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輝,郭忠欣,康慨
(北京師范大學醫(yī)院,北京 100875)
高校的新生入學體檢,是一項非常重要及有意義的工作。通過入學體檢,可以了解到新生入學時的健康狀況,既往疾病的患病情況,及時發(fā)現潛在的健康隱患,防止傳染性疾病的進一步發(fā)生及擴散。本文對2016 年至2018 年的新生入學體檢資料進行了整理分析,總結了部分健康問題,并探討其發(fā)生原因及防治策略,為今后的學生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指導方向。
選取2016 年至2018 年新生入學體檢的結果,包括新入學的本科、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總體年齡17-33 歲,平均25 歲。其中2016 年參加體檢共6656 人,2017 年參加體檢共6656 人,2018 年參加體檢共6658 人。
分別統(tǒng)計2016 年-2018 年每年體檢學生中,新發(fā)現的肺結核、肝功能異常的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血壓、甲狀腺疾病、脊柱側彎的人數及患病率(患病人數/總體檢人數)。分別對比三年中以上幾種疾病發(fā)病率的變化情況。計數資料三組間率對比采取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2016-2018 年各種疾病患病人數及患病率比較
2016 年經新生體檢胸片提示肺部異常,最后經老年醫(yī)院(海淀區(qū)高校指定結核病??漆t(yī)院)確診的肺結核患者為9 人,患病率0.14%。2017 年為10人,患病率0.15%。2018 年為5 人,患病率0.08%。其中2018 年的患病率較前兩年下降(χ2=11.35,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教育部等相關部門要求,高校新生體檢中已取消乙肝項目檢測。因此我校僅對體檢中篩查出肝功能異常的學生,進一步明確是否患有病毒性肝炎。2016 年新生體檢發(fā)現轉氨酶升高175 人,其中經過地壇醫(yī)院或佑安醫(yī)院(傳染病??漆t(yī)院)診斷為乙型病毒性肝炎6 人,肝功能異常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病率為0.09%。2017 年發(fā)現167 人,最終確診8人,患病率0.12%。2018 年發(fā)現252 人,最終確診8人,患病率0.12%(χ2=2.69,P>0.05),三年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016 年經體檢發(fā)現血壓升高59 人,最后經三級以上醫(yī)院確診為高血壓3 人,患病率0.05%。2017年體檢發(fā)現15 人,最后確診5 人,患病率0.08%。2018年體檢發(fā)現35人,最后確診16人,患病率0.24%。2018 年高血壓的患病率較前兩年明顯升高(χ2=9.87,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016 年體檢發(fā)現甲狀腺腫大或甲狀腺結節(jié)122人,最終經三級以上醫(yī)院行甲狀腺B 超檢查確診患有甲狀腺疾病者61 人,患病率0.91%。2017 年體檢發(fā)現276 人,最終確診患有甲狀腺疾病者66 人,患病率0.99%。2018 年體檢發(fā)現198 人,最終確診患有甲狀腺疾病者75 人,患病率1.13%。甲狀腺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χ2=3.87,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脊柱側彎 2016年體檢診斷為脊柱側彎者28人,患病率0.42%。2017 年診斷158 人,患病率2.37%。2018 年體檢診斷174 人,患病率2.61%。近兩年脊柱側彎的發(fā)病率較2016 年明顯升高(χ2=13.68,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近年來,高校中出現結核病高發(fā)現象,因此學校的結核病防治形勢十分嚴峻。雖然2018 年肺結核的患病人數較前明顯下降,但與國內某些高校相比,我校肺結核的患病率仍較高[1]??紤]原因,可能與我校是全國重點高校,生源來自于全國各地,部分學生可能來自結核病高疫情地區(qū),因此結核病發(fā)病及傳播風險增大。這提示我們要切實做好肺結核的管理工作。我校對全體新生進行PPD 試驗篩查,以及胸片檢查,初篩肺部異常并高度懷疑肺結核的同學,進一步到老年醫(yī)院(結核病??漆t(yī)院)確診,最終確診者均已辦理休學手續(xù)并進行正規(guī)抗結核治療。通過新生體檢,可以及時發(fā)現肺結核的同學,及時阻斷傳染源,避免了肺結核的進一步擴散。對于無癥狀的肺結核同學,也起到了早發(fā)現,早治療的效果。此外,在學生中進行結核病防治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對PPD 試驗強陽性并且自愿參加的同學進行預防性治療。肺結核病人的定點規(guī)范治療及管理,是控制高校結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
本研究發(fā)現,近三年新生中肝功能異常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發(fā)病率基本穩(wěn)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赡芘c國家廣泛開展乙肝疫苗接種相關。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傳染性,而大學生為集體宿舍生活,乙肝病毒可以通過血液、唾液、精液等傳播給皮膚黏膜有損害者。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觸,如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均有幾率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傳播[2]。因此,乙型肝炎的防治也是學校預防保健工作的重點。對于確診的轉氨酶升高的傳染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同學,建議其休學并積極??圃\治。給予生活指導,個人生活用品專用,若出現乙肝的早期癥狀,如乏力、納差等及時復診。同時還要加強健康宣教,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身體素質,加強營養(yǎng),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熬夜,規(guī)律作息。對有適應癥的新生及在校師生進行乙肝疫苗接種,保護易感人群。
