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小娟,重慶市輕工業(yè)學校
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的開展就是為社會培養(yǎng)初級的會計人員,讓學生掌握足夠的會計軟件知識,從而對會計數(shù)據(jù)進行搜集、存儲和處理。然而,就當前而言,我國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計電算化教學并未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他們往往過于依賴教師,這樣就難以提高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效率。
1)師資力量的匱乏。在電算化師資隊伍中,許多教師都是在會計專業(yè)教學多年,在電算化改革實施的過程中,他們從基礎開始,慢慢摸索出了一條會、電結合的教學門路;另有一部分教師是后經培訓的計算機專業(yè)教師,經過會計科目的培訓上崗教學。以上兩種教師雖都在從事會計電算化教學,但實際教學經驗皆因“半路出家”而顯得不夠專業(yè),所以不能充分滿足會計電算化作為專業(yè)科目的教學之用,盡管在教學方面有許多可圈可點,但總歸存在一些不足。2)教材內容與國際化銜接不夠。在我國經濟體系全面發(fā)展的同時,與國際化接軌的力度已日趨豐滿,會計科目的國際適用性應滿足社會發(fā)展之需。到目前為止,各大院校的會計電算化教材在選用上仍存在自行編寫的內容,這樣的教材勢必影響與社會發(fā)展同步的速度。
為了全面提升會計電算化專業(yè)的教學水平,那么中職學校要對任課教師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培訓,進而使得教師能夠增加對會計、電子商務以及計算機網絡等有關專業(yè)知識的了解與掌握。除此以外,學校還要鼓勵教師積極地進行自學,使其不斷地更新自身的知識與技能,將最新的知識與最佳的技能傳授給學生,這樣才能達到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充分滿足當今社會對會計電算化人才的需求。
初級的會計電算化科目內容把工資核算等放在電算化領域中加以運用,而當前狀態(tài)下,全面且系統(tǒng)的會計電算化內容更注重現(xiàn)實應用,現(xiàn)階段是最重要的發(fā)展階段。目前為止,會計電算化所要達到的目標為財務方面的管理和決策。以財會軟件作為現(xiàn)狀來分析,會計專業(yè)的學生其基礎以及學習設施的配備為條件,中職學校的會計電算化課程應著重考慮核算電算化,這一基礎恰恰是最重要的知識體系,這樣的定位才更符合會計電算化的內容設定。
3.3.1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有效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主要指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目標來設計并構建學習任務,同時以講解或演示等形式,讓學生了解完成任務的思路、操作流程和結果,然后再讓學生邊學習邊操作,以此來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此種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而且還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開展會計電算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采用此種方法,讓學生實現(xiàn)了在“做中學,學中做”,進而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不僅學習到了新知識,而且還掌握了新技能。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來講解教學內容;其次,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并且要求他們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最后,由教師對其實施考核、評價?;诖?,學生在學習時就可以產生一種壓力,相互之間不甘示弱,從而創(chuàng)建了一種融洽的競爭氛圍。這樣學生在高效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還較好地吸收和消化了知識點,提高了自身的專業(yè)技能水平。
3.3.2 科學運用案例教學法
所謂的案例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教學目標的需求,幫助學生制定完善的學習方案,幫助學生掌握新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其步驟分為以下五點:首先,教師要結合教學的內容與教學的要求設計案例;其次,把學生科學、合理地分成若干個小組;再次,結合設計的案例科學地安排學生的崗位,學生按照自己的角色上機操作,在一定的時間內上交案例操作的信息與數(shù)據(jù)。在操作案例的過程中,小組的全體成員可以一起討論與研究,以便于解決遇到的問題;然后,每個小組可以派學生代表發(fā)言,指出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解決的方法以及無法解決的問題等;最后,教師為學生講解遇到的難題。通過案例教學方法,學生不但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而且還能解決問題,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動腦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本身的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試圖扮演會計的角色,并以角色分工的形式來加工會計數(shù)據(jù),以此來幫助他們深入理解會計知識的內涵,進而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實際上,相比較而言,會計知識的學習往往要比其他學科的學習更加單調乏味。而且,會計電算化的學習又基本以應用會計軟件為主,因此,必然會碰見無法理解的問題。然而,如果利用多媒體,我們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問題的難度。比方說,在學習系統(tǒng)管理模塊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將兩種身份職責的作用與大小弄混。此時,教師就可以采取舉例子的形式,將賬套主管比作班主任,系統(tǒng)管理員比作技校中的學生科,從而有助于學生對其加以理解。
總之,在會計電算化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的會計電算化理論知識,還要提升學生操作財務軟件技術的能力,這也是中職學校的重要培養(yǎng)目標。為了能夠確保會計電算化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必須以學生的就業(yè)為主導,為了適應目前人才市場的需求,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依據(jù)專業(yè)課程目標定向,采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手段,要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意識與能動性,進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