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文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出臺,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教育者從事教學工作時的主要目標和追求。語文學科一直是我國教育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發(fā)展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語言技能的主要任務,在該學科教學中融入有效教學的理念和思想,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還能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簡便和高效。對此,立足于初中語文教師的角度,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分析了個人對有效教學的理解與思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教學;解讀與思考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意味著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發(fā)展需求、具體的教學內容和任務來設計課堂教學的方案,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完善個人的精神世界,最終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初中語文老師可以引進各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從而擬定出更加適合學生發(fā)展和學習的方案,促進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完善。
一、通過激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1.設計生動教學情境導入新課內容
依據語文教材的內容和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老師可以采用設置教學情境的方式來進行新課導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之后的學習活動中,增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如,語文老師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電影、動漫或是熱點新聞融入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運用多媒體播放出來營造生動情境,然后在學生觀看之后給出具體的問題要求其討論,從學生的分析中選取關鍵詞引出正式的教學內容,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2.開展趣味游戲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有效的語文課堂必然擁有活躍的氣氛,因此初中老師可以借助教學游戲來引導學生參與學習,使之在娛樂的同時把握相關知識的主要內容,促進課堂教學成效的提升。例如,老師可以在講課中設計一些朗讀比賽、分角色表演的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以此喚醒學生在課上學習的熱情,讓他們將學習內容與游戲結合起來,主動吸收和消化知識,有效提升語文教學工作的質量。
二、利用靈活教法調控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合作學習模式彰顯學生主體地位
初中學生的自主意識相對比較強,老師就可以使用合作學習的模式指導他們學習,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來完成學習任務。比如,語文老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個課件,注明需要學生完成的任務和目標,要求他們在組內通力合作,不斷開發(fā)他們的智力和思維來達成學習的目標,使語文教學更具有實效性。
2.融入情感教育幫助學生深化知識
語文教材是優(yōu)秀文化和美好情感的載體,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可以適當挖掘教材中的積極情感,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便落實人文教育的核心要求,切實完成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目標。
3.借助“微課”課件突破教學難點
針對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優(yōu)勢來設計相關的“微課”課件,用直觀、生動的畫面演示來展現知識的具體內涵,讓學生獲得更加形象的認知,不斷提高其學習的效率,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推進。例如,為了讓學生真實感受教材中相關事件發(fā)生時的場景,教師就可以將文字表述轉變?yōu)閯討B(tài)的視頻,引導學生調動自身的視覺和聽覺分析事件發(fā)生的背景、過程與結果,準確把握其中體現出來的人物精神、情感思想等,高效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4.重視拓展教學完善學生知識結構
除了學習語文教材中的知識,老師也要根據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進行拓展教學,不斷豐富他們的學習視野,擴大他們的知識面,促使語文教學工作更加高效。如,語文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整理一些經典的文章,配合當前的閱讀教學內容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對比閱讀中剖析文章的主題、情感和寫作風格,不斷深化其內容,從而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實現有效教學
1.引導學生課前準備和課后反思
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配合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才能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诖?,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預習和復習的習慣,采用課前布置任務、課后布置作業(yè)的方式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知識盲點和學習漏洞,同時不斷查漏補缺、完善各自的學習方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2.通過積累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也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積累,不斷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如,老師可以讓學生將教材中、試卷里出現的典型例題、優(yōu)美詞句、重要事例等積累下來,然后定期進行復習鞏固,并嘗試在寫作過程中借鑒和使用自己積累的不同內容,增加文章的文采。
在新時期的教育發(fā)展形勢下,初中語文老師必須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主體地位,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切入點,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模式,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和自覺地進行學習,呈現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此期間,語文教師也要重視教育創(chuàng)新,立足學生和教學的實際來組織日常的教學活動,還要根據教學反饋和反思來完善教學方案,促使學生通過學習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馮鮮.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方法分析[A].2017年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成果集[C],2017.
[2]錢春華.如何組織初中語文課堂教學[A].2017年“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7.
[3]羅家學,楊國學,彭秀忠,等.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六卷)[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