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伯
摘 要:在新課改倡導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趨勢下,為了更好地提高政治課教學質量,在政治課中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它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提高了教學水平,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積極的作用。在實施新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同時,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使新的教學理念貫穿于中學政治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中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擔負著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渠道,也是培養(yǎng)人才的主陣地。其實質是對中學進行“馬克思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中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仍面臨諸多問題。因此,當前必須認真總結中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經驗,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方法和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一、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實施新教學的必要性
1.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新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它以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運用頭腦,獨立思考,大膽想象,使學生能夠參與課堂。在應用新教學過程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課堂中的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2.提高教師的認知水平
教學活動的發(fā)展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教學思維過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中學政治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感。它要求教師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因此,在中學政治課中實施新的教學勢在必行。良好的教學過程必須是師生參與師生互動與協(xié)調的過程。因此,良好的教學過程需要運用新的教學手段來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3.增強政治課的吸引力
與傳統(tǒng)的灌輸教學法相比,新教學從學生的思維立場出發(fā),不斷激勵學生,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教師的內容。新教學能使學生深刻理解教師教學內容,體驗政治課的樂趣。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了解知識和政治理論,變得生動。政治課的講解能力增強,立體感更強烈。在學習政治理論的同時,學生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使政治理論能夠更好地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二、中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殊性與問題
1.學生的學習興趣薄弱
中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高等教育群體,具有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群體的獨特特征。具體而言,中學生來自不同層次,綜合素質較差。這樣,學習能力和態(tài)度就存在很大差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一門純理論性的教學課程,有著系統(tǒng)而深刻的知識內涵,使學生難以理解和厭煩。二者相結合,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越來越淡漠。在思想政治課中,學生主動性差。他們上課時既不認真聽也不記筆記。即使是現(xiàn)在,學生也曠課逃課。此外,學生還認為思想政治課是無用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課盲目地根據課文進行宣傳,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這樣的理論知識對學生未來沒有益處。
2.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
教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擔者和領導者。只有通過教師的言行,理論知識才能被傳遞。那么,教育者的素質將直接影響到教育的有效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和靈活的語言組織能力,還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實現(xiàn)主動、有效的課堂控制能力。但目前,為了節(jié)約教學成本,我們通常采用大班授課的形式,即安排很多名學生在一個足夠大的教室里上課,這極大地考驗了教師的課堂控制能力。然而,在當今大多數(shù)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控制能力不強。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仍然使用粉筆教學,在傳統(tǒng)的“灌輸”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中進行教學,在浪費時間的同時,很難對學生的知識進行很好的教學;有的教師在把多媒體課件擺在電腦前,一邊用電腦一邊教課。因此,學生不能認真聽講。
3.縮小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地位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煉和掌握離不開學校教學,尤其是思想政治課的開放。無論從社會的角度還是學校的長遠發(fā)展來看,思想政治課作為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體現(xiàn)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軟實力。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放在學校教育的首要位置,抓好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影響而言,學校特別注重實踐性課程,從而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設和投入。思想政治課的要求越來越模糊,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忽視越來越大,極大地降低了思想政治課的地位。從社會和政府的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論過于深刻。政府要把思想政治課的內容轉化為樸素的語言,以促進學生的理解。
三、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
1.接受新觀念
要想實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多層次轉型,關鍵是要落實到位,改變我們的思想。師生應認識到,創(chuàng)新與思想政治理論的結合有助于優(yōu)化課堂氣氛,同時縮小思想政治理論課師生之間的距離。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創(chuàng)新是適合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在這一前提下,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有助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如果教師和學生能夠接受新思想,他們可以將創(chuàng)新融入各種過程的思想政治課堂中,從而構建一個更加和諧的課堂氛圍,消除形式上的思想政治教育。
2.綜合運用多樣化的課堂技術
思想政治理論教材具有顯著的抽象特征。如果他們不致力于更新方法,學生會覺得思想政治理論課枯燥乏味,不能激發(fā)他們對學科的興趣。為了改善現(xiàn)狀,教師有必要在課堂上引入各種手段和方法,通過課堂辯論、演示演講、模擬情境、社會調查、視頻教學等綜合措施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必要時,小課堂游戲也可以穿插在思想政治課的日常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娛樂和互動來克服。
3.完善評價過程
創(chuàng)新平臺有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相應的課堂評價也體現(xiàn)出新的特點。對于思想政治課來說,課堂評價應該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課堂評估有助于反映現(xiàn)階段課堂的整體效果,也為以后的日常教學提供參考。通過使用創(chuàng)新手段和措施,可以進行實時監(jiān)控,并在量化信息的前提下,為評估提供必要的參考。因此,與傳統(tǒng)的評價過程相比,創(chuàng)新有助于獲得更為準確的評價信息,因此教師可以改進當前的思想政治課堂模式,提高思想政治課堂的綜合教學水平。
在政治課堂中,解決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出發(fā)點,通過教師提問吸引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在解決每一個問題上獲得成就感,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產生強烈的政治課。在課堂上,探究式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發(fā)揮自己的自主性。通過學生的學習,學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疑慮。然后,教師在有針對性的指導下解決學生的疑慮,從而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參考文獻:
[1]徐志宏.思想理論教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1.
[2]王培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8):79-82.
[3]余波.充分發(fā)掘人文內涵推進高職思政教育:試論當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改革[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