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灰山港鎮(zhèn)紫荊花小學,湖南 益陽 413000)
引言:在學校管理的各項工作中,學生德育教育的提高,備受關注。因為,只要找到德育教育的突破口,高度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才能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促使學生道德修養(yǎng)和內涵的提高,以完成素質教育,實現教育教學改革。小學班主任要結合班級管理的實際情況,把德育教育放在班級管理的首位,改進和完善德育教育結構,變革班級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策略,通過各種渠道與途徑把德育教育滲透到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樹立好的榜樣,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這樣,可以深刻地影響學生,起到表率作用,讓學生受到正能量的引導。促使學生從優(yōu)秀的道德觀念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那么,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中,如何進行德育教育呢?筆者認為應注重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面對紛繁復雜又多變的班主任工作,一些長期工作在一線的小學班主任總感覺力不從心、心力交瘁。他們經常為了加強管理,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和質量,而采用更為嚴格的管理措施。長此以往,師生之間的關系日益僵化,學生懼怕班主任的權威,不敢在班主任面前發(fā)表個人的看法。在班級管理中,師生處于不平等的地位。面對這些實際存在的問題,班主任要主動搭建起與學生交流的平臺,以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為基礎,全方位地開展和推進德育教育。如,學生剛剛步入小學后,在短時期內不能適應新的環(huán)境,不能全身心地融入到班級中,更不能順利地進行知識的學習。此時,班主任必須擁有足夠的耐心,走近學生,要和藹可親地與之交談,發(fā)現學生心理上存在的問題,給予學生必要的關愛,讓學生感受到溫暖,為今后德育教育的開展奠定情感基礎。
德育教育的滲入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把握好一定的規(guī)律,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以切實保障班級管理的順利開展。小學班主任想要保證德育工作的進行,必須掌握批評的技巧和方法,尤其要注意語言的運用。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通過委婉的語氣與學生進行交流。針對學生的缺點,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讓學生心悅誠服,虛心地接受,改正錯誤,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如,在自習課上,有的學生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違反課堂紀律,班主任把學生請到辦公室后,要通過不同的策略,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引領學生發(fā)現自己的缺點,認識到違紀行為對班級管理造成的不良影響。這樣的交談方式,不僅可以緩解師生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更能打消學生的抵觸心理和逆反情緒,促使學生萌生出對班級的熱愛之情,自主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真正把自己看作是班級的一份子。
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要真正落實到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感同身受,增加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并從中得到教育和啟發(fā)。小學班主任要把德育教育與實踐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開展和實施趣味性的德育活動,優(yōu)化和改進德育教育的傳授方法,完善德育教育的結構,實現理論與生活的完美融合。如,在班會課上,班主任根據學生內心的變化,確定活動的主題,可以把關于“誠信”“友善”的話題引入班級活動中,緊緊圍繞學生身邊發(fā)生的具體事例,進行分析,讓學生樹立誠信意識,平等地對待同學、教師和家人,讓學生周圍的氛圍更加和諧、溫馨。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優(yōu)秀品質。另外,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參與義務植樹、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等公益活動,促使德育的氣息洋溢在學生的周圍,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正能量的感染。
總之,進入小學階段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明顯展現。小學班主任要巧妙地運用上述管理方式,把德育教育滲入到班級管理中,密切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側重學生高尚品德和優(yōu)秀品質的形成。要引導學生把愛國、誠信、友善等核心價值觀的理念,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習觀,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德育基礎。從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