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菁 汪欣 蔡梅玉 吳旋 蔡曉昀
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屬中醫(yī)學“中風”范疇,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腦部血液供應障礙,造成不可逆性的腦組織損害,最終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1]。具有發(fā)病急、病變快、預后差的特點,嚴重地威脅患者的生命質量和健康[2]。腦梗死中醫(yī)證型客觀化研究是近年來研究熱點,旨在通過探索中醫(yī)證型與相關臨床指標的關系,為中醫(yī)證型診斷治療提供支持[3]。以往研究證實,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增高是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而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含量增高,也會誘發(fā)腦梗死[4-5]。因此,認為控制Hcy、FDP含量變化對防治腦梗死具有重要意義。另外,作為凝血、纖溶系統(tǒng)亢進指標,D-二聚體(D-Dimer,DD)水平變化可預測、評估腦梗死發(fā)展預后狀況[6]。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腦梗死的發(fā)生與臟腑失調、氣血逆亂、痰癖兼雜互結有關,結合證型予以針對性治療尤為重要[7]。腦梗死中醫(yī)證型與DD、FDP、HCY相關指標的相關性報道較少,本文對腦梗死中醫(yī)證型Hcy、DD、 FDP變化予以探究,嘗試采取中西醫(yī)結合手段提高中醫(yī)辨證論治的水平,旨在通過探索中醫(yī)證型與上述指標的關系,為今后中西醫(yī)結合防治腦血管疾病提供提供客觀依據。如下:
現隨機選擇2019年1月—2019年6月就診于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yī)院住院的150例缺血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5個證型組,即風痰阻絡證(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36~76歲)、風火上擾證(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39~74歲)、氣虛血瘀證(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40~73歲)、陰虛風動證(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41~75歲)、肝腎虧虛證(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43~75歲)。另外,隨機選取32名健康人群(男20例,女12例)為對照組,年齡35~77歲。比較各組基線資料,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參照《中國腦梗死中西醫(yī)結合診治指南(2017)》[8]具體為:(1)急性起??;(2)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一側面部或肢體無力或麻木,言語障礙等),少數為全面神經功能缺損;(3)癥狀和體征持續(xù)時間不限(當影像學顯示有責任病灶時),或持續(xù)24h以上(當缺乏責任病灶時);(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5)頭顱 CT/MRI排除腦出血;中醫(yī)辨證分型:(1)風痰阻絡證:突然偏身麻木,肌膚不仁,口舌歪斜,言語不利,甚則半身不遂,舌強言蹇或不語,頭暈目眩,痰多而黏,舌質黯淡,舌苔白膩,脈弦滑等。(2)風火上擾證: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強言蹇或不語,或口舌歪斜,眩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干,心煩易怒,尿赤便干,舌質紅或紅絳,舌苔黃膩,脈弦有力或弦數等.(3)氣虛血瘀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蹇或不語,偏身麻木,面色無華,氣短乏力,自汗,心悸,手腫脹,便溏,舌質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4)陰虛風動證: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手足心熱,口燥咽干,少眠多夢,腰膝酸軟,突然一側手足沉重麻木,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舌強語蹇,舌質紅絳或黯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弦或細弦數等。(5)肝腎虧虛證: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攣變形,舌強不語,肢體肌肉萎縮,舌紅或淡紅,脈沉細。
