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2010年由美國夢工廠制作的《馴龍高手》改編于葛蕾熙達·柯維爾于2003年所著的同名兒童文學作品《如何馴服你的龍》,獲得2011年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與最佳動畫長片獎提名。2014年《馴龍高手2》上映,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提名。時隔5年,作為大結局的《馴龍高手3》不負眾望,沒有成為“狗尾續(xù)貂”之作,很好地完成了作為兒童動畫電影的教育學社會功能。隨著世界各地本土優(yōu)秀影視劇的出現(xiàn),對其經(jīng)典化原因研究的持續(xù)也說明傳統(tǒng)文本文學的市場被影視文學侵占。本文將從文化資源、人物設計、情節(jié)敘事及現(xiàn)實意義分析《馴龍高手3》的優(yōu)劣得失。
一、制造情境:借鑒挪威文化
自《馴龍高手》第一部開始,弱小的孩童在逆境中成長,這是游牧民族或漁獵文明中成年男子成熟化的慣常之路?!恶Z龍高手2》進而講述年輕的酋長面臨同一民族不同部落的沖突,利益的分爭往往構成武力斗爭的原因,最后因共同的外敵或者真誠的溝通而冰釋前嫌,部落聯(lián)盟由此建立?!恶Z龍高手3》則超出“利”的層面,將觀念的差異設置為矛盾的焦點,葛林魔以征服龍、奴役龍、生殺予奪龍為樂,小嗝嗝則以人龍和諧共存為奮斗目標。
就動畫影片而言,《獅子王》的文化原型源于《哈姆雷特》,即中世紀歐洲的王族復仇,《花木蘭》借鑒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女子替父從軍建功立業(yè)的故事,《納尼亞傳奇》宣揚基督教上帝舍身救人方能再生的圣主仁心,《功夫熊貓》則由武林恩怨傳播具有中國功夫內涵的華夏哲學?!恶Z龍高手》系列也有其獨到之處,它取用的是中世紀的北歐挪威文化資源。人世生活方面,維京人的種族代稱使觀眾得以直接回到漁獵海盜橫行的中世紀歐洲北海的蠻族拼殺之中。劇中人的服飾及建筑,完全遵照了皮毛防寒、伐木為屋的歷史史實。地理環(huán)境方面,北歐島嶼林立,海岸線曲折,草木豐茂,地形奇特,《馴龍高手3》仿佛是真實挪威的再現(xiàn)。再如主角夢想之地的出現(xiàn),靈感可能源于第四紀冰川影響而生成的北歐U型谷形態(tài)原型。龍族翱翔天際時常出現(xiàn)幻化的極光,饋贈給了觀眾一束神奇宇宙的魔力之光。
《獅子王》以陸路生物的世界來展現(xiàn)人世爭奪權力的殘酷,《海底總動員》寫海洋生物在神秘海洋里對自由夢想的追逐,《馬達加斯加》寫動物園里的動物反抗約束、追求自由?!恶Z龍高手》系列是對天際空間的一種利用,龍這種動物的選取與《阿凡達》中對“龍”的想象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是再現(xiàn)“蠻族”,《瘋狂原始人》表達的是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穴居人如何在族群內部自我變革,從而開動大腦、創(chuàng)造新知?!恶Z龍高手》并非說維京人如何進行智力革命,因為在西方中古史上,冷兵器文化為主流,倘無近代科技革命的出現(xiàn),中古維京人創(chuàng)造的文化仍然十分可觀。與維京人相應,龍族在劇中是一個與人類平等的族類,人類對其又愛又懼。同樣“人化”的龍族以一個需要人類包容理解的族類出現(xiàn),小嗝嗝身上的領袖特質即是這個維京血統(tǒng)能夠贏得與之完全不同生物基因族類信任的理由?!叭伺c動物平等共處”而不是“動物僅為人之寵物”的求證歷程十分久遠,但由于人性的復雜,如葛林魔之流,可見真正實現(xiàn)這種期望仍有不短的路要走。
作為中古部族,知識、情感、意志對其而言,是一個既感性又理性的綜合體;情感影響意志力,感性特質的不同也影響人對知識類別的喜好。在《馴龍高手3》中,我們可以看到維京人人人皆有治業(yè),沒有游手好閑的;族人相信酋長的判斷,“同仇敵愾”;酋長有一個智力多元的智囊團,酋長的決斷能夠符合“仁智勇”的標準。部族之間沒有懷疑,酋長的言行也是表率。由此可見,本劇并非僅從地理因素借鑒挪威文化,在族群崛起原因層面,理想化了的維京人所表現(xiàn)出的良善的一面與中古歷史的優(yōu)等人性不謀而合。