本研究發(fā)現,2018 年新生中高血壓的患病率較前兩年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近年來高血壓病發(fā)病已呈現年輕化趨勢[3]。新生中高血壓患病率增高,主要可能與不良生活方式相關。中學階段為了備考,久坐、熬夜學習,缺乏運動,加之家長給學生補充過量的高熱量食物,引起學生超重、肥胖。備考期間精神緊張、壓力過大,都可導致血壓升高。再加之部分同學有高血壓的家族史[3],導致較早出現血壓升高。很多學生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缺乏,對高血壓危害不加重視,自我管理能力差,因此對大學生高血壓的防治工作極為重要。對明確高血壓病診斷的學生應進行健康宣教,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高血壓慢病管理檔案,監(jiān)測其服藥及血壓控制情況,指導定期復查,延緩高血壓的進展。
本研究發(fā)現,新生中甲狀腺疾病的患病率差異雖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體檢結果異常人群中,甲狀腺異常人數最多,且發(fā)病率呈明顯逐年上升趨勢。經上級醫(yī)院行甲狀腺B 超檢查,本科生中甲狀腺I-II 度腫大多數為青春期甲狀腺腫所致,而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中診斷為甲狀腺結節(jié)的病人較本科生明顯增多,甚至一例診斷為甲狀腺癌。對于單純青春期甲狀腺腫大,一般不需特殊治療,適當補充含碘豐富的食物,在青春期過去后,體內的內分泌系統(tǒng)重新獲得平衡,腫大的腺體會逐漸縮小至正常。對于青春期甲狀腺腫大和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的同學,半年至一年復查甲狀腺B 超及甲狀腺功能,以觀察隨訪病情變化情況。另外,精神緊張,壓力過大,強烈的精神刺激,也會引起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影響個體的自身免疫,從而引發(fā)甲狀腺疾病[4]。因此,對新生應當加強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加強心里教育,樂觀心態(tài),從而降低甲狀腺疾病的發(fā)生。
本研究發(fā)現,新生中近兩年脊柱側彎的發(fā)病率較2016 年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脊柱側彎的病因,除與遺傳性、先天性、突發(fā)疾病、激素等因素有關,還與不良的坐、立、行走姿勢有關。在大學生中脊柱側彎的原因主要為后者[5]。由于高中期間,學習負擔過重,坐姿學習時間過長,加之姿勢不正確,很容易造成脊柱側彎。大學生年齡段的脊柱側彎通常很難通過平臥或側方彎曲的方式自行矯正。但針對大學生這個年齡段進行脊柱側彎的篩查,有助于學生提高對脊柱側彎這種疾病的認識,防止其進一步發(fā)展而影響生活質量。同時這個檢查結果也提示我們,對中小學生及學齡兒童進行脊柱側彎的早期普查并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非常重要。因為部分脊柱側彎如能早期發(fā)現,及時采取相應的預防及治療措施,患者可以自然恢復并避免嚴重發(fā)展成畸形。這對降低大學生脊柱側彎患病率有積極的意義。我校是綜合院校,學校也包含附屬幼兒園、小學、初高中。對該年齡段的學生進行早期脊柱側彎篩查及相關知識教育,也是我們今后工作的關注點。在今后的校醫(yī)院工作中,應進一步加強的工作內容如下:
(1)如今國家大力發(fā)展公共衛(wèi)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已經深入到社區(qū)醫(yī)院,包括大學校園這種特殊的社區(qū)。對于新生體檢結果異常者,應及時將體檢結果記錄在電子健康檔案中,為臨床診療用藥、檢查提供參考,動態(tài)監(jiān)測記錄學生的健康狀況,有利于醫(yī)生對學生的健康狀況提出個性化指導,同時也監(jiān)督學生及時進行復診,關注自身疾病的情況,增加學生的配合度。
(2)為了更好的宣傳健康知識,可以組織醫(yī)師、教師和學生建立 QQ、微信等互聯(lián)網聯(lián)系平臺。開設健康專欄,分期、分階段針對血壓、視力、肥胖、傳染病等問題指導學生,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督促學生改掉不良生活習慣,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3)傳染病管理是公共衛(wèi)生的重要內容。當前學生的衛(wèi)生防疫工作重點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治。加強對這類同學的管理,及時發(fā)現、診斷、隔離患病同學,對密切接觸同學進行篩查、應急接種,住宿環(huán)境及公共場所的消毒,都是傳染病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保護易感人群,切斷傳播途徑,使傳染病的感染率降到最低,以利于學生順利地完成學業(yè)。
(4)加強與學校各部門的溝通、協(xié)作。①針對血壓、血脂異常人群,建議食堂開設低鹽低脂飯菜窗口。②與體育學院合作,針對肥胖學生開設減肥班,指導學生通過飲食、運動等方法安全合理的減輕體重。通過信息化手段,及時將體育學院每年的學生體質測評結果關聯(lián)到相關學生的健康檔案中。使健康檔案能更加全面的反應學生的身體狀況,通過有效的干預降低慢性病的發(fā)生風險。③與心理輔導中心加強聯(lián)系,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生命價值觀。加強此類同學的管理,做好心理異常需治療同學的精神??漆t(yī)院轉診工作,最大程度的避免因精神心理疾病產生不良后果。
(5)提高醫(yī)務人員自身的醫(yī)療水平,將最先進的治療及健康管理方法帶給師生,使師生在健康方面真正獲益,才能提高師生對醫(yī)務人員的信任度和配合度,使健康管理走向正循環(huán)。
對高校新生進行入學體檢已經成為高校新生入學的一項制度性工作,其體檢結果直接反映了學生入學前的體質狀況,也為校醫(yī)院后續(xù)的健康管理服務提供了重要的依據。總之,我們應該扎扎實實地做好新生體檢工作,并通過新生體檢做好學生的健康管理工作,為學生在校期間乃至于今后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