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虹
(巴音郭楞職業(yè)技術學院,新疆庫爾勒 841000)
隨著全面素質教育的推進,學校不僅要注重知識點的講授,還需要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尤其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感?,F(xiàn)在,很多高職學校將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在一起,這是學校思想教育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斷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目前,我國高職學校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擁有技術的技術人才和擁有高素質的勞動者。技術人才不單單需要掌握一定的機械操作技能和豐富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擁有很強的責任意識,只有提高人才的責任意識,才能推動社會健康的進步和發(fā)展。高職學校的學生還處在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他們的價值觀、 人生觀、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因此這個階段的學校教育尤為重要。學校需要定期展開思想教育課程,在思想教育課堂中教師應該將社會責任、 職業(yè)意識和個人的理想三者結合,幫助學生培養(yǎng)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形成自己的職業(yè)觀點以及找到個人奮斗的理想。同時,高職學校在展開思想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開,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1]。
高職學校可以將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三個倡導”思想聯(lián)系在一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導”主要指的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是國家層面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是社會層面的要求;“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是公民層面的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和思想價值。高職學校在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開,并且要將價值觀融入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刻的把握核心價值觀的內核,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和掌握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并且將核心價值觀融入自己的思想中。高職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過程中,需要帶領學生深刻的體悟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個國家層面的價值觀點;體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個社會層面的價值意識;理解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個個人層面的價值目標。因此,高職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時,需要充分的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核,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2]。
高職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過程中應該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識。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和建立是建立在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的,因此需要加強對核心意識的認知與了解,這樣才可以做到知行合一。認知和理解是實踐與行動的基礎和支撐,如果內心沒有認知和認同的話,會嚴重影響實踐和行動。高職學校在鍛煉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教育里,需要利用各種方式引導同學們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推動同學們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社會責任感的理解和認知,逐漸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體悟。同學們的理解和認識不單單局限在思想認知的角度上,還需要增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的過程中成長與進步,自覺地提高和培養(yǎng)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只有情感與想法統(tǒng)一,社會責任感的教育才可以真正實現(xiàn)。高職學校在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需要和專業(yè)知識的教學結合在一起,同時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社會意識和思想政治修養(yǎng)[3]。
高職學校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和教育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其中主要包括社會道德和國家情懷。社會道德主要指的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在社會進展的過程中沉淀和積累下來的社會標準。國家情懷也是社會責任感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社會的價值標準,它可以深刻的反映出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包含著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價值追求,還包括了對社會和國家深深的責任。高職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時必須緊緊圍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展開,還需要將國家情懷和社會道德作為重要的培養(yǎng)內容,還可以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結合在一起,推動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
社會道德的教育是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的核心。高職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過程中需要將社會道德的教育放在最為重要的地位,重視學生的道德素質。目前人們的社會生活領域逐漸增大,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不斷地增加,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社會秩序和保持社會穩(wěn)定。社會道德在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方面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人們的思想文明情況和道德修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社會道德重要的基礎。日常社會生活中的社會道德是在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形成和完善的,例如講禮貌、講文明、遵守公共秩序等。社會道德在維護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以及維持社會公共生活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社會道德是一種充滿能量的力量,可以維護社會的安寧,能夠約束人們的行為。人們應該遵守社會道德,擁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這樣才可以得到別人的尊重,才可以獲得他人的認可。因此,高職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時候需要加強社會道德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社會道德的過程中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并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中,從而讓他們在專業(yè)知識和思想素養(yǎng)等方面都獲得茁壯成長。
高職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時還需要重點培養(yǎng)國家情懷。國家情懷是社會責任感的重要組成內容,它也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非常緊密的關聯(liá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可以看出愛國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中最為重要的內容,這也成為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標準和方向。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教育中,愛國是最為重要的,敬業(yè)是人們的行為準則,誠信友善是最為基礎的,人們只有遵循這些價值準則,熱愛祖國、熱衷于自己的職業(yè),才算是擁有社會責任感。國家情懷產生和形成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是支持學生成長進步的重要動力。目前的中國社會處在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學生需要滿懷愛國情懷,擁有社會責任感,將個人理想與祖國的繁榮昌盛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時,國家情懷的教育和培養(yǎng)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能夠將國家情懷作為人生的信仰和行動指南[4]。
學生是當代中國發(fā)展和進步的主力軍,他們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程度,還有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等,會直接影響社會的發(fā)展,影響中國精神文明的建設和文化軟實力的提高。高職學校的學生未來將是國家主要的技術工作人才,他們畢業(yè)之后主要從事服務和生產的工作,優(yōu)秀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較高的社會責任感是必須的。因此,需要不斷地發(fā)掘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的路徑,努力提高高職學校的學生專業(yè)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5]。
文化育人是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文化是推動社會發(fā)展和進步極為重要的力量,學校文化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更是起到關鍵作用。學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道德素質等方面,它形成于社會發(fā)展和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有著很強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學校的文化主要受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以及各種社會優(yōu)秀文化的影響,還有學校教育教學的影響,它吸收著各種優(yōu)秀的文化,促進著學生成長與進步,推動著學校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目前,很多學校受到社會生活的影響,大多數(shù)學生缺少社會責任感,愛國主義情懷較為薄弱,這樣很難成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高職學校應該針對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展開校園文化活動和實踐活動,激起學生的奮斗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學校可以利用校訓和校風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還可以組織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建立責任感,增強愛國意識;還可以組織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活動,并且將優(yōu)秀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中,這樣可以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影響,提升他們的思想文化素質,使他們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途徑。高職學校需要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定期組織思想教育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思想和行動兩個方面都受到教育和熏陶。另外,思想政治教育還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需要根據(jù)新時代學生的個性和特征,可以將生活實際作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造性的展開工作。高職學校還可以從學生關注的方面出發(fā),找到最為合適的切入點,將解決學習問題和解決思想問題相互連接在一起,幫助同學們解決好國家、社會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需要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教育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還需要踐行社會主要核心價值觀,將思想政治的教育、愛國主義以及文化育人當作是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高職學??梢栽谂囵B(yǎng)教學學生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這樣才可以將他們培養(yǎng)成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與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