二、模式化:動畫電影的人物類別
縱觀美國夢工廠動畫電影,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模式化的人物群體。動畫電影中的主角,無論男女,無論人獸,往往并非生活在幸福完美的家庭之中?!恶Z龍高手3》中的小嗝嗝是幼年喪母、青年喪父的孤兒?!豆Ψ蛐茇垺分邪氈挥幸粋€繼父,后來才發(fā)現(xiàn)雙親俱在?!肮聝呵楣?jié)”有著基礎的必要性,因為在常規(guī)倫理中,無父無母才能構成一個未成年人自由私生活的基礎,而自由無限制的私生活才能為觸碰社會規(guī)則帶來可能,積累實力挑戰(zhàn)社會規(guī)則才使得劇情可以突破常規(guī)。并且,失孤的男青年須有一個搭檔,即率真的女青年。這位女青年未必要多么高深智慧,她只需要“率真”,真誠地愛著男主角?!恶Z龍高手3》的阿絲翠德即是如此。在人們普遍的世俗期待中,中國俗語“女慕貞潔,男效才良”也可以作為這種“男智女真”模式的支撐。
男主角與女主角之間并非二人同體,他們之間需要一個橋梁。這一橋梁需要真正的大家長來充當,即真正的智囊,部族的元老。在本劇中,小嗝嗝的母親沃爾卡扮演此類角色。她有著特殊的交質經(jīng)歷,有著愛族的本性。沃爾卡是率先要查看葛林魔行蹤的人,是在全族首次搬遷落腳時因饑餓而發(fā)出騷動時提出建議的人,也是在兒子小嗝嗝猶豫不決時鼓勵女主角勇敢勸諫的人。智慧往往體現(xiàn)于一個瞬間的決斷,而智慧的積累卻需要長期的努力乃至天分。與智慧的元老相對應,還有一個固執(zhí)的舊臣,堅守著過去的規(guī)則,劇中高博就飾演此角色。
在主角的領袖光環(huán)下,率先出現(xiàn)在聽覺系統(tǒng)中的是意見支持者。此類人與領袖有著一致的開創(chuàng)精神。劇中拉夫納特和特夫納特,他們像一對說相聲的人,一唱一和引導著輿論。而恰恰是發(fā)表意見十分迅速的人,在實際戰(zhàn)斗中容易出現(xiàn)偏差,多嘴的拉夫納特便成了葛林魔鎖定維京人移居地的契機。此外,胖子與吉祥物往往一并同行,劇中魚腳司和詛咒魚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或是激烈的意見爭辯中,其現(xiàn)身成為一種娛樂性的廣告,使觀眾的神經(jīng)為之放松;再有潛在的繼承者,即自命不凡的鼻涕蟲給觀眾一種維京人族群領袖延綿不息的印象;再如年輕的完美者,即身體和形象臻于完美的埃雷特,使劇中人群彌補了男主角小嗝嗝的形象或身體的不足,由此而造成全劇正面人物團隊的完整性。
無獨有偶,我們在《花木蘭》中,也可以找到基本一致的模式化角色團體。木蘭以智慧勇敢的形象出現(xiàn)而李翔則以忠誠真摯的特點定格,李翔的參謀則是固執(zhí)的舊臣,木須成了神獸化的元老,和尚與蛐蛐分別是“胖子和吉祥物”,另外瘦子和獨眼青則扮演意見支持者的角色。再如加強版的動畫科技電影《變形金剛1》也難逃模式化的影響。在變形金剛中,與其說擎天柱是主角,不如說大黃蜂是主角,原因在于大黃蜂年齡小,擎天柱更有“部族的元老”的意味,而有《大黃蜂》電影翻拍說明“大黃蜂”更有變形金剛的普遍象征性。真人主角山姆實際上反映出人類作為機器人搭檔的真誠性,多么智慧并未見得。在汽車人團體中,久經(jīng)戰(zhàn)場的鐵皮會提出忠誠的意見,狗則是明顯的吉祥物,開朗奔放的爵士和救護車代表的是群眾意見支持者。仔細分析其他美國動畫電影,雖然會有細微的不同,但基本會與《馴龍高手3》的人物模式化基本一致。
維京人與龍族的合作是一種開創(chuàng)性的想象,在與葛林魔的斗爭中,每個角色都各司其位。虛構的動畫對現(xiàn)實的尊重是電影為觀眾認可的基礎。在現(xiàn)代性格類型中,冷靜沉著、熱情奔放與閑適無爭可以作為性格分類的三種基本類型?!恶Z龍高手3》也遵循了這一規(guī)律。在劇中,男主角小嗝嗝、女主角以及輿論制造者、潛在的繼承人、年輕的完美者可以視為“武功團體”,他們個性張揚,渴望依靠體力和智力建立新的生活。元老智囊、固執(zhí)舊臣可以視為“文功團體”,他們同樣對族之延續(xù)竭盡所能,有的善于在時間節(jié)點予以鼓勵,有的長于堅守歷史的教訓。而劇中的胖子和吉祥物則屬于“無功團體”,例如魚腳司喜愛研究各種龍類,津津樂道于此,實際上,劇中現(xiàn)身卻沒有發(fā)言的“路人群體”也基本屬于“無功團體”,他們的生活構成維京族群的日常生活主體。
