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瑤
摘 要:說明文是一種運用極為廣泛的文體,它與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密切相關。筆者在論文中主要闡述兩大方面:第一部分:分析了小學說明文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為后面的研究提供基礎和依據(jù)。第二部分:針對以上教學現(xiàn)狀,結(jié)合課例,探究如何從有效解讀、有效設計和有效拓展三個維度進行說明文閱讀教學,實現(xiàn)有效教學,使學生能更好地達成說明文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說明文;有效;教學策略
在語文教學中,說明文的教學是不可忽視的。然而,在實際課堂上,多數(shù)說明文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其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內(nèi)容局限,方法單一,教學缺乏深度的探索,因此突破說明文教學瓶頸,優(yōu)化說明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開拓說明文教學的新境界,非常迫切。
一、說明文的教學現(xiàn)狀
如今的說明文教學,筆者常常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會忽略說明文文體的特殊性,一部分的教學往往只局限于文本,簡單粗暴,不拓展不生成;另一部分教學為拓展而拓展,在單位教學時間內(nèi),壓縮課內(nèi)說明文的學習時間,轉(zhuǎn)而補充了大量課外資料,實際上也只是“信息的堆砌”,將語文課上成了科學課。
二、說明文的閱讀教學策略
綜上說明文的教學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筆者結(jié)合實際教學案例,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一)凸顯文體特點,實現(xiàn)有效解讀
1、明確文體特殊性:在教學中,教師應明確教學的任務是讓學生達到理性的信息提取,而非詩意的感悟,語言的表現(xiàn)風格不盡相同,自然不能“一法以教之”。
2、關注說明方法: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就像一盞盞明燈,點亮了原本灰色無趣的科學知識,但不能流于表面,不能只滿足學生明白概念,應讓學生透徹理解,既遷移又運用,讓學生明白說明方法的關鍵點就是針對事物的特征而作的說明。
3、了解文章的編排意圖:在學習解讀文本時,教師就不能止步于字面上的信息,還需要多去挖掘文章背后的思維價值,如《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其實是著眼于“變化”,《自然之道》所探討的當然不止是海龜,而是適者生存的客觀規(guī)律、《假如沒有灰塵》,絕不僅僅只著眼于灰塵,而是借由文章引發(fā)思考——事物都具有兩面性。
(二)關注學情起點,開展有效設計
學習興趣是一切學習行為的起點,把握學生的學情特點,從學情出發(fā),關注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搭建支架——賦予學習活動儀式感
沒有使命感的學習,無異于強加灌輸,難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因此,搭建支架,讓學習變得有儀式感,顯得至關重要。
在執(zhí)教五上課文《鯨》時,我邀請學生共同完成“鯨族全球系列推廣活動”。
活動一:推廣活動之全球演說
其一,通過學習課文,利用思維導圖,整合信息,確定框架,完成內(nèi)容的梳理。
其二,教師提供另一篇“鯨”的科普文,語言蒼白無趣,讓學生對比,從而引出說明方法的不可或缺。
活動二:推廣活動之形象大使選拔
由于推廣活動的宣傳手冊上需要選擇一種鯨作為形象大使出現(xiàn)在封面,引出讓學生討論:須鯨和虎鯨誰更合適,給出理由,進一步提取有用信息。
活動三:豐富宣傳手冊
引導學生思考,這份全球推廣的宣傳手冊,還需要哪些內(nèi)容才可以使其內(nèi)容更加豐富,歸納學生提議如:鯨的年齡、鯨的保護,讓學生用學過的方法提取信息并概括。
活動四:關注時事
如今,全球范圍內(nèi),鯨的數(shù)量正在不斷減少,等待人類的救援,請以鯨的身份向人類寫一份“告白”。
完成學習后,學生收獲了一份自己定制的宣傳手冊,封面是鯨的圖案,內(nèi)容有思維導圖,有演說稿,有鯨的知識,有鯨的告白。通過系列活動讓學生有了參與感,使命感,使學習活動充滿儀式感,縮短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既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又提升了能力。
2、合作學習——賦予學生任務感
人教版課文《月球之謎》,一位老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就設計了巧妙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完成任務。這樣類型的設計,落腳于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具有任務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高效達成學習目標。
(三)立足課程需求,追求有效拓展
語文課程具有開放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僅僅憑借課內(nèi)的說明文,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因此,課外拓展必不可少,但筆者認為這種拓展應該是“戴著腳銬跳舞”,因此一定要避免脫離實際,漫無邊際地盲目拓展,務必保證程度深、有效的拓展。
結(jié)束語:
說明文對于訓練學生的說話寫作的條理和邏輯是具有不可代替的價值,它更像是引流,每一篇文章帶領著孩子們?nèi)ヌ剿髌婷畹淖匀皇澜?。帶領說明文的語言探索的落腳點應該是——真實,而不是文質(zhì)兼美。因此,說明文教學要樹立正確的文體意識、立足于學情,著眼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讓說明文的教學做到真正有效。
參考文獻
[1]王榮生,陳隆升.實用文教學教什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鄭桂華.語文教學的反思與建構(gòu)[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3]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葉蒼岑.說明文的語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