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居
9月19日,中央芭蕾舞團建團60周年新聞發(fā)布會在京舉行,正式啟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中央芭蕾舞團建團60周年系列活動。60年來,中央芭蕾舞團在國內的演出足跡,遍布全國34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qū)。在國外的演出足跡遍布世界五大洲,用《紅色娘子軍》《大紅燈籠高高掛》《牡丹亭》《過年》《鶴魂》《黃河》等優(yōu)秀作品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一步步將中國文化藝術推向世界主流藝術舞臺。目前,中央芭蕾舞團已成為彰顯國家藝術水準的重要窗口。
芭蕾舞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舞蹈?作為芭蕾舞藝術發(fā)源地的法國又是如何開展芭蕾舞教育的呢?
開設兒童班 招收“小老鼠”
芭蕾雖然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但是其藝術地位的奠定離不開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熱愛和推廣。路易十四于1661年創(chuàng)辦皇家舞蹈學院,其時成員全部為男性。8年后,他又創(chuàng)辦皇家音樂學院,兩者合在一起即現(xiàn)巴黎歌劇院前身。學院的舞蹈教育于1713年正式啟動,也被視作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學院的起點。起初,學院只對專業(yè)舞者開放,直到1780年才開放給非專業(yè)舞者,在此4年后還增設了12歲以下的兒童班。
1987年,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學院搬到現(xiàn)址——大巴黎區(qū)南泰爾市。和其他學校一樣,芭蕾舞學院也于9月開學。學院一共有130名在校學生,從8歲到18歲不等,分配到6個年級,每個年級再分男女班。
在法語中,這里的學生們被稱為“小老鼠”,源于芭蕾舞鞋與地面發(fā)出的聲音?!靶±鲜蟆眰冞M入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后,才有機會成為“星星”,即舞團舞蹈演員的最高級別。
課程豐富有趣 學習解剖學
每天,學院上午會安排文化課,下午安排舞蹈課。文化課是男女合課,內容對接法國小學到高中的教育大綱,這樣他們也可以平行參加中高考。課程也緊密與他們的生活關聯(lián),如開學走臺后的法語課,老師就以“神奇的走臺”為題,讓學生們用言語表達感受。學校也有國際學生,但是他們也必須上用法語教授的文化課。
舞蹈課則是按照芭蕾舞學院的方法從頭教起。男女在芭蕾舞中的不同表現(xiàn)和特質決定了舞蹈課需要分開來教授。舞蹈課全是身教,沒有成書的教案。這是路易十四時期留下的傳統(tǒng)。男生由男老師教,女生由女老師教。老師們用他們所學所得精心傳授,并有鋼琴老師現(xiàn)場伴奏。身教之外,老師們也不忘提醒他們要持之以恒,方有成功的機會。
舞蹈課不局限于芭蕾舞,學生還需要接觸其他舞種和表演形式,如民族舞和現(xiàn)代舞,這與巴黎歌劇院舞蹈劇目息息相關。音樂表演課相當重要,他們將在這里學會如何和音樂協(xié)調互動,也會涉獵模仿和戲劇。除此之外,學院還安排了營養(yǎng)膳食課、人體解剖學、舞蹈史等。
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寄宿生,因此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也是在芭蕾舞學院生涯中的重要一課。同學們朝夕相伴,低年級的學生可以找高年級的學生做他們的“小爸爸”和“小媽媽”。他們有相對豐富的經(jīng)驗,因此能解答不少有關學習和生活上的難題,比如如何面對疲勞,如何處理受傷等。
開學要先走臺 畢業(yè)面臨淘汰
每年9月在巴黎歌劇院演出季開始時,所有芭蕾舞團的舞者和芭蕾舞學院的學生都要參加走臺,這是一個有歸屬感的傳統(tǒng)儀式。一名學生表示,這個過程就像是身處在一間沒有燈的房間,你要想象自己腳上有燈,每一步都是去照亮這個房間的。
十二月圣誕節(jié)前會有一個期中售票公演,每個年級的學生都要向公眾展示現(xiàn)階段掌握的芭蕾舞技巧,地點便是巴黎歌劇院。公演是一次鍛煉他們膽量的機會,故而演出成功與否并不重要,因為每次公演都是一次成長。
“小老鼠”的父母們普遍視他們自己的孩子如天才,認為考入芭蕾舞學院就是考入了芭蕾舞團,其實不然。芭蕾舞學院是一所精英學校,奉行嚴進嚴出的規(guī)則,每年都要考核,競爭相當激烈。每年5月的學年期末,最高年級的學生將面臨芭蕾舞團的選拔考試,而其他年級的學生也要面對可能被淘汰的風險。是去是留,就看學生們一年成長中的綜合能力是否能在考核中體現(xiàn)。如果被淘汰的話,他們則需要重新規(guī)劃人生。當然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絕對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許多歷屆畢業(yè)生曾經(jīng)或正在世界各地的芭蕾舞團發(fā)光。
編輯 陸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