與維京人的塑造相比,夜煞和光煞的設計更為可圈可點。此類龍超出了中國吉祥四爪龍和西方邪惡噴火龍的刻板印象。他們有著光滑的身體,魚類的尾鰭,貓科動物的特征形態(tài)。最為關鍵的是,貓的眼睛使夜煞和光煞十分迷人。“以貓為龍”的做法也給夢工廠動畫電影的日后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想法。至于邪惡勢力葛林魔的形象與《花木蘭》中的匈奴、《納尼亞傳奇》中的女巫、《獅子王》中的刀疤則有著一致的刻薄、冷酷、消瘦的共性。
三、推進敘事:否定之否定的規(guī)律
在西方的歷史史書敘事中,無論是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還是希波戰(zhàn)爭,呈現(xiàn)給讀者的是一種規(guī)律性的存在。著作者雖然會觀察到細枝末節(jié),但往往以一種否定之否定的方法來推進戰(zhàn)爭的敘述。
訓練、挑戰(zhàn)與決戰(zhàn),是一場戰(zhàn)役的三部分?!痘咎m》中軍隊苦練、尋找匈奴而發(fā)生戰(zhàn)斗,最后因生存的威脅而孤注一擲反而絕處逢生。《納尼亞傳奇2》也是如此,黑夜偷襲反而失敗,守城之戰(zhàn)反而大獲全勝?!恶Z龍高手3》在短短90分鐘的時間內沒有突破這一敘事規(guī)則。葛林魔第一次出現(xiàn)實際上敗于小嗝嗝所設計的陷阱,只是葛林魔似乎技高一籌,并非進行沒有實力的偷襲,各種毒龍的出現(xiàn)迫使維京人離開大本營。在此之前,我們也能看到維京人打鐵、馴龍的軍事化生活。在決戰(zhàn)中,也是由于葛林魔抓到了夜、光二煞,維京人的生活回到了起點。最后上演了空戰(zhàn)對陣海戰(zhàn)的奇妙一幕,從龍身上學到了飛行服和飛行術使維京領袖團隊俯視葛林魔船隊,以火燃木的常識更高漲了劇情,最后小嗝嗝以情化龍、以死獲生的“機關一解”,使光煞感到了人類的善良和真誠。
在西方的各類電影中,似乎凡是有爭奪對象的情結,對立的二元終究要有主角先敗后勝最后皆大歡喜的設定?!蹲詈蟮奈涫俊肥敲黠@地“先敗后勝”;《怦然心動》也是女主角開始難以吸引男主角,后半段才獲得男主角追求;也有個別成為永久經(jīng)典的電影違背了這種慣例,如《勇敢的心》是先勝后敗,悲劇性的結尾最終鑄就了殘缺性的美。與之相比,前不久上映的《印度暴徒》有對立雙方前后5次對決,也需要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規(guī)律。這實際上是印度文化走上了西方式樣二元對立的敘事路徑。
西方式二元對立的思考方式,非對即錯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葛林魔最后落水而死的結局也滿足了世人的心愿。倘非如此,例如,葛林魔落水而失憶成為了贊同小嗝嗝人龍共存觀點的人則有悖于西方的普遍思維模式。與之相對,中國人有一種“三分”的智慧[1]。與西式二元看待問題的方法相比,中國“三分”的辯證法重視“中庸”。在空間上,人與天地之中要發(fā)揮積極的作用,與現(xiàn)代主義人要戰(zhàn)勝自然的主張和后現(xiàn)代思潮的不確定性、模糊性相比,雖然在情節(jié)設定上,《馴龍高手3》沒有擺脫“否定之否定”的常態(tài),但劇中小嗝嗝人龍共存的希望和句尾小嗝嗝長大后依然被夜煞熱愛的情結則是高妙之筆。事實上,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電影均是對西方近代工業(yè)革命征服自然史的一種反思和對后人的告誡。
四、作為動畫電影應有的教育學意義
我國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女士曾表示,她希望自己能為兒童創(chuàng)作更多的歌曲。不得不說,兒童歌曲市場遠遜色于成人歌曲市場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兒童歌曲的表現(xiàn)力也低于成人歌曲。不過在影視方面,美國夢工廠為世界做出了表率,一部又一部動畫電影的上映,為兒童教育提供了新的資源。電影作為一種娛樂文化,教育意義的發(fā)揮更為自然;而由于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共性,教育目的相同、電影內容不同的夢工廠在擔當著社會教育家的角色。
