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秦安縣蓮花中學 陳旭東
新課程實施以來,困擾物理教師最關鍵的問題之一是: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在新的教學理念的引領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物理與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成長環(huán)境有著廣泛而緊密的聯(lián)系,既可以從實際問題中引出物理學習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展開學習,還可以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情景。例如教學九年級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電》之前,可以先讓學生認真觀察自己家里電路的組成和連接方式;電能表、總開關、保險裝置、插座的安裝位置;思考保險絲為什么不能用銅絲或鐵絲代替?造成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什么?家庭電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非常密切,學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用電原則后,平時在家里可以嘗試解決一些常見的電路故障,如更換燈泡或保險絲、連接插線板、辨別零火線等,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解決家庭電路的實際問題。
在學習教材內容的同時,使學生經歷相應的思維活動過程,從中體驗和認識科學方法。比如觀察和探究是物理中最常用的科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關注知識的傳授,更要關注科學方法的應用。
《初中物理課程標準》使我們一線教師體會到在貫徹本標準時,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與核心素養(yǎng)放在首要位置?!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前提,因此,如何讓學生建立起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思考的關鍵問題,也是促進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的根本保證。物理作為基礎學科之一,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呢?
例如,在教學汽化和液化這節(jié)課時,教師先提出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同學們,我們能用紙做的鍋在火上把水燒開嗎?”多數(shù)學生認為紙鍋不可能燒開水,因為紙會先燃燒起來。教師繼續(xù)說道:“看來同學們都不相信,那我們就用事實來說話驗證一下紙鍋到底能不能燒開水?!彪S后教師將課前準備的一張光滑的厚紙,做成一個小紙鍋,再在紙鍋里倒些水,然后將紙鍋放到酒精燈火焰上加熱(注意:不要讓火苗燒到水面以上的紙),學生都在睜大眼睛認真觀察,過了一會兒,水真的沸騰了,而紙鍋并沒有燃燒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被激發(fā)出來,在教師的引導下繼續(xù)學習本節(jié)內容。
新課程標準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親身體驗用課本上的物理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因此學生的課后作業(yè)不應僅僅局限于書面上的物理習題。例如學完電磁感應現(xiàn)象之后,學生可以自制發(fā)電機模型,進一步明確了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學習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將一個乒乓球放在倒置的漏斗里,用手指拖住乒乓球后,從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氣,并將手指移開,讓學生實際操作看看乒乓球會不會下落。又如將圓底燒瓶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后從火焰上拿開,水會停止沸騰。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問學生停止沸騰的水,澆上冷水后會怎樣?這些實踐性作業(yè),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使我們深深體會到新時代的教師一定要轉變教育觀念,用全新的觀念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
在課堂教學中,要變“灌輸”為“對話”,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希望留給學生,把尊重、理解和寬容留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再者,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精煉教學語言,把握好教學重難點,合理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教學內容的引入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時刻以“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轉變教學觀念,強化教學效率。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苯處熢谑谡n中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這些情感交流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產生深遠的影響,師生間會產生很大的親和力。教師利用課余時間,應多深入學生中間,關心關愛學困生,傾聽他們的心聲,詢問他們學習中的困難和生活狀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關愛,從而轉變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熱情。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探究性學習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主探究活動的內容可以是教材上的探究實驗,也可以是一些拓展練習和課外實驗。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及教學對象靈活應用教學方式,提倡應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在進行探究式教學中,教師應事先預設一定的探究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學影響浮力大小因素之前,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預設:
1.生活中,我們把塑料泡沫扔在水中是漂浮的,但是把石塊扔在水中則會下沉,試想浮力的大小是不是跟固體的密度有關系呢?
2. 把一枚雞蛋放入水中會下沉,但把雞蛋放入濃鹽水中則會上浮。試想浮力的大小是不是跟液體的密度有關系呢?
3. 把一個木塊逐漸按入水中,越往深處按覺得所受的浮力就越大。那么,是不是浮力的大小跟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有關呢?或者跟木塊浸在水中的體積有關系呢?
根據(jù)以上提出的問題,學生帶著疑問精心設計探究實驗,最終得出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
合作學習活動是指在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生生之間、組組之間的互助合作,組組之間的成果交流,以及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共同建構知識的活動。進行合作學習時要注意以下方面:
1.合理設置學習小組。
2.設置的問題要有啟發(fā)性。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加強團隊合作能力。
4.對學生及時鼓勵,促進交流。
5. 多樣化展示學生的合作成果,讓學生樹立自信心。
6.明確教師的角色定位。
“教無定法,卻有章可循”,教師需要不斷結合《新課程標準》全面解讀教材內容,認真?zhèn)湔n,分析學情,結合學生成長環(huán)境和生活經驗,對教學內容進行本土化和校本化的改造,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并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不斷轉變教師教育觀念,加強師生互動和情感交流,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