空腹條件下,采集患者肘靜脈血3~5 mL,離心處理,留取血清,測定DD、Hcy、FDP等含量。使用Coatron3000全自動血凝儀及配套的試劑盒(北京美創(chuàng)新躍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測定DD、FDP含量。再使用邁瑞B(yǎng)S-2000M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的試劑盒測定Hcy含量。
表1 比較五個證型之間的DD、FDP、Hcy 差異性變化(
表1 比較五個證型之間的DD、FDP、Hcy 差異性變化(
檢測各組血清中DD、Hcy、FDP水平變化。
比較五個證型之間的DD、FDP、Hcy差異性變化:風火上擾證、陰虛風動證、肝腎虧虛證Hcy水平低于風痰阻絡證(t =2.056,2.090,2.025,P=0.044,0.041,0.047<0.05);風火上擾證、陰虛風動證、肝腎虧虛證DD水平低于風痰阻絡證(t=3.548,3.583,2.218,P=0.001,0.001,0.031<0.05);風火上擾證、陰虛風動證、肝腎虧虛證FDP水平低于風痰阻絡證(t =4.560,4.623,3.135,P=0.000,0.000,0.003<0.05);風火上擾證、陰虛風動證、肝腎虧虛證Hcy水平低于氣虛血瘀證(t=2.057,2.084,2.013,P=0.044,0.042,0.049<0.05);風火上擾證、陰虛風動證、肝腎虧虛證DD水平低于氣虛血瘀證(t=3.396,3.382,2.122,P=0.001,0.001,0.038<0.05);風火上擾證、陰虛風動證、肝腎虧虛證FDP水平低于氣虛血瘀證(t =17.743,16.023,5.974,P均=0.000<0.05);風火上擾證、陰虛風動證、肝腎虧虛證、風痰阻絡證、氣虛血瘀證DD水平高于對照組(t=5.214,6.641,6.636,12.452,11.426,P均=0.001<0.05);風火上擾證、陰虛風動證、肝腎虧虛證、風痰阻絡證、氣虛血瘀證Hcy水平高于對照組(2.933,2.682,2.866,5.033,5.861,P=0.005,0.009,0.006,0.001,0.001<0.05),見表1。
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分型,結合不同分型臨床特點,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及時采取針對性干預治療方案對其臨床轉歸、預后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9]。
DD是一種特異性降解產物,與纖溶酶溶解交聯纖維蛋白形成有關,不僅可以評價繼發(fā)性纖溶效果,而且能夠有效反映機體凝血功能及其內部的纖溶活性,以及預測血管血栓事件的發(fā)生[10]。部分研究指出,DD水平增高和腦梗死的發(fā)生、預后、梗死面積等有關[11]。FDP是一種降解產物,與纖維蛋白原、非交聯纖維蛋白及交聯蛋白有關,在血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12]。Hcy是體內蛋氨酸的代謝產物,一旦蛋氨酸代謝障礙,便會導致Hcy水平上升。以往學者指出,Hcy水平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13]。因此,認為Hcy是腦梗死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其水平變化與腦梗死程度及復發(fā)風險呈正相關[14]。另外,也有研究指出葉酸不足、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活性低也會促使Hcy水平增高,誘發(fā)腦梗死,而此過程類似于中醫(yī)提到的氣虛機理,即脾氣虧虛、運化功能失調、氣血生化乏源、不能濡養(yǎng)機體而發(fā)生疾病。結果得出,風火上擾證、陰虛風動證、肝腎虧虛證的Hcy、DD、FDP水平低于風痰阻絡證、氣虛血瘀證,并且與健康人群比較,5個證候分型患者的DD、FDP、Hcy水平異常改變。綜上所述,風痰阻絡證DD水平較高可能是由于痰瘀互結,阻滯脈絡,淤血更甚,表明DD升高可作為腦梗死痰證、瘀證的辨證指標,風痰阻絡證與FDP水平關系密切,可能是痰濁內阻,阻于血脈,痰瘀互結,血液更加粘稠,增加血栓形成,繼發(fā)性纖溶系統(tǒng)亢進,促進交聯纖維蛋白溶解,從而導致血液中的FDP升高。患者Hcy水平以風痰阻絡證、氣虛血瘀證較高,血漿Hcy升高可能與中醫(yī)氣虛、痰濁、瘀血證候有關。通過DD、FDP、Hcy水平變化,便可以掌握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以及為其后續(xù)治療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以改善患者預后發(fā)展。
總之,腦梗死凝血纖溶異常與中醫(yī)辨證有關,結合患者臨床客觀指標,能夠有效指導辨證分型的臨床用藥治療,保證治療效果,提升預后。
實驗平臺:福建省康復技術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