小嗝嗝是一個青年酋長,在管理如此龐大的群體時,必須有確定性的抉擇。在如何對待團體、如何用人方面,小嗝嗝反擊葛林魔時率領的團隊中“武功團體”居多,這儼然一派果斷攻堅的勇猛氣派。兒童觀眾會受到這樣一種堅毅氣質的影響。動畫電影的基礎觀眾是兒童,《馴龍高手3》必須遵循世界范圍內普遍接受的教育倫理原則。西方的價值觀以博愛、平等、民主、自由為主。而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中國先秦儒家教育倫理思想的動力核心是“仁”,目的核心是“和”[2]。如何對待困境?小嗝嗝率領團隊試圖毀滅葛林魔的企圖時,重要人物險些喪命,無功而返時,他們還發(fā)現(xiàn)一位隊友逃跑失敗。小嗝嗝和其搭檔還是理性地遵循“人為上”的原則。如何選擇放棄?維京人對于龍的馴服經(jīng)歷了相當長的實踐,這份耕耘對他們來說一個極大的付出。作為酋長的表現(xiàn),他自己領悟到:對于沒牙仔而言,他是一個很好的伙伴,但光煞更適合它。無論是放棄繼續(xù)馴養(yǎng)沒牙仔的決定還是對于人類與龍族繼續(xù)友好共存的考慮,小嗝嗝的情感動力是“仁”,最終目的是“和”。
從根本上講,動畫電影的虛構性和童話色彩必須要高于其現(xiàn)實性。對于兒童或者青少年來講,即使失敗還有時間和機會再去嘗試新的事物,因此對于本真理想的追求可以視為所有兒童電影都要重點講述的,或者說說教的?!缎‰u快跑》就是講“快跑”,《獅子王》就是講“要為王”,《馬達加斯加》就是講“必須回到馬達加斯加”,而《馴龍高手3》除了借助“人龍共存”這個主題宣揚和諧思想外,對于兒童而言就是講“小嗝嗝在困境中堅信自己,救龍”。第一部到第三部均有少年英雄情懷在其中主導。某一國度的社會意識也反映在其制造的影視作品中,美國自信的美國夢也被注入到兒童動畫電影里。
在故事最后,成年后的小嗝嗝在孩子面前講述如何與沒牙仔成為朋友。有一細節(jié)是非常感人的:不要主動去碰沒牙仔的頭部,而是要等待沒牙仔來主動接觸人。只有這樣才可以讓龍族從內心的根源、獸類的主觀情感接納人。孔子云:“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边@里的“奪”指強行改變,這里的匹夫也并非后世的諷刺意義,這里的志可以詮釋為主觀意見。在兩種陌生的物種接觸時,在人類一方主動援以友好之手時,不再需要累贅多余的方式來表現(xiàn),而是需要時間和冷靜等待對方的反饋,這是作為主客二方互相溝通的教育學意義上非常高明的見解。
結語
挪威并非具有典型意義的世界大國,其知名度也絕非可比肩美英德法之流,在我國早期的世界史教材中,挪威及其北歐文化甚至未能占據(jù)一節(jié)?!恶Z龍高手3》劍走偏鋒、擇用冷門,選取挪威文化資源進行創(chuàng)作的確能給觀眾不少新鮮感。承前所論,至于人物團體的設計則給觀眾以典型“夢工廠”電影的印象。情節(jié)方面也遵從了“否定之否定”的規(guī)律。看電影與讀書相似,如此程度的思維模式有利于觀眾在90分鐘內迅速理解電影內容,但倘若夢工廠繼續(xù)按照此類模式“生產”模式化的動畫,而無法升級思維,拔高觀影門檻,恐怕喜好新奇的全球觀眾遲早會對模式化的做法感到厭倦。按照“仁禮和”的標準,《馴龍高手3》路向健康,完成了“夢工廠”造夢的初衷,也留下了一個半開放式對人龍未來的展望。
參考文獻:
[1]龐樸.三極:中國人的智慧.龐樸文集[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339.
[2]韓博韜,何振科.先秦儒家教育倫理思想框架探析[ J ].唐都學刊,2016(1):20.
【作者簡介】? 王 晶,女,黑龍江綏化人,內蒙古民族大學講師。
【項目基金】? 本文系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教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網(wǎng)絡輔助教學模式下民族高校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實證研究”(編號:QN2016036)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