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摘 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中國基礎外語教育迎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zhàn),其中最大的機遇就是信息化手段可以更好地輔助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引導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中快速進步和綜合發(fā)展,對于初中生語法教學而言,則需要基于信息技術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這也是要努力探究的地方。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語法意識;信息化手段
教育部2016年在北京師范大學聯(lián)合發(fā)布“中國學生發(fā)展六大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布正式預示著中國教育邁向了一個全新的臺階。就學生的英語教學而言,重視思維品質,重視情感引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提升學生英語語言應用的綜合能力將成為課程改革的總方向。對于初中英語而言英語語法教學一直以來是一個難點,主要原因是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核心語法的利用技巧,很多英語語法學習都是通過大量的機械練習來提升學生對規(guī)定性語法規(guī)則的記憶,但是學生一旦放松學習就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遺忘率和反復出錯的問題比較明顯,所以在后續(xù)的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的語法思維和活學活用的能力。
一、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特點和要求
(一)語言規(guī)則的基礎性
雖然學生學習英語正式開始于小學,但是小學的英語是真正的啟蒙教育,這個階段的英語基本上是以感知和理解為主的。所以需要英語老師帶領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但是這個時候主要是以感知理解為主,不會過多向學生灌輸語法知識點的。而到了初中,在小學英語學習的基礎上,學生開始接觸簡單的構詞法和基本的句型,而且語法的學習還是需要借助語言環(huán)境來完成的,所以這個階段的語法學習具有一定的基礎性。
(二)語法教學的漸進性
到了這個階段,初中英語老師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的關鍵在于能夠很好把小學生的英語基礎銜接搭配初中英語教學中,例如學生開始接觸最簡單的時態(tài)、尋找簡單的句子成分,主謂賓,定狀補。然后再逐漸利用簡單的對話、情景交際和語篇理解等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完整的語言規(guī)則學習,可以說初中英語語法具有循序漸進性。
(三)語法教學的啟發(fā)性
初中英語語法是最基本的語言規(guī)則,很多例句和文本本身都是相對比較簡單,但是這些看似簡單的語法規(guī)則基本上是隱含在選材中,例如閱讀部分的很多材料的理解需要師生之間的探究和推敲才可以很好地理解出來,而不是直接把語法規(guī)則搬出來講,所以初中英語語法更加需要啟發(fā)性。
二、基于信息化技術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語法學習的策略構建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不能夠機械式地對學生進行填充教學,而是需要借助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來啟發(fā)和引導滲透:
(一)借助信息技術,開展優(yōu)秀的語法教學導入
例如在學習英語語法的時候,特別是對于初一學生而言,他們對于基礎語法的概念是模糊的,這個時候,需要他們在與老師和其他學生的互動中逐步構建對基礎語法的認知,然后再進入新課,例如:There is a dog in the garden. And there is two cats on the table. 在這樣的例子中,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在某個地方有某物,會是there be 這樣的結構;最主要的是老師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出情景圖畫,這樣直觀性和圖文并茂的效應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然后老師根據(jù)導入的there be 句型很快導入到新課:下一步老師老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my family”的主題錄音正式進入語法點“there be”的學習。
(二)借助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優(yōu)秀的情形互動探究學習
從某些程度上講,語法學習屬于互動探究性的學習,例如老師要引導學生學習簡單的名詞單復數(shù),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電子白板呈現(xiàn)出The beautiful school yard, 然后用There be 句型把整個校園的基本事物介紹一遍,例如:There is a tree, and there are two buildings, there are three cars, there ?are many flowers and two boxes. 這樣的例句不但把原有的there be句型認真復習了一遍,更重要的是把名詞單數(shù)復數(shù)的基本概念滲透了進來,接下來,老師利用多媒體把與校園有關的很多事物的圖畫和英語名稱呈現(xiàn)出來,學生用there be句型進行問答為主的情景模擬,以此來完成對語法學習的理解和認知。
(三)借助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語法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訓練
在整個初中語法學習的過程中,很多英語老師容易出現(xiàn)的一個問題就是忽略了對學生的語法思維品質培養(yǎng),其實可以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引導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互動和訓練,主要是把圖文與聲音等信息鏈接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這樣一來整個語法的學習是在情景互動中展開的,而不是簡單的語言規(guī)則的疊加,例如:This is our beautiful school, the trees are green and sky is blue, the trees are green and flowers bloom.這樣的情境語言是從作文中摘選的一個小片段,老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對應的歌曲把這樣的句子讓學生模仿者唱出來,只有唱出來,學生才能不斷掌握名詞單復數(shù)和and的遞進的用法,即使遇到別的類似的句子,也可以很好地理解出來。因為他們是把語言點融合在情感中表達應用出來的,而不是機械的記憶和操練的,因此掌握的比較到位,而且還簡單。而且這樣有圖文、有音樂伴奏的圖畫式信息化教學無疑之間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生唱歌的時候聯(lián)想句子的用詞,而且也聯(lián)系到了生活情景。
其實英語語法有很多教學的策略,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支撐的新形勢下,需要老師結合情景與恰當?shù)恼Z言應用環(huán)境,不斷引導學生把語言點滲透在整個情景中,這樣一來學生成功習得語法,而不是學得語法。
參考文獻:
[1]吳茜蕓.基于信息化輔助教學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
[2]柳亞萍.以信息化手段推動初中英語教學的探討[J].長江叢刊,2017.
[3]張向陽,洪淑秋.英語語法教學新思路:語言意識培養(yǎng)教學[J].終身教育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