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宇,鄒茵 ,黃曉
(1.無錫市新安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口腔科,江蘇 無錫 214000;2.無錫市迎龍橋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口腔科,江蘇 無錫 214000;3.無錫市兒童醫(yī)院 口腔科,江蘇 無錫 214000)
老年人因生活習慣、年齡及基礎疾病等因素的作用下,可發(fā)生口腔的牙齒缺失、牙周炎等疾病,影響老年人的食欲,長期以往可形成營養(yǎng)不良,增加腸道疾病的發(fā)生風險[1]??谇蛔晕易o理是口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口腔保健通常是被忽略的,發(fā)生口腔內炎癥后,可反復的發(fā)作,引起諸多的并發(fā)癥,如牙髓炎、牙列改變、頜面蜂窩織炎、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等[2]。老年人口腔保健形成的重要促進措施為口腔健康教育,以提高口腔健康認知,消除盲目的口腔疾病焦慮,提高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水平。本文中,以我社區(qū)內30 例老年人為調查對象,進行口腔健康認知及焦慮形成的相關影響因素調查,如下。
在來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管轄范圍內的既往存在口腔問題的老年人中選取30 例納為觀察對象,對象選取時間區(qū)間:2017 年6 月起始、2019 年2 月終止,其中男性10 例,女性20 例;年齡資料中,上限值為83 歲,下限值為60 歲,年齡均值為(74.03±3.32)歲;月收入資料中,<3000 者5 例,3000-5000 者13 例,>5000者12例;合并疾病中,高血壓9例,糖尿病6例,肺氣腫3 例。
由經過專業(yè)訓練的醫(yī)護人員進行問卷調查,老年人均有良好的讀寫能力,身體狀況尚可,能正確的表達個人意愿;當前均為健康狀態(tài),排除腫瘤、惡病質、偏癱、骨折、全身感染等疾病者。
以我衛(wèi)生中心自制的老年人口腔健康認知調查表進行入選老年人的認知程度調查,內容主要包含牙刷應定期更換、人人長有牙菌斑、定期進行口腔健康的檢查、牙線代替牙簽等,結果均分為認可、不認可。
遵照Corah 牙科焦慮量表[3]對老年人進行是否存在焦慮的評估,設計的調查內容包括老年人的性別、收入范圍、年齡等一般情況,口腔衛(wèi)生現(xiàn)狀、口腔自我護理能力、牙科疾病基本癥狀、口腔衛(wèi)生注意事項、牙齒護理等口腔健康教育認知水平,個體獲得口腔健康知識的途徑及目前的口腔疾病就診情況。
觀察、分析社區(qū)老年人口腔健康認知情況及口腔焦慮的影響因素,其中老年人焦慮評估則依據Corah牙科焦慮量表進行。
應用SPSS 22.0 軟件為本文的計算工具,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并進行多因素的Logisitic 回歸分析。檢驗結果:P<0.05,表示正在比較的項目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問卷調查,在對口腔健康相關知識的認知中,認可牙刷應定期更換者12 例(40.00%)、人人可有牙菌斑13 例(43.33%)、使用牙線清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者9 例(30.00%)、定期檢查??漆t(yī)院檢查牙齒8 例(26.67%)、牙痛不是病26 例(86.67%)。
經過分析,在對社區(qū)老年人關于口腔健康認知及焦慮的影響因素分析中,影響因素有性別、年齡、拔牙經歷感受及人均收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可看出,30 例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焦慮相關因素中,社區(qū)老年人口腔健康認知及焦慮影響因素的發(fā)生與老年人年齡、性別、拔牙經歷好壞、人均收入高度有密切關系。其中,以性別、既往拔牙經歷對口腔焦慮的形成及嚴重程度有重大影響,差異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詳細可見表2。
表1 觀察社區(qū)老年人對口腔健康認知及焦慮的影響因素
表2 口腔健康焦慮的不同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老年人是口腔疾病的高發(fā)人群之一,關注老年人口腔健康問題有利于生活質量的保證。在對我衛(wèi)生中心轄區(qū)內的老年人進行口腔健康認知調查中發(fā)現(xiàn),整體上而言,老年人對口腔健康的認知程度均較高,但是仍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如忽視牙痛的存在性、對定期口腔衛(wèi)生檢查的忽略等,增加口腔問題的發(fā)生風險。在導致口腔健康焦慮的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中,女性較男性更易產生口腔問題的焦慮,20例女性老年人中,有19 例存在牙科焦慮,可能與性別定勢有關。年齡越大的老年人,對口腔健康認知及焦慮更加明顯,本文中,≥75 歲的老年人因口腔問題產生焦慮的人數占比為54.17%(13/24),隨著年齡增長,機體各組織逐漸退化,牙齦亦出現(xiàn)一定的萎縮,牙面經過反復的咀嚼導致釉質被磨損,生理牙尖被磨平,口腔疾病更好發(fā),因此老年人更易出現(xiàn)口腔問題的焦慮。
人均收入越高的人群,對生活質量更加看中,因此相比之下更注重口腔健康問題,進而產生焦慮,經濟能力決定了老年人所能接受的健康教育及口腔干預方法、程度,因此,在了解老年人經濟能力后,有的放矢、針對性的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及治療干預,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表1 中,12 例月收入>5000的老年人全部對口腔健康生成焦慮情緒,而在5 例月收入<3000 的老年人中,僅有2 例表現(xiàn)為口腔問題的焦慮。
在有拔牙經歷24 例老年人中,因過程感受痛苦而對口腔問題產生的焦慮例數最多,為15 例,占比為62.50%。數據表明,個體的拔牙經歷對老年人后續(xù)看待口腔問題的態(tài)度有較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在處理老年人口腔問題時,可采用口腔舒適化治療,以減輕老年人疼痛,減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且在治療過程中,注意與老年人進行溝通,盡量緩解其情緒狀態(tài),提高治療的順應性。
此外,在其他學者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影響老年人口腔健康認知及焦慮的因素還有個體對疼痛的耐受程度、口腔醫(yī)院就診次數、退休前的職業(yè)類型、文化程度等[4],所以在社區(qū)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認知教育中,應對有焦慮高風險的人群進行針對性、重點性的教育與護理。
綜上所述,經過對社區(qū)老年人口腔健康認知程度的調查及焦慮影響因素的分析,社區(qū)內常規(guī)進行口腔健康保健知識的宣傳是必要的;導致老年人口腔焦慮的影響因素有女性、年齡大、痛苦的拔牙經歷、高收入等,因此提示醫(yī)務人員在對社區(qū)老年人進行口腔健康教育時,應著重進行此類人群的教育,以降低老年人的牙科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