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丹丹,劉 秧,朱 雯,林蘇蘇
(余姚市人民醫(yī)院超聲科,浙江 余姚 315400)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妊娠期特有疾病,指妊娠前糖代謝正常,但妊娠期出現(xiàn)糖尿病,發(fā)生率較高,占糖尿病孕婦的80%,發(fā)病率在1%~14%之間,且有增高趨勢[1-2]。妊娠結束后,患者糖代謝多可恢復正常,但日后發(fā)生糖尿病的概率較正常人有所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兒的影響及影響程度取決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病情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對母兒影響較大[3-5],可導致孕產(chǎn)婦和新生兒心肌功能損傷[6-8]。在心功能損傷早期,孕產(chǎn)婦可無明顯不適,其射血分數(shù)正常,一旦出現(xiàn)射血分數(shù)明顯下降,后果往往較為嚴重。因此盡早識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肌功能損傷具有重要意義。在高血壓等患者中發(fā)現(xiàn)超聲速度向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術可以早期識別患者心肌功能損傷,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尚缺乏相關研究,為此設計了本研究。
前瞻性地收集余姚市人民醫(yī)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射血分數(shù)正常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妊娠期糖尿病(既往無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禁食8h以上,5min內(nèi)服用含75g葡萄糖的液體300mL,測定孕婦服糖前及服糖后1h、2h的血糖水平,如任何一項血糖值分別高于5.1mmol/L、10.0mmol/L、8.5mmol/L,即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②射血分數(shù)正常,≥50%;③年齡為18~35歲,于妊娠期;④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妊娠期高血壓或合并高血壓;②既往有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重大疾??;③肝腎功能不全;④惡性腫瘤;⑤心天性心臟?。虎薷咧Y;⑦感染性疾??;⑧貧血、甲狀腺功能異常;⑨風濕免疫疾病。同期隨機抽取50例正常妊娠期孕婦為對照組,正常妊娠孕產(chǎn)婦均無上述重大疾病,處于妊娠期,年齡為18~35歲,均自愿同意參與本研究。兩組孕婦的年齡、孕周、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空腹血糖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0),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和空腹血糖的比較結果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and fasting blood-gluco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觀察左心室基底段、中間段、心尖段部位的收縮期平均峰值速度、收縮期平均峰值應變、收縮期平均峰值應變率。檢測儀器為SIEMENS SC2000多普勒超聲診斷儀,1.75~4.25MHz的探頭頻率,幀頻40~50幀/s。SIEMENS Syngo VVI成像工作站:患者靜息15min后取仰臥位,行常規(guī)心動圖檢查獲得左室射血分數(shù);采集心動周期二維灰階動態(tài)圖像,連續(xù)3次,利用工作站獲取基底段、中間段、心尖段部位的收縮期平均峰值速度、收縮期平均峰值應變、收縮期平均峰值應變率。
觀察組左室射血分數(shù)為(64.37±6.37)%,對照組左室射血分數(shù)為(65.92±7.12)%,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147,P=0.254)。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左心室基底段、中間段和心尖段的收縮期平均峰值速度均顯著降低(均P<0.05),見表2。
組別例數(shù)(n)左心室收縮期平均峰值速度(cm/s)基底段中間段心尖段觀察組504.66±0.983.73±0.842.22±0.83對照組505.24±0.934.23±0.922.61±0.92 t3.0362.8382.226 P0.0030.0060.028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左心室基底段、中間段和心尖段的收縮期平均峰值應變均顯著增高(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收縮期平均峰值應變的比較結果Table 3 Comparison of mean peak systolic stra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左心室基底段、中間段和心尖段的收縮期平均峰值應變率均顯著增高(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收縮期平均峰值應變率的比較結果Table 4 Comparison of mean peak systolic strai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妊娠會伴隨著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其中對血糖代謝影響較大[9-10],因此可能導致孕產(chǎn)婦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嚴重者可發(fā)生酮癥酸中毒。高血糖狀態(tài)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導致心肌功能損傷:①誘導心肌細胞代謝紊亂;②導致心肌細胞鈣轉運缺陷;③冠狀動脈病變;④心肌間質纖維化;⑤導致心臟自主神經(jīng)病變。妊娠期糖尿病導致的心功能異常,早期可無明顯臨床癥狀,其射血分數(shù)正常,但如不及時控制,最終可發(fā)展至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11]。因此早期識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肌功能損傷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探討了VVI技術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肌功能損傷中的價值,結果顯示與正常孕婦比較,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基底段、中間段和心尖段的收縮期平均峰值速度均顯著降低(均P<0.05);基底段、中間段、心尖段的收縮期平均峰值應變及收縮期平均峰值應變率均顯著增高(均P<0.05),而正常孕婦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射血分數(shù)正常,說明VVI技術較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更有利于識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肌功能損傷。
既往臨床醫(yī)生常常使用左室射血分數(shù)作為判斷患者心肌功能損傷程度的指標[8,12],其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但在心肌功能損傷早期,心肌可代償性改變,因此左室射血分數(shù)可無明顯改變;而且傳統(tǒng)的二維超聲心動圖對評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肌功能有一定的誤差,其原因是心臟搏動時,心肌自身運動和被動運動時存在相互牽拉,因此對心肌各個節(jié)段的功能分析效果一般。VVI技術主要是利用斑點追蹤成像,因而可以高效地避免組織多普勒超聲對成像角度的依賴,降低檢測誤差,還可顯示室壁的運動,因此在臨床上可以對心肌的各個部位進行力學跟蹤。本研究跟蹤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基底段、中間段、心尖段的心肌運動相關指標,包括收縮期平均峰值速度、收縮期平均峰值應變、收縮期平均峰值應變率,這些指標可以更有效、敏感地識別早期心肌功能損傷。目前其在妊娠期高血壓[13]、肺動脈栓塞[14]、肥厚型心肌病[15]、判斷二尖瓣功能[16]、檢測胎兒心肌功能[17]中已被廣泛使用。VVI技術可以早期識別心肌功能損傷,較常規(guī)心動圖更敏感、有效,支持本研究。
綜上所述,VVI技術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肌功能損傷具有較好的敏感性,較常規(guī)超聲更有利于早期識別患者的心肌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