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娟
摘 要:小學階段,有好多小學生,特別是初學寫作文的小學生,由于對生活的觀察了解有限,獲得經(jīng)驗也很少,所以寫起作文常常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從而害怕作文,作文內容空洞。針對這一點,我覺得利用恰當?shù)膶дZ能引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從而產生寫作欲望,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寫作,是提高課堂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鍵詞:作文 興趣 教學
一、巧用導語,激發(fā)興趣
縱覽優(yōu)秀作文,無不是作者感情的寄托,無不是緣情而寫。于是,在作文教學中,我首先找學生感情的切入點。我自己先從本次作文的目的意義出發(fā),引導學生對作文題目產生興趣。例如寫《我的媽媽》這篇作文,我就從自己的切身體會考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媽媽,每個媽媽都無怨無悔地愛著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也都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媽媽,同樣也希望別人尊敬和愛戴自己的媽媽,那么我想愛與分享是突破口。于是我問學生,你愛你的媽媽嗎?學生齊聲說:“愛!”接著我問你的媽媽漂亮嗎?你的媽媽可愛嗎?你的媽媽溫柔嗎?等等,用這些導語來激發(fā)學生對作文題目產生興趣。接著我又問學生,老師想了解你的媽媽,同學們也想了解你的媽媽,你愿與大家分享關于你媽媽的一些事情嗎?等等,用這些話來啟發(fā)學生用媽媽的為人處事來表現(xiàn)媽媽。學生們往往異口同聲地微笑著說:“想!”[1]
二、放松心情,自由表達
有了興趣,有了寫作欲望,作文內容到底寫什么才貼題,從何寫起。這些問題是學生動筆寫作文前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這就要求我與孩子們一起探討。于是我在課堂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表達的空間,讓孩子們先把要寫的內容說出來,再取舍材料。經(jīng)過一番思考,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同桌兩人間談論自己要寫的作文內容,分析是否符合要求。并且我給出一些話題提示,比如寫《我的媽媽》,我提示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媽媽的優(yōu)點和缺點,自己為什么愛自己的媽媽,關于媽媽給你印象深刻的一兩件事情是什么。這樣,孩子們談論媽媽有了話題,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作文有話可說了 ,作文的要用的有用材料也有了。[2]
三、擴大閱讀,豐富知識
想要寫好作文,需要具備豐厚的知識儲備,而知識的儲備除了在課堂上學習之外,最好的途徑就是閱讀,通過閱讀可以儲備各種各樣的知識,這樣在寫作的時候才能寫出內容深刻、獨具特色,新穎別致的好文章。因此,我引導學生閱讀,除了教材之外,還多閱覽課外書籍,特別是那些名家名著,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很多知識,除此之外我還引導學生讀一些自然科學知識,接觸各類的知識。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我還在班級中組織一些閱讀專題或者閱讀小組,讓學生在閱讀課上交流閱讀心得,互相推薦書籍。這樣,學生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從古今中外的書籍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識材料,不僅開闊了視野,而且活躍了思維,知識豐富了,在寫作的時候自然就不會感到無從下筆,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四、整理材料,口頭作文
學生有話可說了,還需要將作文材料經(jīng)過整理,才能成為層次清楚,結構合理的文章。為了讓學生思路清晰,有條理地表達,我先鼓勵平時作文優(yōu)秀的學生在課堂上口頭作文,集體評論作文的優(yōu)缺點,并且給出建議。經(jīng)過孩子們之間取長補短的補充,還有自己的總結提升,作文的基本內容和形式也就都有了。有時根據(jù)需要,我還給學生讀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還讓學生回想一下自己讀過的有關書籍,把這些內容融合在一起考慮打好腹稿。這時孩子們往往已經(jīng)胸有成竹、一臉的自信,躍躍欲試,沒有半點怕作文的皺眉苦臉了。
五、共同寫作,教學相長
為了增加作文的趣味性和學生走得更近,和他們共同體會寫作的苦與樂,身體力行教育孩子們給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我也常常和學生一起寫作文,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學生聽,與學生互評各自的作文,與他們共同分享勞動成果。最后再把自己的點點滴滴體會記錄下來,以供以后的作文教學參考。師生同處一室,教學相長,其樂融融,何樂而不為?
六、創(chuàng)設氣氛,完成寫作
在作文過程中我還注意給學生創(chuàng)設溫馨的寫作氛圍完成寫作。在寫作過程中保持教室安靜,學生有問題提出時,注意輕聲交談。多用表揚鼓勵的語言把學生作文的不足之處轉化為探討的話題,和學生商量解決??傊o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進入寫作狀態(tài)的心境,幫助孩子們寫出有自己個性特點、內容充實的作文。這樣學生作文常常完成的既快質量又高。
七、多樣評改,培養(yǎng)能力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做好了評改,才能在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首先,我在批改學生習作的時候,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從他們的習作中選取幾篇具有有特色的文章,進行講評,使學生在教師的對比講評中受到啟發(fā)。其次,我還根據(jù)學生文章的共同點進行評價,提出一些學生寫作文的共同優(yōu)點,揭示一些學生的共同缺點,提出總體性的修改建議。然后,我還將學生習作中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文章整理出來,經(jīng)批改后讓學生共同閱覽,張貼到教室后邊的黑板上,讓學生對自己同學的文章進行賞析。最后我把一些具有共性問題的習作拿出來讓學生共同評定,分組討論并且給出自己的修改意見,然后我再針對學生的修改意見進行講評,通過“評―改―評”的循環(huán),讓學生真正評有所得。
以上是我在課堂作文教學上的一些淺見,和大家在一起探討交流,希望能給我們的課堂作文教學出一點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管韞梅.淺談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A版,2015.
[2]黃愛明.作文教學應重視自主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C].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