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楷 濟南大學美術學院
當下,“寫實”這個詞在藝術圈被頻頻提起,正是因為字面意思易于理解,很多對繪畫一知半解的人也都說出寫實繪畫的大致含義,甚至也還能品評兩句。其實“寫實繪畫”這四個字僅僅是從技法層面對繪畫進行簡單的分類,古典繪畫、現實主義繪畫、印象派包括一些超現實主義繪畫都屬于寫實繪畫的范疇,而僅用“寫實”這種技術層面的詞語將其歸為一類,其實很不恰當。很多人往往會將寫實繪畫和現實主義繪畫混為一談,包括很多從事繪畫專業(yè)的人也簡單地認為現實主義繪畫就是寫實繪畫,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藝術的發(fā)展離不開時代的變革,19世紀三四十年代,法國現實主義繪畫在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它與當時的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提倡的理念完全不同,他們反對古典主義的崇高感及浪漫主義不切實際的幻想,主張表達現實,其明顯的特征是體現對現實的揭露和批判性,這也是現實主義誕生之初就具有的特征,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庫爾貝、米勒及馬奈。如果我們用現在的眼光看當時的現實主義繪畫與寫實繪畫,二者幾乎是重合的。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現實主義繪畫一定是寫實繪畫,它可以算得上是寫實繪畫的一部分。當然,在那一時期,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同樣屬于寫實繪畫?,F實主義繪畫不僅在法國掀起浪潮,當法國印象主義和現代主義運動開始時,現實主義的勁風似乎被這些新興的潮流所取代了,其實不然,現實主義繪畫的陣營轉移到了遙遠的北方——俄羅斯,它在那里生根并吹響了自己的號角。19世紀70年代俄羅斯巡回展覽畫派誕生,這也就是后來俄國所批判的現實主義繪畫。這一畫派的基本創(chuàng)作理念是提倡現實和民主,批判沙皇專制、農奴制度的殘余思想,這與法國現實主義理念如出一轍,因其創(chuàng)作的主要目的是表現真實的生活,反映殘酷現實的社會,這一特征決定了其創(chuàng)作手法依然是用寫實的方式表現。這一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克拉姆斯柯依、列賓、列維坦等,這些人成為俄羅斯藝術史的一座高峰,也正是這些現實主義繪畫大師的誕生,為后來中國寫實繪畫的誕生提供了參照。
寫實繪畫主要是從技術層面對繪畫的類別進行歸納分類,其涵蓋的范圍廣泛,它建立在古典主義之上,而后來的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及法國學院派繪畫都是寫實繪畫的最典型代表。無論是古典主義或浪漫主義,在19世紀之前幾乎所有寫實繪畫都在扮演記錄和再現的角色,它是宗教、貴族以及新興資本主義青睞的對象。但是在21世紀的今天,寫實繪畫的意義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改變,尤其是在照相技術高度發(fā)展后,寫實繪畫的記錄和再現的功能被削弱,藝術性被加強,這也是寫實繪畫必須尋求突破的原因,當然這與現代主義運動有著極大的關系。經歷現代主義運動之后的寫實繪畫在題材的選擇上發(fā)生了很大改變,超現實主義、觀念繪畫都成為寫實繪畫的一部分?,F實主義繪畫雖然依然與其有著交集,但也出了自己的旁枝。
俄國巡回展覽畫派對中國的寫實繪畫影響極為深刻,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中國寫實油畫的主要“遺傳基因”便來自俄羅斯的現實主義繪畫,當然這里的基因所指的僅是技法層面的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人學習油畫的先例是有的,寫實油畫的代表便是徐悲鴻先生,他繼承的是法國學院派的藝術理念,但從法國學院派往上追溯,其技術源頭依然是古典主義及現實主義。后來,我們的藝術教育向蘇聯學習,而蘇聯寫實繪畫的最高峰便是俄羅斯巡回展覽畫派,這也是中國寫實繪畫后來發(fā)展的主要實踐理論依據。無論是法國現實主義繪畫,還是俄羅斯巡回展覽畫派,都采用寫實的手法創(chuàng)作。但技術僅僅是表層的,根源的批判性才是其精髓,而我國大部分寫實繪畫則僅僅繼承了二者寫實的技術語言。這也是導致很多人誤以為寫實繪畫就是現實主義繪畫的主要原因。當下,我國也有著典型現實主義的代表,劉小東和忻東旺便是其中的兩位,他們的作品有著極強的現實主義痕跡,卻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寫實繪畫,這些特征便體現了現實主義的維度。現實主義從誕生之初到如今,經歷了很多次藝術運動和變革,它已經從簡單的批判發(fā)展出多重的可能性。在經歷了現代主義運動后,現實主義繪畫擁有了新的生命力,它有了更多的表現形式、更廣的語言系統(tǒng)、更深刻的文化和美學價值。它可以表現社會中的真善美、揭露社會的黑暗、描繪正能量、批判現實,也可以是對真實世界的記錄。這里的“現實”主義更多體現的是藝術家設想的畫面現實。
現實主義繪畫對筆者的影響十分深刻。小學時筆者曾在課本上見過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它甚至影響了筆者的世界觀及對一個時代的理解。如果說寫實是對繪畫的技術層面的定義,現實主義則不然,它詮釋了畫者的思維立場,包含了畫者本人對社會對現實的理解,這是對繪畫的精神層面的表達。它有多種形式,可以是寫實的,也可以是表現的,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批判的,甚至可以是諷刺的?!皩憣崱迸c“現實”僅一字之差,表達出的意味卻完全不同。這二者并非水火不容,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