯文化,都具有其獨特性和先進性,都是世界文明的組成部分,也都在本國歷史上發(fā)揮過重要作用,因此并無優(yōu)劣之分。雙方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才能夠開展更頻繁的交流,讓文化的差異成為相互借鑒的地方,而不是成為矛盾的根源。
文明是在不斷的吸收借鑒中發(fā)展起來的。歷史上,中華文明吸收了來自西北、東北、西南等邊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和來自印度的佛教和中東的伊斯蘭文化等,才形成了今天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俄羅斯也曾吸收了維京文化、西歐近代科技等,形成了今天的俄羅斯。在當今時代,也應該繼續(xù)發(fā)揮這種兼收并蓄的精神,尊重和包容差異,雙方文化相互學習借鑒,相互促進本民族文化的發(fā)展。
在平等、尊重和相互借鑒的基礎上,雙方以文化交流為基礎,開展政治、經(jīng)濟等領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雙邊交流合作新格局。第一,使我國的文化成果不斷走出去,在尊重俄方文化的前提下,結(jié)合當?shù)氐奈幕卣?,加快中華文化融入當?shù)匚幕牟椒ァ5诙?,加強阿州境?nèi)孔子學院的建設,以孔子學院為平臺、擴大中國語言、中國文化在當?shù)氐挠绊懥?,培養(yǎng)俄羅斯的漢語人才。第三,堅持文化的“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jié)合,在增強俄羅斯人民對我國文化認同的同時,使我國的民眾能夠更為普遍的接受來自俄羅斯的文化。
黑河市地處中俄邊境線上,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承擔和發(fā)揮著對俄交往的特殊作用。當前中俄文化交流存在多種方式,如媒體交流、人才培養(yǎng)、高校合作、活動交往和影視交流等多種形式。但在這些交流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文化差異的存在。應在平等的基礎之上,相互尊重,深入交流,擴大共識,不斷加強黑河市與阿穆爾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